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理查的耳機之旅 ~ 新增:Swarovski耳機

哈哈....我還是經不起BOSE的誘惑@@....還是去買它的耳機了

BOSE的定義.....因該是說品牌知名度吧....比較多人知道(是這樣嗎?)

最後.....幫你推上去....推推推

01真的是敗家天堂......
mutumakoto wrote:
首先只能說一切都是天...(恕刪)



感激您看完我全部的文章,
因為這邊有人留言系統不會通知我,所以無法即時回答,真不好意思。

很好奇您說「驚為天人」是指哪一方面呢?

流行音樂與節奏藍調屬於比較暖系的聲音,
而且對重低音的「量」要求也比較高,

您提到的耳機都算CP值高的耳機,
不過就是在低頻的量上比較少一點點。
如果真的要選一個,我會選CM7。
因為他run開後,低頻的量還不錯。
AKG系列的空間感都很不賴,聲音也很清新,不過低頻都不多。
如果你不介意,可以K314P與CM7都買。
這樣就可以很清楚的分辨出不同之處了。
xshock01 wrote:
恩..我去問了一條要...(恕刪)



恩..我去問了
一條要1200 而且還是3.25mm公母頭
好像所有高阻線都是3.25mm頭的
而我擴大機跟耳機都是6.2mm的,以後光看線頭轉阿轉的,視覺上就認定聲音大打折扣
還有其他方法改善嗎?

其實我還不知道底噪出現的原因,真的就是耳機阻抗太小,amp太過有力所造成??

這麼貴啊!
真的很抱歉,我人不在台灣,對行情不熟,歹勢。

高阻線都是3.5mm的原因是因為大多會發出底噪那種絲絲聲的耳機都是小耳機,
原因就是他們的靈敏度高,所以很容易過於靈敏的把不開播出來的東西播出來。
而小耳機大多都是配置3.5的接頭,所以導致生產商都用3.5的來製造。

會用大接頭的耳機大多都是大耳罩,他們組抗本身就不小,
雖然這樣比一般小耳機難推,但是也相對的不太會有底噪。

不過以您的情況來講,的確是比較特殊,
而且這樣子轉,真的比較不好。
hmmm,這樣子的話,應該要去找到底噪的源頭。
一個一個慢慢接,看看接到什麼程度才開始有底噪。
就可以發現底噪的源頭,然後再看看怎麼解決。
Londoss wrote:
哈哈....我還是經...(恕刪)


我也不太清楚BOSE在台灣到底定位在那邊。
因為很像很少人知道,知道的人大多又是音響專家,也看不上BOSE。

其實,如果家用音響可以有一套BOSE,我已經心滿意足了!

說說看您的聽感吧!
理查的 [TASCAM CD-401] 重開箱發表

記得...有一個人說:『我不喜歡二手的東西』...
說完這句話後,接二連三的入二手,甚至三手的器材...
這個人就是我...(所以說,飯可以吃太飽,話不要說太滿...)

不管怎麼樣,感謝tim.chnan大大再次推薦好物,
我在EBAY才得以入手這一台古董銘機。
tim.chnan大最近很像勸敗了小弟不少東西,
而且都是俗又大碗的好東西,如電源線啦,這台CDP都是好東西!
會入手Cantate也有一部分是tim.chnan大從中慫恿......(呵呵)

小弟查過TASCAM到現在的行情還有美金$99 ~ $299不等,
而小弟很幸運很幸運的只用美金$34的超低價格買到這台!
本來還擔心賣家會不會耍賴不賣,幸好今天東西到貨了!

小弟從來沒有看過也沒買過跟DVD播放機一樣大小的CD Player,
雖然心裡有底,想說他應該會不小,但沒想到居然會這麼大!
有多大?
這麼大!


那本說明書是CD-450的說明書,找不到CD-401的,
那本書的大小為Letter Size,另外附上K701的外殼當比例尺,這盒子真的不小!


盒子不但不小,而且很重!盒子外面打上的重量高達16磅!
現在的DVD播放器大多都只有兩三磅舊很重了...果然是陳年老機啊!

打開後,裡面還有很多的瓦楞紙保護著:


瓦楞紙拿開後,還有...這是?


原來是兩個盒子,包裝真仔細,了不起!
才收我14元運費,這樣的包裝真的是了不起!


裡面的紙盒再拆開後,還有氣泡保護,真不賴~


打開氣泡保護...嚇一大跳!
哇!品像這麼差啊!


