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啊記得N5005 的mmcx 是 屬於比較長的, 仿間一般升級線的mmcx 比較胖短一點, 所以沒這麼好找線.你買轉接頭或線吧,線的好處是 比較軟 好凹 不會像頭一樣 插起來很長一隻, 走路不方便.不懂怎麼跟家用擴比, 但是 玩SONY一定要用4.4 mm感謝白川健 wrote:樓主,請教一下,小...(恕刪)
2.5 female to 4.4 male 很多品牌, Effect audio, Pwaudio 國外也不少可以google 一下 品質都不會差到哪裡, 掏寶便宜的就不確定.轉接線會聲音肯定會有影響, 但不一定是往差的方面走有的時候還有一點染色謝謝白川健 wrote:謝謝你。那我就買轉...(恕刪)
你好,想請教個問題,日前買了漢聲zen4配mmcx插針和exk轉接頭,但似乎漢聲的mmcx插針跟一般的mmcx相比會緊很多,導致我最後用嘴巴把兩者用咬的方式才讓mmcx插進去轉接頭的母座裡,但由於太緊而拔不出來!遇到這種情況,我下次是否可以自行的把漢聲的mmcx插針用夾子把口徑夾小一點,讓它插進去,還是買一個外面一般的mmcx給漢聲改線?
五條入門五千台幣內銅線心得分享會有這篇的主要目的是想要給一些預算有限又想玩升級線的燒友們一點參考,因為以往買的線材價格都較高,最早有這個想法是兩年多前時在耳喇版有請教大家的建議,本是打算預算內不限定材料,但很遺憾就算是價位較低線材,材質對聲音的影響還是在,所以這邊就選擇銅線。這邊列舉的線材都是屬於比較有品質保障的品牌線材,如是OCC單晶材料或是萬隆出產,便宜的線不是不能重掏寶找,而是小弟不熟悉,更不確定品質好壞,本來想定在新台幣三千內,但是想加到五千內,這樣就不侷限於只從香港跟台灣這些大家都知道的線商品牌找,也可以找一些歐美或新加坡的,歐美製的線材肯定是比較貴,材料成本,運輸成本,人力成本等,也可以藉著這次的機會分享一下是否跟亞洲地區的線材調音跟材料有所差異,畢竟價差在那邊。Whiplash 跟 Toxic 的線材沒有列入,原因是Whiplash 暫時永久歇業,他的線材以後也就不好買,再來Toxic 便宜的銅線僅有 BW26, 我兩年多前買過,覺得聲音太中性所以沒有列入,而Frank 最近家裡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實在不好意思再打擾他,跟他買線,不知道要等多久線才到,且新的BW22 V2要價195英鎊,就不列入了,將會入高階銅線之戰為什麼選銅線一來是它便宜,一來是大家都知道銅線相對銀線跟鍍銀線聲音中性,比較沒有癖性,再來便宜例如兩到三千的銀線我實在也不太敢推薦,你銀重哪裡來?好的材料成本就在那邊,你還要包括結構設計,披覆,端子,插針,人力成本,利潤,扣掉這些死人骨頭後材料是怎樣的?再來甚麼7N, 6N 這種廣告說詞在一個材料背景,又經過半導體,光電產業打滾十多年的搞技術跟研發的我來說,真的實在是多說的!這邊要感謝燒友們跟店家跟香港Right shop audio幫忙,我本來在Plussound 官網想買EXO Copper銅線,尼媽的200 USD,運費 60 USD,運費太貴,不買貴的銀鍍金線不太合,Leadtime 8 weeks也太久,詢問了RSA,他們有現貨可以賣,也幫我寄來新加坡,真的很感謝,而且我的目的只是為了寫這篇分享完就沒了(線材三十多條不缺這條XD),這麼愛分享如我也不能這樣花錢,老婆會生氣。1. Han Sound audio 漢聲 Zen 4 Litz 銅線 (新台幣2850)台灣Han Sound audio Zen 4 Litz 銅線介紹這條線其實發表也快兩年了,其實不是新的線材,而我也很熟悉它的聲音,其中Zen 8一直是很多燒友喜歡的好銅線,獨特的中高頻延伸,以及華麗感都有讓人誤會在聽銀線的感覺,不管是搭配DUNU DK3001或是,VE8等耳機都蠻適合的,只是最早在2016年聽過舊版本的Zen4,當時覺得細節比較少很耐聽,沒有特別的感覺,直到2017年五月有新改版,聲音又不太一樣,也是在當時入手Zen8,而手邊這條也是新版的Zen4。這條Zen 4搭配的是漢聲的新分線器,灰色霧面配上中間黑底白字的漢聲字樣,比較小巧,也是以後搭配四蕊線材的標配。它的規格其實官網講得很清楚,由單晶銅獨立里茲線結構(OCC Litz wire)組成,多層次複絞線材結構搭配杜邦Kevlar? 