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m909922 wrote:
Wake Up Dreaming張學友這張專輯的錄音也是不錯的,有出SACD跟黑膠版本。
還是回到主題,Z100配IE800,這樣的配備聽古典大編制,真的能好嗎???真能像樓主所描素的那樣?我認為純屬扯蛋,真把IE800給糟踏了。
...(恕刪)


1. 感謝推薦分享
最近也花了幾天的時間 終於把諾曼‧萊布列希(Norman Lebrecht)的著作《為什麼是馬勒?》看完
在讀到 "為你而生,為你而死" 這章節時 耳邊響起《呂克特之歌》中的這首"Ich bin der Welt abhanden gekommen"
不禁悲從中來 熱淚盈眶...終於明白...
根本沒有人會在乎誰是流行樂迷 誰又是古典樂迷 因為在馬勒的藝術及音樂聲中 我們都是一家人

整首歌曲意境深遠 旋律淒美動人 大約就兩首流行歌的長度
強烈建議一定要耐著性子仔細聆聽 相信聽完之後一定能有所啟發
就如同萊布列希在書中寫的: "馬勒的音樂還具有美學以及抒發情緒的功能,
因此能提供我們無時無刻需要的安撫、啟發、及自我進步的精神療效。
...於是在追尋馬勒的過程中,我們也開始了探索自我的旅程,
而有些時候,這些旅程真的幫助了我們。"



2. 推薦測試曲目蕭提版的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有機會帶著音樂檔到你熟悉的店家試聽就知道
或者你可以多嘗試幾款耳機 看哪一家能在確保低頻量感時還能保有人聲清晰度
因為我只考慮旗艦款 我的感想是 各家旗艦在確保大動態時人聲清晰度
以耳道式耳機標準都有一定水準 差別在低頻的量及下潛深度
當然先決條件是以低頻量較足的錄音為主 我認為IE800在這方面表現是很好的
而蕭提很多錄音都刻意強調低頻 使整體音響效果更為豐富 所以有很多錄音都是發燒等級
這種低頻在出現時 在耳道內會形成特有的強烈共振感
我覺得那是另一種聽感體驗 有機會試試看就知道

至於一般人在聽的那些流行歌 低頻質感都作得很差
動態範圍又小 粗糙低劣的重低音節奏持續狂轟濫炸
只會使人情緒更加厭煩焦躁 長期下來聽力及聽感必然受損

還有耳道式耳機本身條件就有受限 要問說聽大編制好不好 那我只能說聽現場最好了
畢竟這是沒辦法的事 我身為一個古典樂迷 天生就這麼喜愛古典音樂
問題是音樂會也不可能隨時想聽就有 隨身音響設備自是不可缺少

所以原則上在預算許可範圍內 不要用的太差 對不起自己傑出的音樂天賦及音響鑑賞能力就好
畢竟我聽的音樂都是具有深度的高水準藝術作品 音樂本身就有價值
加上我又有能力欣賞 何來糟蹋之說
反倒是幾十萬隨身系統聽著廉價錄音製作流行歌曲 才是在限制器材發揮
把自己鎖在流行音樂框架裡 放棄真正包羅萬象 廣大美好的古典音樂世界 才是最可惜的


shenamuro wrote:
如果那不是您的想法,而是公開的可以考證的說法,那就請提出別的動漫迷都是這樣而去聽的證據

否則這就不是一個被廣泛接受的觀念,而是你個人的邪念而已,是你會這樣做、你就覺得別人會這樣做

你自已的邪念跟動漫迷聽動漫歌的動機,沒有關係

至少,不是如你所講的,動漫迷都是這樣的原因而去聽動漫音樂。...(恕刪)



抱歉可能是有什麼誤會了 我身為一個音樂藝術愛好者
天生藝術家性格 只關心藝術 只在乎自己的感覺
沒什麼正義感 道德感 所以對他人的種種興趣嗜好是沒什麼有意見的

只是我印象中 以前學生時候 認識的同學是有在看動漫 但真要迷戀動漫人物的
會去聽動漫歌 甚至買動漫美少女海報公仔的 真的不多 且也沒那麼誇張
看這些動漫人物主要都是女性角色 且設計上都太偏可愛帶點搞笑風格
一臉稚氣的小孩子模樣 歌曲內容 唱歌的方式也是刻意如此
而這種可愛形像總會給人一種不成熟的感覺
評論器材若使用這類音樂 恐怕缺乏專業嚴謹的說服力
嬉皮笑臉模樣會讓人以為是來玩的

