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8

[開箱]「藝術無國界,音樂無貴賤」─ Sennheiser IE800專業評測


Dean Design wrote:
在下就曾經在相機板回過一個網友關於 sRGB、AdobeRGB、ProfhotoRGB 的問題,當初就是仗著自己在相關行業又用的是高階螢幕,自以為懂很多,洋洋灑灑打了一大篇(但態度絕對沒有開板的這麼目中無人兼畫地自限),各種引用、圖文解說 + 親身實例,結果反而因為文內太多因果關係,造成通篇觀念、邏輯錯誤,被更專精此領域的前輩虧 ...(恕刪)



我想那是因為你在發文前沒做好思想準備 才會落得如此狼狽下場
網路酸民文化也不是一天兩天 有些人看別人開箱文章就是怎麼看都不順眼
於是就等著找破綻攻擊 加上你可能在姿態上表現出些許的高傲 自信
講話太直白 一副凌駕在眾人之上的氣勢 讓某些人感到心裡不悅吧

還有可能那種技術性質的專業 不像抽象的音樂藝術有較多模糊空間
相對的比較吃虧 是非對錯有時都很明確
而在音響論壇基本上只要不涉及電子相關理論 錄音技術
純粹就聽感部分發表心得 通常都是很安全的
像這邊很多用家講一堆都是在講感覺 講故事 講心路歷程
其實根本也多是炫耀成分 甚至會試圖扭曲其他網友的音響價值觀
例如一帶沙包十萬 跟一對喇叭十萬做比較
總是會有一些單純的網友會被誤導 好像沙包比較有價值... 諸如此類的 不勝枚舉

pariah.T wrote:
我想那是因為你在發文前沒做好思想準備 才會落得如此狼狽下場
網路酸民文化也不是一天兩天 有些人看別人開箱文章就是怎麼看都不順眼
於是就等著找破綻攻擊 加上你可能在姿態上表現出些許的高傲 自信
講話太直白 一副凌駕在眾人之上的氣勢 讓某些人感到心裡不悅吧
像這邊很多用家講一堆都是在講感覺 講故事 講心路歷程
其實根本也多是炫耀成分 甚至會試圖扭曲其他網友的音響價值觀

哇.....P(屁)大師、你什麼時候把自已行為分析的這麼中肯了@@???
不錯不錯...P大師果然有進步了、知道自已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了
給你拍拍手好好的鼓掌一下
pariah.T wrote:
感謝你精闢的見解 ...(恕刪)


Please study more then answer a simple question :

Does "The Magic Flute Opera by W. A. Mozart" popular after premiered ?
Why it doesn't fit your point ? not even close a little bit.
tacoseer wrote:
Please study...(恕刪)


為什麼?
答案不都在他的回文裡嗎

基本上他既沒受過正統音樂課程或教育,又不看音樂書籍.
知識來源大概就是這邊維基一點,那邊估狗一下.再加上自己的腦補
因此音樂知識常常充滿矛盾,顛三倒四,毫無系統可言
順便回一下樓上網兄們,我並沒有對他太過認真,只是用些銳利點的文字,
他就得多做點功課來回覆,這也蠻有趣的
以前他只會華格納長華格納短的,現在慢慢有馬勒和貝多芬出現了
不過最近他的回覆也蠻有梗的:

"舉例來講 同樣貝多芬的鋼琴作品 《給愛麗絲》WoO 59 和《第29號鋼琴奏鳴曲》op. 106
那程度就天差地遠了 這並不是高低級的差異 而是高低階的差異
有興趣可以聽聽看 這兩部作品欣賞難度絕對是不一樣的
當然對一般人而言是這樣 我是沒有差的
我對古典音樂欣賞的難度差別是感受不到的
唯一有差別的只有時間 長作品欣賞要花長時間 短作品欣賞花短時間
大概就是這樣"


其實貝多芬有許多奏鳴曲的音樂價值與地位都不會輸九大交響曲,
甚至去比對創作時期,可以在曲內找到不少貝多芬在勾勒交響曲的動機.
他啥不好挑,偏偏挑第29號鋼琴奏鳴曲op. 106(Hammerklavier)
這可是貝多芬最重要的奏鳴曲之一,也是一大難曲,複雜程度就算是受過嚴格音樂教育的演奏家,
演奏起來應該也是倍感壓力...
而他竟然說"我對古典音樂欣賞的難度差別是感受不到的
唯一有差別的只有時間 長作品欣賞要花長時間 短作品欣賞花短時間
大概就是這樣"

這種說法其實跟由失聰患者(並無歧視失聰的意思)來說的也差不到哪去
因為硬要失聰患者來聽這曲子,失聰患者花的時間也跟他花的時間一樣




提醒一下,聽完了不代表你聽懂了
Mr.SHADOW wrote:
為什麼?答案不都在...(恕刪)



基本上它的回文還常帶有曾被巴掌過(在其他站被眾樂友指正)的痕跡

所以現學現賣的能力多少還是有一點的

只是再參入它個人刻意的片面見解後就變得扭曲的面目可憎了....
Mr.SHADOW wrote:
順便回一下樓上網兄們,我並沒有對他太過認真,只是用些銳利點的文字,
他就得多做點功課來回覆,這也蠻有趣的.(恕刪)


真的,託版上各位前輩的福
這篇已經變成我每上影音版必看的文章了
每次看華華大師罄竹難書的文章總是讓我心情愉悅
有時看著看著不經意的會大笑起來
工作一整天的疲憊身心瞬間得到解放

自己是完全不懂什麼古典交響音樂
所以無法像版上前輩們可以這樣引經據典的去吐他、反駁他
確實,只要繼續反駁他、刺激他,他就會繼續發文帶給我們歡笑
其實這樣也算是功德一件

雖然他不是真的想講笑話給我們聽
但是就是因為這樣才好笑

ricki828 wrote:
真的,託版上各位前...(恕刪)


附上一個他之前在友站被巴臉的連結~沒看過的可以去欣賞欣賞~

請點我
永遠不滅長征魂!!

pariah.T wrote:
我想那是因為你在發文前沒做好思想準備 才會落得如此狼狽下場
網路酸民文化也不是一天兩天 有些人看別人開箱文章就是怎麼看都不順眼
於是就等著找破綻攻擊 加上你可能在姿態上表現出些許的高傲 自信
講話太直白 一副凌駕在眾人之上的氣勢 讓某些人感到心裡不悅吧
還有可能那種技術性質的專業 不像抽象的音樂藝術有較多模糊空間
相對的比較吃虧 是非對錯有時都很明確
而在音響論壇基本上只要不涉及電子相關理論 錄音技術
純粹就聽感部分發表心得 通常都是很安全的
像這邊很多用家講一堆都是在講感覺 講故事 講心路歷程
其實根本也多是炫耀成分 甚至會試圖扭曲其他網友的音響價值觀
例如一帶沙包十萬 跟一對喇叭十萬做比較
總是會有一些單純的網友會被誤導 好像沙包比較有價值... 諸如此類的 不勝枚舉


不知道你打這篇之前有沒有做好思想準備?完全是閣下的自介文啊!!!!
除了先前推的李希特 布拉格現場音樂會全集內有不少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以外,再推一套錄音發燒的SACD版 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大全集,有興趣的網兄可以找看看。

演奏者:児玉麻里

  • 9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