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7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

第100篇入手...

OS:這篇有什麼意義?...

沒!純粹拿到第100篇
gran wrote:
大陸版直接支持mp3...(恕刪)


我到對岸爬了一些文
好像大陸行貨NH1仍需轉檔

不知道是否另有絕技?
jasho wrote:
我到對岸爬了一些文好...(恕刪)

問了一下又大陸版的同仁,確實要轉換,不好意思了
因爲自己只有日版nh1,沒辦法試,只好湊合相信了
大大妳少寫N910嗚嗚嗚

我的第一台MD是磚塊機 MZ-R30 應該算很早吧! 大約八九年了! 呵呵!
現在還再服役中! 都拿來聽原版的MD! 因為不支援NETMD啦!
去年買了一台HI-MD拿來聽CD轉的音樂!
MD的音質比MP3好很多! 而且很酷喔! 雖然有人不認同!
cold eyes see the world
我也是MD用戶,
第一台是MZ-R50,當時剛知道在本地推出時,馬上去sony專賣店(那時還沒有Sony Style,只有Sony Wings, 后來Sony Wings也換成了Sony Style), 看了一下就決定買下當我的聖誕禮物。買下后還算物盡其用,有時逃課,交給上課的朋友錄音。
這台給了我姐,仍在服役中.

后來,MDLP機出了,也是急不及待的跑去Sony Wings,看了一下旗艦MZ-R900,就刷卡了.還為了這一台入手了有光纖輸出的cd-walkman D-EJ825。 之前用R50都是模擬輸入.這台因爲摔壞了電池室有時充不到電,不過還好有附加額外的AA電池室。目前冷藏中.

HiMD來了,當然也不錯過,看到了NH1就為了它的外型傾倒了(不過更喜歡NH3D,可惜這裏沒引進)也是看一下就乖乖跟我囘家了。
這一台目前也是少用冷藏中,因爲有方便隨身的k750 + Creative Zen Touch 20GB。
看到這篇文章,才驚覺原來MD還沒氣絕
也讓我懷念起使用MD的那段日子

第一台MD是藍色的SONY R91
為了追求輕薄陸續買了Panasonic的單放音MJ78跟SONY的E10
MD單放音機能像E10這麼薄,也只有SONY做的到了
有了E10卻沒有能錄MDLP的機器,覺得浪費了E10的MDLP撥放功能
不久補上N10,也開始了與SonicStage的孽緣
後來SONY推出了硬碟隨身聽
正好我當時需要一顆隨身硬碟,我也開始懶的在身上多帶2,3片MD片
便入手了SONY HD1,把所有MD送進動員庫房

選擇SONY而不選iPod,在於體積重量與續航力,每一項都勝過iPod
雖然昂貴許多,我還是認為很值得
而且當時聽的音樂幾乎都是日本流行歌,SonicStage我用的還算順手沒有大問題
(唯一缺點是系統要更改成日本語系)

後來漸漸的電腦裡中文歌也多了起來,SonicStage開始腦殘
一堆中文不能顯示
常常在中文和日文語系之間切換也相當麻煩
只是看看市場上,還沒有出現足以取代HD1的理想隨身聽
直到NANO 4G出現
對我而言,隨身攜帶的歌曲4G就夠用, 就算用320kbps也能夠裝下400首歌
iTune也省去我輸入歌名的麻煩,又同時支援中文與日文
我幾乎沒有半點掙扎,就這樣離開了SONY的王道

我知道Atrac3plus是個很優秀的壓縮格式
MD用了4年多,HD用了2年多
只是最後還是因為SonicStage不好用而屈就於MP3
(不用apple lossless跟acc,因為MP3所有的機子都吃)

其實我還是很想回到MD陣營的,尤其懷念SONY動輒三四十小時的電力
不像iPod 十個小時就乾了
但我只能靜靜等待:
1.SonicStage能跟iTune一樣好用,能自動從網路上擷取CD樂曲資訊,也沒有語系跟顯示問題(這我認為根本不是問題,SONY不是做不到,但就是一直沒做)
2.HiMD做到E10等級的size
我覺得,這兩點才是MD的活路
畢竟隨身聽就是要方便使用,輕薄好攜帶
SONY哪一天實現這兩點,我也不會有半點猶豫,馬上回到SONY的王道
路克:要死的人是你喔~
慎慎 wrote:
大大妳少寫N910嗚...(恕刪)


Q_Q你有買N910壓~~!
那那那...我想看心得報告 XDDDD..
旅行 攝影 出書 還有做出自己很滿意的設計 | mookio.blogspot.com |

1.SonicStage能跟iTune一樣好用,能自動從網路上擷取CD樂曲資訊,也沒有語系跟顯示問題(這我認為根本不是問題,SONY不是做不到,但就是一直沒做)

3.4 版的 CDDB 還滿實用的,似乎是透過音紋比對技術
甚至隨便一首 (日文) MP3 檔案都能找到正確的資訊,相當厲害

語系方面,真的要等 SS 完全支援 Unicode 了
目前是 Unicode 補完計畫搭配 SS 加減用

2.HiMD做到E10等級的size

錄音機比純放音機多了一個寫入用的磁頭機構 (位於上蓋內)
所以錄音機尺寸永遠比單放機要厚
我覺得 N10 那樣的厚度我就可以接受了
Caltren wrote:
SonicStage能跟iTune一樣好用,能自動從網路上擷取CD樂曲資訊,也沒有語系跟顯示問題(這我認為根本不是問題,SONY不是做不到,但就是一直沒做)

這從 2.x 的 版本開始不是就有了....不過不支援部份語系的問題的確是 Sony 的問題,iTunes 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完備。

moxamax wrote:
3.4 版的 CDDB 還滿實用的,似乎是透過音紋比對技術

不是聲紋......CDDB 沒那麼神~
它是靠專輯各曲目的長度來判斷,所以單曲 CD 很容易誤判(排列組合太少,重複性高),也就是會抓錯資料~。
  • 1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