200D強力紗,並披覆上先進的抗U.V超軟材質,杜絕聽診效應,它的線身真的很柔軟,完全不需要耳掛就可以掛得很舒服,而它編的很緻密,可能有調音考量。我這條是CM/4.4 CM插針使用的是黃銅鍍金插針,素面沒有印刷圖案,4.4 mm端子用的是日本NOBUNAGA Labs製的,品質很不錯。2. OC Studio Orpheus MK5.5 Litz 銅線 (新台幣2980)台灣OC Studio Orpheus MK5.5同樣來自台灣的OC studio是非常資深的升級線廠商,最早成立於2012年,旗下的產品升級線種類很齊全,銅線,銀線,銅銀混編,銀鍍金,銀與銀鍍金混編等,Montana 21awg Litz純銅線為自家的旗艦線,其實根本不用多介紹,OC在台灣,香港,中國的市佔率很高,很出名,一直是燒友提到的高CP值選擇,配件包括線材是台灣製造。Orpheus MK系列是OC的入門銅線,也是很長青的型號,手邊這條是MK 5.5是5.0的小改版,主要是變成Litz 漆包線,防止氧化,對聲音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這條線採用的是萬隆UPOCC,並經過冷凍處理Cryo,插針是訂製的碲銅鍍金插針,而OC也是台灣最早推出這個材質的廠家,並進行推廣,剛開始外殼是黑色的印有OC Studio字樣,後來又推出手邊這款銀色有LOGO的,而4.4 mm鍍金端子是台灣訂製的自有品牌,外殼是黑色碳纖的很美,分線器採用的是消光黑的新分線,而目前給這條銅線都是標配黑色。3. Pwaudio The Copper V2 銅線 (港幣680)香港Pwaudio Copper 28 V2講到Pwaudio,其實最出名就是The 1960s,尤其是四蕊的1960s經過1000 hr的煲線,它那個人聲的寬鬆度跟細緻度,至今沒有聽過有這樣表現的銅線,其中另條入門的銅線就是五週年紀念版本的No.5,它那個人聲的暖度還有韻味,真的是人聲專用線,因為在銅線獨特的調音與成功,Peter Wong也漸漸將自家的產品逐漸以銅線為主軸,推出幾款高階的銅線,如在Canjam SG發表灰色皮的The 1950s,以及前幾週發表黑色皮表面壓花的The 1980s,都再再把銅線的聲音發揮到另一個境界,的確對銅線的組合與調音有獨到之處,之後也會分享1980s,還有19x0系列三兄弟的聲音。跟Peter聊天,有沒有低價位的入門銅線可以分享,本來想分享No.5,但似乎大家都已經很熟這條線,提到還有一條更便宜的入門銅線,Copper 28,而最近有V2版本。這條Copper 28 V2顏色是低調的黑色,對比之前V1就是銅線的肉色,線身也是非常柔軟,外皮材料是PVC black,導體也是OCC銅,線徑為28 awg,導體數為四,分線器是招牌的圓形木製分線器,這個比之前在1960s上用的看起來還要小巧,應該是給比較細線徑的線材使用,編線跟Zen一樣是屬於比較密一點的,4.4 mm的鍍金端子也是訂製品,黃銅鍍金插針。4. Plussound EXO Copper 銅線 (美金200)美國Plussound EXO Copper這是我第一次聽Plussound線材的聲音,之前一直很想入手他們家的線材,只是當時披覆還是屬於比較硬,這點美國的線走的比較慢,Effect audio先,接著許多來自廠家也慢慢更進走軟披覆,去年過年有一次跟Toxic聊到希望能夠將披覆做軟,聽了我的建議後,才有後來的SW22 V2,以及新線的更新。回到Plussound,EXO系列的宗旨在於使用最高品質的材料來自萬隆的UPOCC導體,以及特訂的客製化結構以及柔軟的polyethylene insulation,降低聽診效應,他們叫這個是PSinsulation,這一系列都是使用Type 6的Litz 結構,http://www.litzwire.com/litz_types.htm這裡有科普文,並且在中心使用特製的避震導管,一切對訂製跟品質的要求,造就這一系列誕生(我是翻譯官網),這邊值得提到一點,歐美的線材如Toxic, DHC, 還有Plussound都會強調自己的Ltiz結構是什麼Type,亞洲的線商比較不會去註明這一點,只強調是Litz,而這些大廠都是向萬隆做訂製,但這只是一個基本的門檻,有好的供應商,後續的結構,設計,表面處理,披覆等等都是考驗一間廠商的能力。