servaan wrote:
那如果隨身單買"擴"...(恕刪)
IPC+HP-P1再綑綁擴的話會不會太大了??@@"
不介意就直接L3吧
Noodles大的毒文...慎入!!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不論是桌機或是NB的音效卡都是內建在主機板上的
一方面音質會被過份處裡而失真(當然電腦的推力很強啦) 另一方面會有電流干擾音
用電腦的耳接孔接擴大機只是GARBAGE IN GARBAGE OUT
如果你用電腦戴好的耳機聽音樂 DAC是必要的投資
聽說FIIO的DAC也有分等級的
據說最高檔的E10 (96K, 24bit採樣率)
按技術規格看起來E17比E7升級主要是DAC部份 去爬過文說他用的DAC的晶片和E10是同等級
雖然小弟不是金耳 但是之前去聽過E7和E10的DAC效果 E10的確比較優~
不過我不習慣用電腦聽音樂 後來只買了E11
Crimson Tiger wrote:
一直有個想問的問題....(恕刪)
yardiX for your Apple file
chenning77711 wrote:
iBasso 我個人不太推薦,名不符實的機器一台...中頻虛弱不說,高低頻延伸也都不佳。那個價格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大大是說哪台?
個人iBasso D12、A02、DX100都有入手與開箱與使用相當一段時間
Fiio E7、E9、E11也是一樣
倒不覺得iBasso內有你說的名不符實的機器,也不認為他有比Fiio差,可以說是各有其特色
(最多就iBasso HJ版台灣定價有點過高,直接跟國外官網Order也不貴)
可以麻煩您詳細指教一下嗎??關於您搭的耳機與USB線材選用部分
隨身耳擴....Fiio目前也沒出過較高階的隨身耳擴產品阿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squcookies wrote:
(大大是說哪台?
個人iBasso D12、A02、DX100都有入手與開箱與使用相當一段時間
Fiio E7、E9、E11也是一樣
倒不覺得iBasso內有你說的名不符實的機器,也不認為他有比Fiio差,可以說是各有其特色
(最多就iBasso HJ版台灣定價有點過高,直接跟國外官網Order也不貴)
可以麻煩您詳細指教一下嗎??關於您搭的耳機與USB線材選用部分
隨身耳擴....Fiio目前也沒出過較高階的隨身耳擴產品阿
恕刪)
個人覺得飛澳FIIO它定位走低頻多.中高頻略少許多...
建議從音頻線材修改....
至於iBasso..跟CORDA類似聲音..但整體聽的感覺CORDA聲音比較好^^
iBasso聲音走向高頻解析但整體推力還是不足...人聲感情薄許多
建議從音頻線材修改聲音...
對我來說每台耳擴都有它的個性.需搭的線材手頭就有快將近20種了^^
端看各位大大如何將耳擴搭線材.逼出他應該有的效能...
chenning77711 wrote:
iBasso 我個人...(恕刪)
你聽的是iBasso hj系列吧?Hibino調音過的版本我覺得不比iBasso原版。iBasso P4/PB2這兩台都是推力嚇嚇叫的AMP,只是台灣沒進而已,台灣海峽沒加蓋可以考慮去買來聽聽,最貴也不過10K,平價又可換OP,P4(6個,L/R+BUF+G/V)/PB2(8個,L/R+BUF)可以換的OP數量都很多。
最終流放 ~銀翼之法姆~ wrote:
個人覺得飛澳FIIO...(恕刪)
台灣買得到的hj系列都是以DAC為主,AMP為輔的D系列去演進,或是小型的T系列(台灣是A系列),http://ppt.cc/MgIA,網址中有iBasso產品(非hj版)的一些特色、功能,有興趣可以自己看一下。另外我還是不建議買hj系列,以D12 hj一台約12K台幣來說,iBasso/Mni Audio D12一台折台幣也才將近9K,以解碼功能為主的D系列在OP上的可玩性不大,但是以P系列/PB系列來說,P4一台折台幣7.5K以內,PB2則是10K以內,剩下最多再花個2K買OP就可以玩得不亦樂乎了,hj系列我覺得根本沒有iBasso的精隨(自由調音、價格便宜)在。
Once you fall,never you get out.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