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

[4/12更新]才買10天的Sony MDR-1000X斷裂問題 原廠拒絕保固

因近期試戴後 NC 的效果實在是相當顯著,因此在這支和 QC-35 之間徘徊~

原以為阿嬤爽的國外貨就比較不會有狀況,結果還是有用戶在17年三月份補刀~
來自阿嬤爽的客訴連結
照片可以看到,除了裂縫外,鋰電認證印刷不同 (CEC-BC),非亞洲貨。

在樓主提供的論壇或是其他地方看到的訊息,裂痕好像集中在左側。
個人猜想,有可能是右側有所謂的手勢,所以一般使用者都會去抓左側,畢竟右側一抓就會啟動環境監聽功能。
二來由客訴內容來看,該公司的客服都認定這是 Physical Damage,不在保固範圍內。
第三則是對該公司的另一種產品塑膠件的心得;
手上有相同的產品,在無壓無摔的狀況下拍不到1000張就跑出來,位置還很不偏不倚的相同:
QX1出現裂痕了...


買東西得買到提心吊膽也實在讓人捏把冷汗~
看來該深刻考慮一下在上海浦東機場看到的 QC-35 (RMB 貳肆XX);
上市這麼久也沒有斷耳機架抱怨,上飛機也比較不容易被問有沒有把藍牙關閉,QC-35 的側面開關標注的相當明顯。






...
其實都不買也可以...

挖洗不良中年 wrote:
多收集幾個案例,一起送消保,請Sony召回失敗產品...(恕刪)


已收到第二次的開會通知,這次是由北市府消保官出面協商



Lan-EVO wrote:
原以為阿嬤爽的國外貨就比較不會有狀況,結果還是有用戶在17年三月份補刀~ 爆
來自阿嬤爽的客訴連結
照片可以看到,除了裂縫外,鋰電認證印刷不同 (CEC-BC),非亞洲貨。...(恕刪)

感謝您提供消息

第二張照片顯示是馬來西亞製造,所以應該大家都一樣工廠出品

Lan-EVO wrote:
裂痕好像集中在左側。
個人猜想,有可能是右側有所謂的手勢,所以一般使用者都會去抓左側,畢竟右側一抓就會啟動環境監聽功能。...(恕刪)


其實並不會這樣,當然都是正常的用兩手一起抓,我都是兩手指尖先頂到頭,然後像怪手一樣的抓最外側的環,然後取下、戴上,右手當然會稍微讓掌心有空隙,但就算碰觸到了也無所謂
calvin5460 wrote:
當初剛出來就買,我也是用了幾天而已,就出塑膠摩擦的聲音,想說sony的品質怎麼做到這樣,
戴著耳機講話或吃東西就有塑膠摩擦聲,送修也說沒問題,結果直接跑維修點反應,最後維修站
有跟店家溝通直接更換一組,可是換完一組還是一樣類似的感覺,現在看到這篇文,我想應該
是設計不良造成的....(恕刪)


我之前就有PO過異音問題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5052512

我看國外網站,很多人都有上來說有這樣狀況,還沒聽說哪個人沒有摩擦聲的,其實只要吞個口水、稍微轉個頭、下顎張開一下,就會有聲音,這完全是設計導致

是說,有異音就能換新,而我們這種正常使用下斷掉的都鬧到消保官了卻還是不換,這維修站的標準也是真的很奇怪.....

冰星守 wrote:
受災戶+1
所以他們的秘密價位 以我的猜測大概落在3500到4500左右 絕對還是一般人無法接受的維修價位...(恕刪)


我的「協商價」就是3500,但明明是正常使用,為何要消費者付這錢?

您說的真是妙啊,「 公司貨證書」!!

我會把您與國外的案例也一併帶去給消保官看,雖然我覺得SONY根本就沒在怕的...
oldcaptain wrote:
已收到第二次的開會通知,這次是由北市府消保官出面協商...(恕刪)


今早準時依照消保官公文約定時間抵達北市府,結果台灣索尼的代表無正當理由未出席,因此協商結果「不成立」,北市府將會公告其公司名稱,我已依法申請調解

之後台灣索尼的代表打電話來致歉,說忘了是今天開會,不然其實已準備很多資料要討論

但經電話中再次與該代表討論,她自己都說,基本上,她就算出席也是不會討論出什麼結果的

台灣索尼認為,外觀斷裂就是不在保固範圍,因無法證明是品管問題造成,故以不當使用看待,不予保固


但我認為,我好好的、正常的戴上取下使用,才用不到半個月,這耳機忽然就這麼斷了,除非是紙糊的,不然必定有什麼原因導致斷裂

而我也找出可能的原因,就是塑膠組件黏合不確實,例如原本可能上膠方式需為一長條狀,均勻的塗抹,結果某個組裝者上膠塗抹不確實,或膠上的斷斷續續,黏是黏起來了,但這狀況在品管員那關時無法發覺,畢竟QC只會稍微檢查,不可能像我們使用者長時間的使用,所以這耳機看起來是黏好的,但實際上只黏了部分,例如80%,導致我雖以正常方式使用,但經多次戴上取下後,上膠不確實的地方沒受力,力量被導向到其餘有上膠的部分區域,受力不均,所以就撬開了下半部的弧形塑膠件,導致斷裂



但台灣索尼該代表認為,這只是我自己的解釋,但我無法證明到能讓她信服

請問我到底要怎樣證明「沒黏好」?我相信我的推論,隨便找位有點常識的人來都是說的通的。我請台灣索尼拿兩塊沒黏好的塑膠組件來測試,卻又說做不到,這不是鬼打牆的狡辯嗎?

該台灣索尼該代表還聲稱,如果他們覺得是他們的疏失,他們一定會負責維修,但實際上呢?不願理性的檢視我所提出的說法,將責任推給消費者,要我付3500來修,問題是,我自認完全沒有什麼不當使用,我的耳機戴法就如同所有正常使用的人一樣,憑~什~麼~要我付這3500來承擔製造商的做工不確實的責任?!

而且,目前為止,知道的類似斷裂案例就已經有五件,且斷裂的地方全都一模一樣,都是在關節的支點處,這模式足可證明我的推論正確,就是少數機王的黏合不確實,因而導致斷裂

再加上現在又出現新症頭,右耳出現類似廣播電台的沙沙電流聲,結果台灣索尼告知因為左耳的爭議未解,避免扯不清,右耳也暫時不予維修,真是機王之王....


類似SONY MDR-1000X耳機頭箍斷裂 案例一
amazon.com
https://goo.gl/g2gF42
使用時間:1.5個月






類似案例二
mobile01
高雄
https://goo.gl/VuZEwn
使用時間:不滿1個月
維修費用: 台幣5800,消費者需自負






類似案例三
SONY美國網站
http://community.sony.com/t5/Headphones/Build-Quality-issues-with-MDR-1000X/m-p/621464
使用時間:3個月





類似案例四
amazon.com
https://goo.gl/hQUhPG
使用時間:2個月
(未附圖)

Lan-EVO wrote:
因近期試戴後 NC...

其實都不買也可以...(恕刪)


這篇真的很消火...不管是耳機還是相機
感謝~~~!

will.mail wrote:
這篇真的很消火.....(恕刪)


Sony的品質已經是樓主的質疑了。
不要在妄想MIJ的品質,因為已經沒有MIJ了。
不如買panasonics,hitachi等耐用度好的廠商。
ggkings wrote:
Sony的品質已經是樓主的質疑了...(恕刪)

新購Quest VR頭盔前用我的推介連結可領30鎂喔
  • 3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