Plussound的線材有一個特點,如果你從官網訂購,算是高度客製化,可以選的分線器就有超過五種,顏色以及款式,包括編線方式,左右耳插針貼紙顏色等可以做選擇,插針以及端子都是黃銅鍍金,而外殼是陽極氧化鋁殼,打造好的品質,甚至是3D列印的分線器外殼,都可以訂製,玫瑰金的分線器真的美。EXO系列有各種材質的線可以選擇,包括最貴的銀鍍金,所有的線材都是美國人手工製造。關於Burn-in老實說銅的升級線是相較金銀合金或是銀鍍金較易煲的材質,但這三條線拿到後還是經過了大概一週左右的熟化,也就是大概150小時,應該已經足以分辨出這些線材的聲音走向。聲音:試聽音樂1.Olivia Ong-Best of OliviaFirst of May 測試人聲的細緻度,小品類型2. Adele 25-send my love to you測前奏的低頻跟Adele 充滿爆發力跟磁性的人聲3.鋼琴演奏名琴的朝聖-史坦威之美試聽器材是DAP:Sony WM1Z mod金磚4.4 mm耳機:VE8耳機升級線:Han Sound audio Zen 4, OC Studio Orpheus MK5.5, Pwaudio Copper 28V2Zen 4 對比 Orpheus MK 5.5 對比Copper 28 V2先比較Han Sound Zen 4 跟OC Orpheus MK 5.5,同屬於台灣廠牌的升級線,這兩條在這個相近的價位內常常被拿來做比較,先聽Zen 4在Olivia Ong的聲音表現,前奏的吉他演奏一起,感受到刷弦的凝聚力以及線條感,這個力道還有高頻的空氣感跟熟悉的新版Zen8其實有點相似,背景的音樂動態表現很好,有一點像在聽Dunu隼的感覺,這條線的調音又跟2016年聽到Zen 4那種溫潤,細節少,軟的聲音不一樣,難怪搭隼沒有這麼適合,Olivia的人聲比較Solid,不是屬於溫暖厚實的銅線,高頻一貫維持像Zen 8一樣在某個頻段突出營造華麗感,接著換OC Orpheus MK5.5,很明顯Olivia的聲音退後一步,表現沒有這麼凝聚,空間感呈現較為寬鬆自然,整體比較潤,細節相較之下少一點,蠻耐聽的,Olivia的聲音比較柔和後退,而Zen 4表現的比較飽滿向前,但其實要知道一點我的金磚的4.4 mm內線是Nordost Odin 2銅鍍銀,Zen 4對我而言相較Mk5.5稍微有侵略性,但也許換成肥肥的原廠Kimber銅線就剛好。聽完Mk 5.5後馬上換上Pwaudio Copper 28 V2,Olivia的人聲又向前一步,介於Mk5.5以及Zen 4之間,背景吉他刷弦的力道很動態很足夠,整體的細節比另外兩條少一點,解析度沒有這麼好,不過這個人聲很好聽阿,很溫潤,毛邊修飾的恰到好處,耐聽均衡,整體的協調性很好,聽Olivia這種有韻味的小品人聲其實很適合,有種小1960s的味道,Peter Wong果然是銅線王。接著換聽Adele 25- Send my love to you,這首歌下去就知道低頻動態,以及人聲的爆發力表現,其實聽完這三條線在Olivia的表現,心裡已經有數,先繼續接著聽Copper 28V2,前奏的低頻一下去,呈現的是比較快而鬆散的低頻,缺了力道跟擴散感,Adele 的歌聲比較中性平淡,少了一點嘶吼的爽度,馬上換Zen 4,相較Copper 28低頻多了一點彈性,力道明顯強了一點,Adele的爆發力有回來,而換上OC MK5.5,哇!這個低頻的擴散感很好,而且非常有彈性,當Adele唱歌時,背景咚咚咚的低頻很搶戲,相較之下人聲還是退後一點,以這低頻的表現來說,Copper 28 V2是快而淺,Zen 4是集中較深,MK5.5是擴散及有彈性,只是必須老實說,它們彼此差異必須很用心才聽的出來,而聽慣高價線材如銀鍍金,金銀合金鍍金,金銀合金或是高價的銅線,在這首歌的表現對比這三條線還是一耳差異,而且才剛聽慣Dita audio Twins Fealty動圈表現後,再換回VE8即使已是動鐵類型低頻算不錯的,而是明顯感受到動圈的優勢。接著試聽鋼琴演奏類型的音樂-史坦威鋼琴之美這是一張我非常喜歡的鋼琴演奏專輯,2009年入手至今陪我測試過各種音響器材的聲音,它有一個特點是整張專輯只用了一台史坦威GRAND鋼琴來演奏,為了創造獨特的空間感跟背景凝聚度還特別在教堂錄音,用來測試這三條線非常適合。(再讓我COPY一下,因為懶)。