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更新】關於iPod & iPhone LineOut的一個神奇現象


小林仲彥 wrote:
AA有一篇關於NE20的line out...,可以參考看看

不要說IE8,連我阻抗高達100歐姆的ER4S都受不了
不過,我還真替你的IE8擔心...

NE20的line out,好文一篇

這就是M10的缺點了,沒辦法即時看出音量大小
其實不只是耳道,連部分耳罩都會受不了
M10的LO應該是接喇叭的吧?
文字潔癖症患者 「索尼大法」基本教義派 「松下科技」堅貞信仰者。
小林仲彥 wrote:
不好意思,先不管大家...(恕刪)


黑豆漿說有部分的並沒有問題,理論上OP在電壓型放大器電阻應該要無窮大最好
但Fiio E11也符合他所敘述的條件提供了一個5K ohm的電阻
可是從實際測試結果來看,從apple lineout出來的訊號測試數據有顯著的問題
反而比不上同樣機器從phone out出來的訊號
所以從引出apple lineout可能並不適合我們現在的設置

就是apple lineout-->耳擴-->耳機 這可能不是apple當初設計lineout的初衷

由黑豆漿的敘述,他認為lineout並非是給耳機使用
但是長久以來,不少人以這種方式將耳機接上iPod
所以我們只是點出這種接法可能有一定程度的問題

我個人認為也是風格差異,這在我剛開始就說過了
但由客觀數據看來,Lineout似乎還有些問題要解決
所以我目前是持保留態度,但使用PO當目前主要使用

zhang230631 wrote:
NE20的line ...(恕刪)


所以我也很好奇我們現在使用apple lineout外接耳擴來接耳機的方式是否正確
就目前討論來看,他既不是設計給耳機使用,實際輸出效能也比較差(如果接耳擴上耳機的情況)
但還不少人這樣將他們的耳擴-->耳機接上iPod,是否有其好處?

還請大家多多賜教,謝謝
就是要靠討論才能夠釐清問題所在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zhang230631 wrote:
M10的LO應該是接喇叭的吧?

接喇叭那音質的確不錯,可以試試看唷
我曾經有去BOSE專櫃測試過
但M10也可以接耳擴啦...


還有提供一下如何利用假錄音方式,讓M10當耳擴
1.先把輸出設定為LineOut
2.M10背後的REC LEVEL的按鍵,設為MANUAL
3.把螢幕右方銀色旋鈕(REC LEVEL)調到0
3.訊號線插入LINE IN、耳機插入M10耳機孔
4.前端訊源播放,然後按下M10的REC這個按鍵後,調整銀色旋鈕去控制音量
5.當然是安心聆聽音樂

PS:若你喜歡M10的PO較華麗的聲底,輸出設定調整為耳機輸出即可

黑豆漿 wrote:
這是音響測試權威工具...(恕刪)



至於RMAA本來就不是很準確的測量,但如果在這麼簡易的測量下就被偵測出問題
當使用更精密的測量方式就會將問題更明顯放大

想再請教您我目前已經測試過接上高阻抗
而且從Fiio E11的規格文件來看,E11等效於一個5K ohm電阻
這應該已經達到您所說需要負載高阻抗的狀態

想請教您是否認為這樣還欠缺甚麼?
為什麼測試結果還是無法達到更佳的水準
還請您賜教也許還有改善的空間?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黑豆漿 wrote:
iPod被收入class c,d等級:

class c:
iPod 接 Wadia Digital 170iTransport(直接攔截iPod內部dac前的數位資料)


不好意思我一直有個疑問...直接攔截iPod內部dac前的數位資料...這不就只是把IPOD當作一個儲存媒介而已?類似硬碟,當然沒這麼誇張啦,還是有IPOD上面的播放軟體與其他硬體設計上的影響...但是,每個不同的隨身播放器,其DAC與調音不就是他的主要差異嗎?直接攔截iPod內部dac前的數位資料,出來的聲音就以後端的外部DAC與耳擴的調音為主了,那樣一來,任何儲存媒介不是都差不多嗎?那還有必要堅持買IPOD嗎???

不知道我問的大家聽不聽的懂....若都是直接攔截播放機器內部dac前的數位資料...那A機跟B機器的聲音也會有很大的差異嗎?(假設A機與B機只是聲音走向不同,但兩台機子都是很不錯的訊源) 還有必要為了音質堅持買A機器嗎?都不使用他的內建DAC了....
supersd wrote:
不好意思我一直有個疑...(恕刪)


這台的本意應該是讓您可以把在家撥放的音樂隨身用iPod帶著走
回到家後也不用轉換,直接放在這機器上就可以聆聽高音質的音樂
加上iPod & iPhone非常流行,所以是一個不錯的設計

但很可惜他是擷取iPod數位訊號,所以可能和lineout沒有很大關聯
他跟Apple官方dock差不多,裡面有一個DAC解碼
所以不論甚麼裝置,輸出的風格都不會差太多

如果沒弄錯裡面應該一顆wolfson codec WM8758ag DAC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我在Headfi上問Mike(朋友)後得到可能的問題所在了
(先說是可能,因為我沒有實際測試過<------PS)
因為他說之前他也有發生過相同的事情.....
但情況可能不是黑豆漿或是其他人講的那樣.....
Apple的lineout設計也可能沒有問題

他給的答案是lineout線材的問題(這我比較沒有研究....)
他說因為目前市面上的lineout線材只有少部分是正確的纏繞方式
所以會造成測試上Crosstalk會受到干擾
要找先將單聲的兩條線雙絞,然後再將兩聲道四條線互絞纏繞的線材
而且最好要銅、銀線混和纏繞的......聽起來好燒錢
然後lineout的接頭也要找知道如何設計的人訂做(...越來越難了)
原因是因為apple lineout設計上相當容易受到線材和dock設計干擾

我是覺得這個可能性非常高,因為crosstalk的確是會受線材影響
這也解釋為什麼像黑豆漿說的接上高阻抗後情況依舊無法改善

不過我比較少涉略這個領域,所以知識不足
目前比較可惜的是我手上沒有達到這需求的線材可以測試
不知道有沒有哪位大大知道市面上哪條線是用這方式製作?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又聊了一下,結果他說這樣是能避免干擾
但是結果和Phoneout輸出並沒有甚麼太大差異

他跟我說除非有需要推動高阻抗耳機
不然iPod 5.5g內的OP品質並不會很差
而且推低阻抗耳機往往無法達到耳擴的最佳工作區段
加上隨身耳擴大多品質差,往往適得其反
叫我放棄直接找更好的音訊來源就好

馬上被教訓了一頓........看來我還是找找有沒有好一點座機好了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YaziLightar wrote:
我在Headfi上問...(恕刪)

等等

地線到哪去了?


ep001 wrote:
等等地線到哪去了?...(恕刪)


不清楚.....對線材完全沒有研究.....
我只能稍微敘述一下他的說法,可能不夠完善
因為我實在聽不懂........
耳機:Ultimate Ears In-Ear Reference Monitors & Audio-Technica AD2000X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