而個人經過長期觀察耳機論壇的結果 也分析出這樣一套關係式:

動漫美少女→動漫歌→女毒

也就是說 因為喜歡動漫美少女 所以才會去聽動漫歌
而在欣賞動漫歌過程 透過器材獲得的聽感體驗提升
及希望達到的效果...稱之為"女毒"
所以"女毒"就是動漫美少女的終極型態 也是動漫迷追求的目標
只是還沒發明所謂"女毒"之前 導不出這樣的關係式
現在"女毒"一詞出現後 問題終於可以獲得解答

反觀古典樂迷情況就不太相同 個人身為古典樂迷 長期研究古典音樂
在進階音響領域一段時間後 導出了這樣的關係式:

音樂→音響→藝術

也就是古典樂迷是為了音樂才升級音響 目的是在追求更高的藝術境界
所以說在音響世界裡 古典樂迷追求的是藝術 動漫迷追求的是女毒
兩者目標並不相同

當然以上指的是大部分的情況 雖然可能有些例外
也並非針對誰 總之個人感想就是這樣




m909922 wrote:
「四月は君の嘘 僕と君との音楽帳」這張專輯也真不錯聽,不過封面有可愛少女!
我的這張是數位版24BIT96的
...(恕刪)



感謝分享推薦 我想這個就有點類似什麼 《交響情人夢》之類的
以古典音樂為背景的愛情故事 劇情主要還是在講男女之間的事
音樂只是當作陪襯 畢竟古典樂對大眾而言比較陌生
動漫迷多半聽的也是動漫歌 所以當這類題材出現時
相對會讓觀眾覺得新鮮想嘗試 順便沾染一些古典高級感
畢竟平時聽動漫歌習慣的動漫迷聽古典音樂機會很少
但是一旦將古典音樂演奏 改以動漫美少女的演出方式呈現時
或許真能吸引一些動漫迷注意 進而引起話題
所以基本上算是複製這當年《交響情人夢》的成功經驗

雖然說這些曲目是可以當作入門的參考
但可以的話最好還是能找全曲 整部作品每個樂章都完整聽完

還有可能因為劇情需要 我感覺這曲目清單也較偏向鋼琴獨奏
雖仍不失為進入古典音樂的契機 但還是要看個人選擇
畢竟有些人可能會因此轉向古典 有的人則還是繼續停留在追求"女毒"
但我相信動畫片商目的絕對不是為了要推廣古典音樂
因為這對它們沒好處 主要目的就是我講的
在吸引人們注意後 進一步就要開始販賣周邊音樂產品
畢竟動漫片商也注意到 動漫人物彼此間在外型設計上有太多相似性
最常見的就是可愛女學生風格 年齡設定大概從小學到高中都有
總是一臉稚氣小孩子模樣 說話表情性格都略帶幼稚搞笑
看來看去好像都是固定幾種角色類型設定 風格上需要做些轉換
而氣質古典路線確實是一個新的嘗試 就好像舊產品換新包裝一樣吧


Dean Design wrote:
非常空靈優美的男聲,使用的錄音設備也相當優異,音場寬廣、高低頻深度很夠,
............ 能形容成那樣真的是扯蛋........(恕刪)




感謝分享心得 講到空靈 不得不推薦音樂史上最空靈的鋼琴音樂
貝多芬《第29號鋼琴奏鳴曲》的第三樂章 整段樂章優美動人 如入幻境
很適合在夜深人靜時候一個人獨自欣賞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 注意到樂曲處的這段旋律 1'25"
聽起來好像有一種黑暗中出現一絲微光的幻覺
這藝術手法之高明 已是出神入化之境界
而貝多芬後期的鋼琴奏鳴曲都有這種強烈的敘事風格
這音樂對一般人而言絕對是有難度的 需要絕對的專注力
才能深入做曲家內心世界去理解整部作品所要表達的真正含意
只是聽個幾遍往往也很難體會其中奧妙
音樂本身就是抽象的藝術 越是高深的作品就越需要高深的能力才能欣賞
而這能力主要來自天分 也就是對音樂的想像力 和一部分後天訓練
其中天份當然還是最重要的 有天分自然就能克服很多限制
譬如環境因素 一般家庭是不會栽培學音樂的 且現代人生活周遭到處都是流行音樂
所以要接觸到古典音樂 並從中發現到自己的音樂天分 真的只能說是天意了

