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909922 wrote:
Wake Up Dreaming張學友這張專輯的錄音也是不錯的,有出SACD跟黑膠版本。
還是回到主題,Z100配IE800,這樣的配備聽古典大編制,真的能好嗎???真能像樓主所描素的那樣?我認為純屬扯蛋,真把IE800給糟踏了。
...(恕刪)
1. 感謝推薦分享

最近也花了幾天的時間 終於把諾曼‧萊布列希(Norman Lebrecht)的著作《為什麼是馬勒?》看完
在讀到 "為你而生,為你而死" 這章節時 耳邊響起《呂克特之歌》中的這首"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不禁悲從中來 熱淚盈眶...終於明白...
根本沒有人會在乎誰是流行樂迷 誰又是古典樂迷 因為在馬勒的藝術及音樂聲中 我們都是一家人
整首歌曲意境深遠 旋律淒美動人 大約就兩首流行歌的長度
強烈建議一定要耐著性子仔細聆聽 相信聽完之後一定能有所啟發
就如同萊布列希在書中寫的: "馬勒的音樂還具有美學以及抒發情緒的功能,
因此能提供我們無時無刻需要的安撫、啟發、及自我進步的精神療效。
...於是在追尋馬勒的過程中,我們也開始了探索自我的旅程,
而有些時候,這些旅程真的幫助了我們。"
2. 推薦測試曲目蕭提版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有機會帶著音樂檔到你熟悉的店家試聽就知道
或者你可以多嘗試幾款耳機 看哪一家能在確保低頻量感時還能保有人聲清晰度
因為我只考慮旗艦款 我的感想是 各家旗艦在確保大動態時人聲清晰度
以耳道式耳機標準都有一定水準 差別在低頻的量及下潛深度
當然先決條件是以低頻量較足的錄音為主 我認為IE800在這方面表現是很好的
而蕭提很多錄音都刻意強調低頻 使整體音響效果更為豐富 所以有很多錄音都是發燒等級
這種低頻在出現時 在耳道內會形成特有的強烈共振感
我覺得那是另一種聽感體驗 有機會試試看就知道
至於一般人在聽的那些流行歌 低頻質感都作得很差
動態範圍又小 粗糙低劣的重低音節奏持續狂轟濫炸
只會使人情緒更加厭煩焦躁 長期下來聽力及聽感必然受損
還有耳道式耳機本身條件就有受限 要問說聽大編制好不好 那我只能說聽現場最好了
畢竟這是沒辦法的事 我身為一個古典樂迷 天生就這麼喜愛古典音樂
問題是音樂會也不可能隨時想聽就有 隨身音響設備自是不可缺少
所以原則上在預算許可範圍內 不要用的太差 對不起自己傑出的音樂天賦及音響鑑賞能力就好
畢竟我聽的音樂都是具有深度的高水準藝術作品 音樂本身就有價值
加上我又有能力欣賞 何來糟蹋之說
反倒是幾十萬隨身系統聽著廉價錄音製作流行歌曲 才是在限制器材發揮
把自己鎖在流行音樂框架裡 放棄真正包羅萬象 廣大美好的古典音樂世界 才是最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