雖然賣家有說,這台CDP有一些刮痕等等,
不過除此以外,CDP並不是很乾淨,而且有著斑駁的歲月痕跡...
不過想一想,機器都這麼老了,而且我又買這麼便宜,也沒什麼好計較的啦!


拍遠距離的相片真的不是我的拿手戲,
我比較會拍很近很近距離的相片...
所以接下來的開箱相片中,會有很多模糊的,請大家多多包涵~

首先是正面全景:
左邊是電源與光碟機,中間是面版,右邊是操作介面。


光碟機部分:
光碟機是TEAC的光碟機,TEAC現在可能不是很有名,
但是以前在我約19~21歲左右,TEAC是市面上最穩最快最不挑片的光碟機喔!
我還記得我組裝我美國第一台電腦時,用的是SCSI介面的TEAC燒錄器咧!
那個時候啊~12X就已經很迷人了!(啊、離題了)



面版的部分:
這部分還蠻完美的,只是有一點髒,擦乾淨後跟新的沒兩樣。
這張圖仔細看還可以看到K701的反光。


操作介面部分:
我不太清楚操作介面的下方那四個功能是作什麼的...
Program, Delete, Check, Clear...
知道的大大麻煩請指導一下小弟喔!



這是底端:
有一個洞,這個洞就是tim.chnan大大提醒小弟要求賣家鎖上的機關,
鎖上後,可以防止CD晃動,以免運送途中晃壞。


這是主機背面的右邊(我都以相片的方位來說,非器材本身的方位):
這邊有電源線以及其他的標籤、標語、標示:


不看還好,仔細一看!
這個機器居然是1990的十月生產的!
離現在已經將近18年了!!!18年耶!真的是古董了!


看到製造地,真的是令人滿意啊!


沒有仔細看也懶得看的標語:


哇!這機器居然是UL Certified的機器!了不起!


背面的另外一半則是輸出端的接頭們~


有的東西我認得,有些接頭我則根本不知道是作什麼的...


例如這個部分...完全不知道他的功能是什麼...


這個Digital Out是什麼樣的Digital Out呢?
18年前的Digital Out應該跟現在的不太一樣?我也不太清楚...


這邊就稍微比較熟悉一點,RCA跟Balance Out:


不過我除了RCA以外,其他的孔洞全部都用不到...心中有點淒涼...


接上電後,
很緊張的按下電源,哇!有電~
然後打開光碟機...光碟機出來的方式真的很爽...不疾不徐的,真棒!
接著,放上了我常常聽的光碟之一,我常用這張光碟的第五首來聽各個耳機喔!


再來就是合體照了~
看看這個機器有多大!我其他的器材瞬間都變成迷你的...


面版運作完全OK!而且經過我稍微清理,機器看起來已經比開箱時好多了~


再來看看後面...
我只能接RCA...
這些線看起來好像蛇啊~


看著這個線,突然想到說...
這些線的長度可以作銀鍊子做好幾條呢!


最後附上這一張~
這張是我覺得這一次拍的所有圖中最好的一張...可惜背景很醜...


好啦~貼圖貼完了~
各位一定想知道聽起來怎麼樣吧?

我當時也迫不及待的想知道!
我在還沒接上Cantate前,就馬上把K701插入CDP的耳機輸出,
頓時就已經嚇到了!
天啊!這就是座機CDP的威力嗎?
如果我早入手這個的話,我看連Cantate都不需要就可以推K501了!
CDP的耳機輸出開到一半的音量,K701就已經很大聲了,
而且不但是大聲,還是好聲!真好聽啊!完全是檔案比不上的好聽!
到底無損格式是否真的是無損呢?因為聽起來真的差很多耶~
我想應該是Cantate內建的DAC不是很好的關係吧?

抱著這樣的疑問,我把TASCAM CD-401接上Cantate,
另外電腦的USB也準備好,檔案與CD都在同一張,同一首,
先聽CD-401的...哇!太美了!真的是上帝的禮讚啊!
瞬間切到USB輸入...
真的有差,USB輸入經過DAC的聲音硬是比CDP的還模糊。
雖然不會說覺得很難聽,但是就覺得少了什麼...
但是TASCAM進入Cantate後的聲音帶給我的不只是好聽,而是一種感動!

