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igil wrote:
我有更好的比喻~拿著...(恕刪)
我想這甚麼樣的聲音開什麼價錢
應該可以用FUZZY寫一篇論文了
只是FUZZY過後的東西有個標準值嗎?



我想老前輩一定不覺得耳機界因為有Monster跟Beat`S的加入有什麼變化
但是我想STAX為甚麼得接受漫步者的入股應該比較讓人有感受
我們吵得再開心...市場走向終究是為了年輕流行走向開了門
早幾年前,HI-FI跟HI-END的市場還在擔心會被時代的洪流沖走...
一組天賴等級的聲音,要價百萬,利潤可以到50%,但是一年只有幾十台賣出
跟
一組可能被前者的愛好者評得一文不值,要價幾萬,利潤可能也只有2~30%,但是一年有幾萬的銷售量
不知道廠商會怎麼考慮市場行銷呢?
猶記得哪天去三口嘉問FOCAL耳機,老闆只丟了一句大家都不務正業了
聲音跟影像這種東西,都是主觀的東西,主觀的價值,不論我們喜歡與否
就是有人愛Beat`S啊
所以我們應該抱持何種心態去面對這樣子的市場呢?
這個世界生病了,你我都病了,能解救的方法卻一直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