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錄音筆和隨身聽


yuu0613 wrote:
耳擴就更怪一點 耳機就是耳放 目的是要阻抗匹配
除非使用高阻抗耳機 不然沒有意義 很多人買了耳機之後就是要買耳擴
但很多人好像覺得那是個雷神之槌 耳機一接上就變得神威無比
這和音質好壞或提升並沒有相關聯性
硬要扯上邊只能說這只能在個人聽感上提升或衰減所以"好不好聽"的感覺


照大師您的說法~~

是否任一副32ohm的耳機,後面黏幾顆電阻,就可以直接插進LINE out孔而且效果還比上擴好??
學習學習了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tkdiven wrote:
雖然我是K家長期愛好...(恕刪)

E8支援的是MicroSD.MicroSDHC,最多可支援16GB
並非MiniSD記憶卡格式,兩者大小差很多

另外M10可支援到MicroSDHC 32GB
已經有人實測過無誤(請參考AndAudio,雖然官網是寫16GB)
文字潔癖症患者 「索尼大法」基本教義派 「松下科技」堅貞信仰者。
yuu0613 wrote:
耳擴就更怪一點 耳機就是耳放 目的是要阻抗匹配
除非使用高阻抗耳機 不然沒有意義 很多人買了耳機之後就是要買耳擴
但很多人好像覺得那是個雷神之槌 耳機一接上就變得神威無比
這和音質好壞或提升並沒有相關聯性
硬要扯上邊只能說這只能在個人聽感上提升或衰減所以"好不好聽"的感覺



學習了學習了~~

原來低阻耳機是不需要耳擴的~~技術面探討連結資料



我知道您是錄音相關的工程師之類的~~

也不是針對您個人去回文~

只是我很好奇~~~在您說出這些話的同時~您究竟比對過多少設備~才得出這結論~

還是又是看看響率圖說故事???

可否提供一下您的搭配心得?






zhang230631 wrote:
E8支援的是Micr...(恕刪)


感謝指正!!我搞混了真是抱歉!!

我有想過有可能支援到32GB的問題~但是沒去找是否有人試驗

不過現在最便宜的一32GB卡也要近2000元左右

加上水貨M10的價格~也是將近9K的價位~但是容量卻也只有36GB左右

離硬碟式的IPC還不到1/4的容量阿~卻是差不多的價格阿!!

SANSUI AU-20000/TU-9900 SonusFaber HomeConcertino
成本比較上,錄音筆的資源沒有MP3隨身聽來的分散吧

現在MP3隨身聽都在比誰的螢幕大、漂亮
誰的螢幕有觸控,有了觸控比看誰比較滑順
再來要盡量支援很多格式,錄音功能也要有一些
影片要能看,FM也要能聽,外型設計也有成本的花費
體積能小盡量小,小的話又要考慮鋰電的續航問題
EQ或各廠音效也要有特色

比較起來,錄音筆反而比較單純吧
只需好好的專心做好單純的「錄音」跟單純的「放音」而已
連操作介面都不需特別花成本去設計要多人性化呢
個人除了Ipod之外,一直都是以錄音筆當作隨身訊源
除了MGR A7外.

目前最常使用的就是MR-1(因為要放DSD檔)
至於PCM-D50,因為口味不合.
沒有用,至於M10.就別說了.

拿錄音筆當訊源有什麼不好.
聽得高興就好.

不過你有先考慮過所謂的"效果"是甚麼定義嗎??
我想在阻抗已經匹配的狀況下,就耳機功率來看另外再放大訊號已沒甚麼意義
就好像你用300W後級推一個10吋喇叭和用3000W後級推一個10吋喇叭一樣
在人耳負荷的了的響度(假設110分貝)之下,功率這麼大、推力這麼強並不能代表聲音好不好聽
你如果硬推到底想說要發揮你這個後級放大的最大的效果反而壞掉的只是10吋的喇叭和你的耳多
反面去思考如果你本身機器和耳機的阻抗沒有匹配,放大的功率不足(或是以你們所說的推力不足)
那當然聲音小到一個極致,聽都聽不清楚,耳機對於各個頻率的響應也一定不正確,這個狀況下就一定要加耳機擴大,不然你聽到的都一定只會有音樂的中頻而已。

所以我有提到在已經匹配的狀況下,要不要再放大純粹會只是"個人聽感"上的變化而已
也就是已經偏向個人喜好問題,與音質提升並無相關,最明顯聽的出來的是頻率上的變化
你喜歡的頻率被強化了當然就覺得好聽,討厭的頻率變強化了反而覺得變難聽
這也是為甚麼文章前面有提到"還是親自聽再做挑選最好,盡量不要盲從網路上的文章"
一個音質不好的東西應該沒有理由因為經過放大就變得音質很好,真正音質好壞是在前端的設備
假設無論如何加上耳擴真的就會比較好,那連上五個耳擴讓聲音變來變去不就飛天了? 不過在PRO AUDIO裡面也沒看過人這樣做,不知道大家的認知和想法到底如何?

