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六年級生的回憶時光機 SONY Walkman WM-EX651 卡帶隨身聽開箱

懷念的電池

跟樓上大大們不同,七年級的已經是CD隨身聽了

但還是那顆口香糖充電電池跟外接3號電池!

超級懷念的電池,目前已經衝不進去了,但CD音質依舊贏MP3
(不是大賣場那種一大堆歌壓再一起的劣質CD,是指歌手專輯CD,日壓CD音質最優)
買一張心愛的專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好懷念的時光~!
五年九班報到

那時擁有隨身聽, 大概等同現在擁有iPhone 6 的感覺吧!

記得以前開始迷西洋音樂, 余光的青春之歌是每週必聽, 跑汀洲街那家唱片行(名字我忘了)去要Billboard的榜單, 卡帶一開始沒太多版權教育, 買的是細胞(還有幾個牌子也忘了) 之類, 後來才改買正版喜馬拉雅或上揚的

楓硯齋主 wrote:
五年九班報到那時擁有...(恕刪)


我六年二班的看到楓硯齋主寫得實在是太有感了以前每周都會聽廣播或余光主持的排行榜節目
以前泡在唱片行的時間真的比在電腦前還多
楓硯齋主 wrote:
卡帶一開始沒太多版權教育, 買的是細胞(還有幾個牌子也忘了) 之類

印象中還有代客錄音
錄好一捲AB雙面的卡帶100~150元之間

just truth wrote:
印象中還有代客錄音錄...(恕刪)


這讓我想到台北市南陽街、信陽街口,
郵局前面的攤位.....
James
當年的CD隨身聽太貴了(以前還有一個廣告忘了是啥....只記得有說"送...CD隨身聽"),CD片本身也貴
所以也只能當TAPE族,這幾年也花了不少金錢收集當年的CD專題,不過我發覺買卡帶有一個好處,就是
歌本內容比較詳細而且精美多了,最早是蠻大一張的摺疊後塞到TAPE盒子中,後來變成一本小冊子,剛好可以放入盒中,
至於CD大都是另外一大張,不然就對摺其中一面剛好當CD封面,整本的少,另外比較覺得奇怪的是有些專輯
只有出TAPE版,沒有出CD版,像黃丹萍的"一千零一夜",而21世紀夢公園只有CD版沒有TAPE版!!
當初應該把台屍體留下來

sony之後的卡帶walkman都沒有這台精典或更小了



1988年 WM-F701C
最近翻到小時候1985年錄的錄音帶,後來用Line線加上古老卡式音響,轉到電腦中,用Goldwave來編輯,效果不錯呢。
Goldwave可以自動增益,也能利用特徵片段為聲音檔作降噪,很實用。
James wrote:
沒錯,就是它,
AIWA 巔峰之代表作品,
JX-707收錄放隨身聽,
集愛華全部的隨身聽功能於一身!



的確,就是這台PLAY等操作會有語音。這台一直是我心中的遺憾。

當年AIWA出了2款707,一款就是上述的JX-707,另一款是可以無線PLAY的WR-707。

後來我選了WR-707,而我同學選了JX-707。

當時只覺得無線可PLAY卡帶很炫(那個無線子機是兼FM收音機),後來玩了同學那台JX-707,才驚覺選錯台。

2台售價在當年其實差不多,但最後JX-707成為經典機,後來出一台紀念版金色的JX-707(JX-3000)。

而JX-505也有出一台金色的JX-2000(10週年紀念)。

在那年代的卡帶隨身聽我覺得AIWA更勝於SONY,後來AIWA的MARK改為小寫的aiwa就走下坡了。最後被SONY收購。

被SONY收購後(AIWA的MARK又改了一次),AIWA的音響或電視,有些骨子其實就是SONY,那些就還做的不錯。
像是日規就有一台21吋AIWA平面電視就是使用SONY特麗霓虹映像管,它也有可以接PS的AV MULTI端子。

尋找陳氏登瀛派子孫~ 版上網兄如有登瀛派宗親請PM給我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