或許有人會想 既然那麼厲害什麼都自行腦補 那十元耳機用用不就好了
但我想話不能這麼講 正所謂:多多益善 我來聽音響當然用越高級越好
因為我不會浪費它的價值 相反的還能提升其價值 發揮其實力
這是就音響價值來當衡量基準 畢竟是在影音版所以討論這個
理解音樂跟享受音響要分開來看 用低階系統高階系統我都能理解音樂沒錯
但就聽感感受來講 有機會當然是用高階一點嘍
所以我要表達的是這個意思



pariah.T wrote:
感謝分享心得 講到...或許有人會想 既然那麼厲害什麼都自行腦補 那十元耳機用用不就好了
但我想話不能這麼講 正所謂:多多益善 我來聽音響當然用越高級越好
因為我不會浪費它的價值 相反的還能提升其價值 發揮其實力
這是就音響價值來當衡量基準 畢竟是在影音版所以討論這個
理解音樂跟享受音響要分開來看 用低階系統高階系統我都能理解音樂沒錯
但就聽感感受來講 有機會當然是用高階一點嘍

(恕刪)



那你什麼時後換訊源,SONY旗艦 NW-WM1Z出了耶,不升級嗎?

WA7不升級wa22或wa5嗎?訊源也不升級嗎?



要討論音樂,去音樂鑑賞區討論
m909922 wrote:
那你什麼時後換訊源,SONY旗艦 NW-WM1Z出了耶,不升級嗎?
WA7不升級wa22或wa5嗎?訊源也不升級嗎?
要討論音樂,去音樂鑑賞區討論


就是一個討論器材太唬爛完全沒參考性可言,討論音樂不專業又發錯版的概念

是說最近把 IE800 跟 CKS550 給出掉了,耳道打算只留 SE846 夏天戶外用,之後應該會再入幾支調性不同的封閉耳罩;是說聽耳罩真的還是比較爽啊

conroe2duo wrote:
大編制或獨奏或人聲或流行樂等等等各有各的需要和風格
國際音響展多用古典樂來表現是因為古典樂比較注重樂器的表現
尤其是大編制作品更是突顯音響
所以只要是音響展多數都會用古典樂來表現...(恕刪)



確實是這樣 國際音響展 歐美大廠都有這種堅持
原則上是不管參展民眾懂不懂古典 聽不聽古典 在展示器材時聽到的就是古典
至於客戶端購買產品後回家要拿來聽什麼是個人的事
專業有專業的形像 專業有專業的強勢 而古典音樂就是專業音樂 就是強勢音樂
特別是面對超高階頂級Hi-End器材 更是不能在展場上隨隨便便拿熱門流行歌曲播放
如此必定有損專業形象 也會讓頂尖消費族群給看不起
除非是一些主打中低價位市場的產品可能還有機會看到用流行歌曲
當然一定是西洋流行音樂 例如時常被耳機板拿來當神祖牌的 Adele等等...
或許廠商還是有顧及音樂欣賞水平稍低的客戶需求所做的一些妥協
不過底限應該就到此為止了 畢竟流行音樂錄音動態範圍太小
等於是限制器材表現空間 聽不出其價值自然無法做比較
一些歐美屁孩音樂街頭舞曲吵鬧暴力的也不適合嚴肅斯文場合 且錄音也多半參疵不齊

至於台灣舉辦的音響展雖然不及國外 但至少還能維持一定水平
偶爾還有一些特殊樂器的錄音 例如什麼胡琴 古箏的
還有一些少見的華語流行歌 演唱者都是一些沒聽過的 但號稱錄音很好的
當然這些我都是不聽的 也不做參考