以上淺見和大家討論分享。



squcookies wrote:
照大師您的說法~~
...(恕刪)
我想可能是我前面有說錯或是大家誤解
匹配問題和功率必須是前後端器材考慮
並不是單純去講低阻抗耳機就不需要耳擴
很多時候一副耳機算不算高阻抗或低阻抗,32-800歐的範圍要怎麼定義?
我想大家應該都很清楚PRO AUDIO都用250歐做界線,但匹配的效率推力問題最終還是要對應到連接什麼的設計設備
如果前端設計的輸出電流小的可憐,那接到即使32歐的耳機上可能還是會有不匹配的問題,
就我碰到的經驗是很多器材廠商有列出規格表,但實際功率根本就沒有到,也就是設計或料件上偷工減料。
但在阻抗匹配下電流輸出OK,耳機的響應應該就能和原廠設計的一樣能夠正確的響應
我手上只有TASCAM的DR100並沒有發文者的E8,事實上我講的如果已經匹配就不需再加放大也不是針對E8這台機器所說,很有可能這台E8在輸出設計上根本就偷工減料,因為如果是真正一台好的機器不可能還要你再去加上一台耳擴去補足他的功率。

我覺得最大的疑問反而是為什麼有人詢問音樂聽起來不夠好聽、或如何提升音質、或我買了一對很好的耳機接下來要做甚麼等等,最後總是歸納到必須買耳擴才能"讓音樂變的好聽"? 耳擴有這麼神奇嗎?
還是你們比對過太多的設備所以最終的結論是幾乎每一種播放設備的電流輸出一定不夠、推力很小,只能靠耳擴解決?
好像沒有人真正去分析問題點在哪,只是和你說你去買個OOXX來接上。

感謝你給的文章很詳細,
不過很多內文都是網路上的文章,有些觀念我覺得很棒!但有些內文描述有點打架,閱讀時要仔細比對一下
至於你問我究竟比對過多少設備~才得出這結論,的確!在你們的耳機界中我談的內容可能你們不屑一顧!
不過你也要問問自己究竟應該要比對過多少設備才能做結論??
To:xad
謝謝您的意見,
能請問一下,
在使用記憶卡的情況下,
E8能夠使用多久?
有隨機播放嘛?

To:yuu0613
我也覺得很怪異,
在我親眼看到有人帶著D50到處跑之後...

關於成本分配這方面,
我不是很了解啦,
不過我也是因為擔心錄音筆其實對"錄音"下很大的工夫,
而影響到放音才來這發問的.
然而我想,
一台隨身聽也許不是只有搞好DAC這麼簡單,
只是我不知道其他部分搞好會不會比錄音更佔成本,
不知道"薄"是不是暨會增加成本然後又減損音質呢?
其他像是大螢幕,
影片支援之類的,
不知道會不會比"錄音"更加難以處理?
另外拿著朋友的A845我超怕掉下來的...

關於硬件方面,
我看不懂什麼OP還是晶片就是了...
直接告訴我有沒有像F504那樣的音染對我可能更加實際.

"專用"隨身聽,
是指使丟丟或是真男人那樣的機器嗎?
還是大廠出的高階就算是?

耳擴嘛...
只是因為老是看到別人說什麼IE8要上擴的,
然後又老是看到人家說F504推力超弱的,
才會這樣問問而已,
事實上我F504+IE8試聽起來挺不錯的啦.

轉檔方面,
我手上沒光纖線,
我也不知道要用什麼軟體,
反正要弄得時候Google一下...研究一下,
應該就行了.

To:supersd
以閱,
感謝您提供個人的見識.
高中生買M10嘛...
應該不會是我啦,
我是希望我把CD買完再來動這一方面, <=也快買完就是了
我想這傢伙我應該過個一兩個禮拜,
就沒興趣了,
CD才是重點嘛.

To:milkgaryjeff
M10就算了,
D50太大了啦...
雖然我曾經想帶著QA350到處跑

To:zhang230631
原來原因並不包括"音質"喔?
看來是我爬文時沒看清楚吧...
我還以為大家買錄音筆就是因為錄音筆比隨身聽好.
缺點方面我大致還能接受啦,
不過如果隨機播放也沒有那就... <=喔喔E8有耶?
其他像是EQ之類的,
說真的我F504買到現在也沒用EQ來聽,
頂多有時候調到BASS or VOICE來清醒一下XD.

To:theanean
推力大不大我是不會太在意啦,
F504我就覺得很OK了呢.

續航力方面,
只要不會像F504插卡續航直接除2那樣就好了...
不過如果低於25hr那我就要在思考了.

To:tkdiven
我不需要多大的容量啦...
我的歌曲平均時間差不多5分鐘,
清單頂多到100首,'
這樣算下來大概5.3G,
只有機器有8G我就OK了 <=總要有個預備空間嘛.

F504插卡關螢幕播放大概25hr上下,
不知道E8如何呢?

本末倒置的話,
沒辦法誰叫IPC外形我不喜歡呢...
SONY的A系列又覺得不是以音樂為目的,
KENWOOD又不出新機!!! <=G508根本退化嘛!!!

To:Willien Chen
以閱,
感謝您提供個人的見識.
錄音機除了"放音"以外還有"收音"
我不知道這和"隨身聽"的功能比起來,
那個比較會壓縮到放音的比例...

To:永恆之翼
這次發問就是希望能解決這疑惑.

To:Hkimo
能了解您為何不使用A7的理由嘛?
是因為續航以及推力嗎?

yuu0613 wrote:
不過你有先考慮過所謂...(恕刪)


其實大家的意思是...先做好功課(查詢心得),然後親自試聽做最後確認,而非是你所說的”盡量不要盲從網路上的文章。“

之所以會這樣建議是每個人口味不同,再者有些文章是網路打手,寫的很像心得文,如果不是常在01上逛的人,可能會分不出來哪些是真正的心得。

基本上國外也沒啥試聽服務,大家也都是依據心得下去購買,也沒出現多大問題,我所買過的耳機,也大多符合心得所描述的,如果心得真如你所說都是主觀聽感,那為何大多數人對某耳機的音色心得(例如:hd650) 都差不多。

你似乎誤會了大家建議實地試聽的目的了,並非是要大家別相信網路心得,而是希望大家坐最後的確認是否符合自己主觀的聽感。

DACport, ATH-A900X Ltd, Philips X1, DT880/600, HD650, IE8, SCL5, SE420, GR07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