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五的苦主告知他是荷蘭人,並PO出了照片,各位看官要不要猜猜看是斷哪裡?毫不意外的都斷在同一個位置,一樣是內側塑膠組件從關節處往內撬開,再一次證明我的推論正確:兩片弧形塑膠組件之間的黏合力道不夠http://community.sony.com/t5/Headphones/Sony-MDR-1000X-left-side-of-bracket-broken-in-10-days/m-p/626047#M2247看看兩片弧形塑膠組件之間的縫隙
realmantw wrote:MIJ的品質還是MIJ...樓主或許可以去看看日本國內有沒有類似災情(恕刪) 您是指這款耳機有沒有MIJ的意思吧?我目前看到都是馬來西亞製,請問有板友從日本買的是MIJ的嗎?
oldcaptain wrote:您是指這款耳機有沒...(恕刪) 我對這支沒有特別研究通常日本製的型號會完全不一樣,過去在日本買電器時商家都會特別說MIJ的會比較貴一些後來去查了一下,只有Z7是日本製日本當地1000X也是馬來西亞製或許可以去看看日本有沒有同樣災情,日本是如何處理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樓主不妨也到head-fi討論區去貼一下, 這網站人氣還不錯....(恕刪) 謝謝您的資訊其實我也有貼在那邊,只是那棟樓太高了,我之前看了幾週也沒人回應我,也沒看到照片,不然我也會轉PO過來http://www.head-fi.org/t/818871/sony-mdr-1000x/1710#post_13337302還是您有看到哪則討論有類似的災情,可否麻煩告知一下,感謝感謝
原考慮BOSE QC35跟Sony這支在做選擇沒想到看到版上一面倒的災情一支萬元等級的耳機連基本的耐用性都沒有原廠本來就該考量每個user取用耳機的習慣動作去強化頭掛關節的設計(就跟眼鏡一樣可以一手戴上跟取下,也不至於那麼輕易就損壞)S牌手機耐用度就已經不佳了,連自己影音產品都要自砸招牌真的可以從清單中刪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