再反觀幾家日系大廠聯合主辦的耳機展 更像是動漫迷動漫音樂的器材聽感心得交流聚會
基本上沒有什麼專業訴求展現 完全就是商業利益考量 各攤位商家自行話術洗腦
在動漫音樂之下營造出彷彿置身動漫奇幻世界氣氛 外加動漫美少女甜美外型推波助瀾
衝動消費導致荷包大失血也是必然

m909922 wrote:
在來吐嘈一下樓主所說的HD800,以我所知,樓主前端是WA7吧?以這樣的前端推HD800聽古典大編制,控制力夠嗎?解碼真夠嗎?樓主腦放大開了吧嘔吐嘔吐...(恕刪)


這個倒未必 決定聲音好壞的關鍵 主要是在錄音及聽感
音響畢竟只是播放音樂的器材 錄音的好壞還是佔主要因素
錄音不好 再好的器材也無能為力
所以與其花大錢調整升級系統 繼續聽一堆爛爛錄音
倒不如學會選擇好音樂好錄音 還有當然最重要就是個人聽感
聽感不好的人 用再好的器材也是浪費

畢竟最終決定聲音的還是在人 一般在耳機板常見的什麼 高頻滑順 低頻飽滿...
..音場大一圈 細節多一層... 改善很...多提升不少... 中毒... 回不去的...
....種種籠統含糊空洞乏味的形容 我們已經看了太多太多了
我相信要描述聽感一定是要很明確清楚的 基本的測試曲目也務必要公開
到底聽了哪一張專輯的哪一首歌的哪一段 聽了什麼感覺 與之前的經驗有什麼差異
這些都是最需要詳述的 而不是說買了LCD4 再來挑剔HD800的不是
買了ab-1266再說感覺LCD4好壞掉了... 等等的 這種心得根本就是拿器材在當玩具講 一點價值也沒有

還有現在一堆流行音樂專輯根本低階錄音 後製馬馬虎虎 拿這種專輯做測試是哪裡會準?
反觀本人評測文章 除了測試曲目絕對公開 甚至可以非常明確的指出測試重點供網友比對
例如馬勒《第八號交響曲》 開頭的管風琴強奏0'17" 測低頻下潛程度
之後的合唱團唱出 "Veni, creator spiritus..." 測大動態人聲清晰度
就這麼幾秒鐘就可測出一副耳機基本實力到哪
打從一開始就講得這麼明白 只是到現在還沒見到有人針對這段來跟我討論
反而都是在講配備不好 聽古典不適合的...種種的以價論聲錯誤觀點
既然那麼看重器材的價格 到底好壞差異在哪 始終都說不清楚
難到用幾十萬的配備聽那些流行歌就有比較好嗎?




天問情 wrote:
如果依你所說器材只是輔助而以、那為何閣下不續續去聽那幾百塊的耳機就好
為何要無端用你的耳朵去糟蹋HD800跟IE800呢...........(恕刪)


不能這樣講 就好比「如虎添翼」的典故一般
我聽感本來就很好了是沒錯 但如果能配上高階器材
自然能充分發揮更強實力
況且高階聽感+高階器材欣賞高階音樂 才能更深入音樂作品之中
充分體驗其偉大非凡藝術價值
而過去的艱難困苦時期打下的堅實基礎 也是為了日後成就更高境界
這也是一個高階音樂藝術欣賞者必經之路
不然如果只是一些流行歌隨便聽一聽用那麼好幹嘛



pariah.T wrote:
不能這樣講 就好比「如虎添翼」的典故一般
我聽感本來就很好了是沒錯 但如果能配上高階器材
自然能充分發揮更強實力
況且高階聽感+高階器材欣賞高階音樂 才能更深入音樂作品之中
充分體驗其偉大非凡藝術價值
而過去的艱難困苦時期打下的堅實基礎 也是為了日後成就更高境界
這也是一個高階音樂藝術欣賞者必經之路
不然如果只是一些流行歌隨便聽一聽用那麼好幹嘛。。。.(恕刪)









那你什麼時後換訊源,SONY旗艦 NW-WM1Z出了耶,不升級嗎?

WA7不升級wa22或wa5嗎?訊源也不升級嗎?



要討論音樂,去音樂鑑賞區討論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