胡亂聽了幾首常聽的歌,感動半天後...
突然想到那被我拋棄的ue11pro...
之前因為大耳罩的關係,不但冷落了他,還說他的壞話...
我緊張的把他接入TASCAM CD-401,
咦?好聽喔!不錯喔!
不相信,換了幾片CD...真的不賴喔~
接著接上Cantate,因為之前ue11pro接Cantate的效果真的很差,
所以很擔心接上去一樣爛~
一聽之下...我只能說...我真的是誤殺忠良啊!
我甚至拿出Stax Audia的假人頭錄音來聽,
我之前不是說ue11pro不能聽到音場定位嗎?現在居然可以了!
怎麼會這麼神奇?
整個好聽到不行,比以前我試過的任何組合都好聽,太神奇了~

今天晚上時間不多,所以只聽到這兩個耳機,
以後會陸陸續續的補上其他耳機的聽感~

稍微靜下心來想,TASCAM CD-401是如此舊的機器,
而且還算是中低價位的機型,就已經有如此好聲。
很難以相信那些現代的銘機到底還可以突破到什麼程度,
看來這條敗家之路是永遠走不完的...
我以為,就是一個精品
BOSE似乎除了著重音響的設計之外,更重視品牌形象的打造.
這一點從飛機上雜誌的廣告,機場看板(以上只國外,例如美國)的行銷可以看出端倪.
當然這樣說不是說BOSE在產品上不夠完美,
我想表達的是他在品質與品牌的行銷上,在台灣的感覺,就是品牌的能見度大於音想本身給人的熟晰度.


如果要我打比喻(因為我對影音產品只有基本的認識)
就好像LV與HERMES在台灣的感覺
LV的行銷已經成唯一種形象大於產品的價值,當然產品也有一定水準
HERMES也有在行銷,但是在台灣,廣告沒LV打的兇.
然而說到皮質包包,我以為,HERMES不是第一就是第二
LV不是不好,但是他給我的感覺類似這樣

回到BOSE,在台灣她的能見度相對的比較低,或許是因為門市少
因此我的感覺,在台灣他是以品牌來帶動產品.

至於音響與耳機,我想BOSE在音響方面的強項,就是他那一顆低音炮.
至於耳機,看了大大的論述,我想它是做上癮了吧,哈哈.
udeupa wrote:


在台灣䉯BOSE...(恕刪)
花了一個小時看完板大用心的心得
小弟只能說...
板大~~您真是太威了!!!
我試著算一下總價值
真是令我汗顏阿

看著板大的報告..
心中的又出現了

想當初我是個勤儉持家的新好男人阿....

而今....

真是令我又愛又恨的地方....

(p.s:好險人在台灣....不然可能跑去敗一款11了....)
udeupa wrote:
操作介面部分:
我不太清楚操作介面的下方那四個功能是作什麼的...
Program, Delete, Check, Clear...

這是自訂播曲清單時用的, 你可以把同一張CD的曲目依你喜好的播放順序播放, 這是早期CD Player基本的功能.手冊上應該有說明, 同一廠牌不同型號的操作方法應該還是一樣的.
一般使用方法大致如下,
Program-->開始編輯清單,進入編輯模式
輸入曲號,按Check-->新增這一條歌曲至清單
Delete-->刪除目前顯示歌曲
不輸入曲號,按Check-->顯示清單下一條歌曲.
不輸入曲號,按Program-->完成編輯,離開編輯模示.
按Play-->即會依清單播放.

以上僅供參考, 你的機種或許有些不同, 要試試看囉.

enixjun wrote:
我以為,就是一個精品...(恕刪)


原來BOSE在台灣的形象是這樣子啊!?
在美國的話,很多賣場都可以看到,
不過價格都比其他的牌子多了一大節,
所以一般在美國說:買了BOSE音響,就很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說~
我覺得他的聲音很硬,很脆,很重,很適合看動作片。
尤其是散彈槍上膛的聲音超讚的!

聽音樂的話我就不知道了。

雖然玩音響的大大都看不上BOSE,
不過我覺得如果我有BOSE音響的話,已經是很開心的事情了。

s210936 wrote:
花了一個小時看完板大...(恕刪)


感謝您花這麼多時間來看,
很抱歉,最近都沒有上來看,
因為前一陣子去了宏都拉斯,所以都沒時間。

如果您不是堅持要用隨身聽的話,
我還是建議您買大耳罩,會比較好聽喔!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