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

[分享]五千以下接地盒大亂鬥(新增一個八千的)

電氣石今天到了,我發現1公斤太少了,至少一次要5公斤為1個單位才是,有銅管的加持感覺效果變得更明顯,覺得好像是在做濾心了,石墨、銅管都會有效果,之後再接個濾波看看,這2次的實驗都有不錯的收穫,可以準備找木盒來裝箱了。









Dolby Digital AC3 V.S. PCM

jeubow wrote:
電氣石今天到了,我...(恕刪)




請問能pm下你這些材料夠買的地方與價格,謝謝!
剛試著上西電地盒在不同器材上的效果。

聽感好的:
北星轉盤
北星supremo
後級bryston 4bsst

聽感不好的:
ECBA耳擴
P5電供

聽感好的就是背景靜,不毛噪,獨特空間感。

聽感不好的就是空間大但定位亂,比較刺躁。

(必須說的是以上聽感跟自我喜好有關
並非絕對。
除了ba上我真的不能接受外
像p5上後,那空間感改變最寬大
可是相對有失平衡不耐聽之感)


最近越點已進貨,可再來敗了。
到時有2顆以上,
就可讓現聽感不好的器材吃2顆試試
看有無翻盤機會。

m909922 wrote:
請問能pm下你這些...(恕刪)


只要在露天拍賣上搜尋"電氣石(碧璽)"就能找得到了,200元1公斤,導電性要更好的話,可以買竹碳塊,也是秤斤在賣的,石墨我是買二手的,比較便宜,銅管則是資源回收,所以電氣石是最容易買得到的,原則上網拍都買得到。

銅管我覺得效果很優,可惜電氣石買不夠多,不然整支埋在裏面效果會加分。
Dolby Digital AC3 V.S. PCM
ZZ191915 wrote:
剛試著上西電地盒在...(恕刪)

地線影響也滿大的
原廠線大場面就亂掉了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leaf428 wrote:
地線影響也滿大的原...(恕刪)


等地盒都到位後,就來做線。

jeubow wrote:
只要在露天拍賣上搜...(恕刪)

地盒diy的材料.請在xx拍賣上搜尋

電氣石碎石每公斤200元
天然白水晶碎石(細粒)~~1000公克$100
天然黑曜石碎石(細粒)~~1000公克$100
黑火山石.火山岩-小粒1公斤分裝包$42
黑鉛粉 石墨粉 1KG包裝 250元
石英沙-石英砂 1kg 80元
備長炭粗粉 1公斤$300
J大:
1)前陣子原本Usher的BE10喇叭要灌鉛,為了讓低音更好聽。但上網查到"長期接觸鉛,鉛也會經由皮膚吸收"導致鉛中毒
後來就不灌鉛了。
鉛粉如果吸到肺,危害會更大。
能不用鉛,就盡量不要用鉛。

2)有人是用黑碳、活性碳、有人更簡單,直接拉線接到花盆(有泥土、有花),"聽說"效果都不錯

3)看了Leaf大的這篇文章,當晚下班立馬就去買了一個Waiting Audio Earth。
奇怪,接在我的前級GND端、螺絲端及DAC的RCA金屬孔、螺絲端,都沒差別。

但是在越點聽waiting地盒,有接沒接是有差。但沒有農夫大銅那樣"差很大"
之前在小李線材那聽過農夫"大銅",太貴了,買不下手。我的聽感,大銅還是遠勝Waiting。當然,價格大銅約4萬多。Waiting 8千多。不是同一個等級的。一個是BMW 530,一個是Camry 2.0。下周會去試聽大銀的效果,看是不是從BMW530升級到 BMW大7
所以我想,Waiting可能可以和農夫的小銅(我沒聽過小銅)拼高下,但絕對不是大銅的對手




吳小羽 wrote:
但是在越點聽waiting地盒,有接沒接是有差。但沒有農夫大銅那樣"差很大"

地盒對比要相同條件下.相比會比較公平正確

相同條件...同設備.同時間.同曲目.同體積.同地線.同聆聽位置(最好聽的人不要移動)

會比較相信樓主家中的比較結果

吳小羽 wrote:
J大:1)前陣子原...(恕刪)

原廠送的WE線,那個端子其實沒有夾的很好
所以沒夾到金屬部分,導致沒差異也是可能的
耳機:STAX 009S 相機:Leica Q2 手錶:AP 15300ST
  • 2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