先聽MK5.5,鋼琴演奏音色清脆,很輕快,呈現的不是厚重的音色,就如同之前感受到Olivia人聲比較退後相同,在空間感的呈現上比較開闊,感覺像是離鋼琴距離較遠再聆聽,而換上Zen 4後,也跟人聲所呈現的差異相同,整體結像更好也更凝聚,琴鍵聲比較飽滿,只是一樣有些高音鍵對會有一點Spark,覺得有一點突兀,換成Copper 28 V2再聽,音色跟Mk5.5 一樣很清脆,只是它修飾的更圓潤一點,空間感來說,與鋼琴距離前進了好幾排,卻又不突兀,整體表現更耐聽。雖然一般而言,銅線給人的印象是比較厚實溫暖,有點肥跟糊很適合人聲,但老實說這三條銅線都不會給我這種感覺,OCC銅的表現的確很棒。小結:如果你喜歡的是整體底聲比較凝聚,線條感清楚,高頻延伸華麗感的,Zen 4是好選擇,如果是喜歡貼耳溫潤的人聲,協調感與均衡的銅線,Copper 28 V2可以考慮,如果是喜歡低頻動次,擴散感以及空間感好的銅線,Orpheus MK5.5可以試試看。而這三條線呈現的調音走向真的有差異,這也是之前一直強調的,即使是同樣的材質也會因為導體製程工藝差異,結構,披覆,焊錫,端子,插針等聲音會不同,但這是一個整體產品的感覺。最後再強調一點,線材只是調音,一定要你自己去試試看,前端不同也會有很大影響,這邊只能針對這三條線彼此差異做介紹,實際上就是快去試吧,而Plussound這幾天稍微聽一下,真不愧是美國名線,表現的確有相較於這三條線優勢的地方,等煲完再分享,但價差在那裡,等看口袋深度再決定。新增Plussound EXO Copper 對比Zen 4這邊想要知道來自歐美的線材對比亞洲線材的一些聲音差異,畢竟即使是入門價差也有將近兩倍多左右,我的EXO copper 已經煲了四天,這幾天聽起來聲音已經沒有太大變化,可以試聽了。先聽Zen 4,Olivia請唱,一樣熟悉凝聚的底聲,刻意調音的高頻段突出營造出華麗的空氣感,Olivia的歌聲比較Solid一些,一換成EXO Copper後,解析度還在但整體較飽滿,協調性較好,沒有Zen 4那種較突出的頻段,可以感受到它的線條感很清晰,解析好,但是又可以營造出略微寬鬆且飽滿的人聲,說實話蠻毒的,有點像是解析跟線條感升級的Copper 28 V2,而相較下Zen 4的中高頻段的華麗感顯的比較轟一點,嗡嗡的感覺,接著再試試Adele 的人聲,Send my love to you前奏低頻本來覺得Zen 4在那三條線是屬於比較集中跟深一點的,但是一對比EXO copper反倒是覺得是Zen 4的擴散感比較強,EXO集中有彈性一點,蠻有趣的,Adele 的人聲爆發力有到位。Plussound EXO Copper 對比OC Studio Orpheus MK5.5先聽OC Studio Orpheus MK5.5,Olivia的聲音一樣稍微退後一點,空間感好,較寬鬆,解析度跟飽滿度差EXO Copper,其實就跟之前聽到的一樣感覺。與Copper 28 V2也不需要再比較了,其實簡單來說EXO Copper有它相較於另外三條線的優勢,例如你在聽Zen 4,一開始絕對會比那種華麗的中高頻給吸引,但久聽後會覺得稍微轟一點,可能沒有這麼耐聽,而MK5.5 會覺得解析度沒有這麼好,營造的空間感很棒,耐聽,但喜歡聽貼耳人聲的那種可能就沒有這麼適合,Copper 28 V2的線條感跟凝聚力稍差也是耐聽,但背景樂器演奏與人聲的位置分離度與協調性很好,人聲還很順,對我來說這三條都有擅長跟優缺點,但是EXO Copper對比這幾條平價銅線來說,沒有什麼短版,蠻好聽的,可是老實說聲音是比較出來的,如果今天我拿EXO Copper去跟Toxic BW22 V2,Pwaudio 1960s. 1980s, 1950s,或是Wagnus silence sheep跟SAA等旗艦銅線來比較或許會發現EXO它的短處,或是這些旗艦銅線特有的調音EXO它沒有。Plussound美國線其實在亞洲線廠家越來越多的情況下,還能維持一定的佔有率還有不斷推出的創新線材,如Tri copper等實在有它厲害的地方,Whiplash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未來又多一間值得關注的廠商,而預算夠的情況下,我也會想買銀鍍金線來聽看看。https://farm2.staticflickr.com/1769/29149949468_363bd13eff_b.jpg感謝5. Audio Genetic black-104 銅線 (港幣980)這條已經訂購,應該還要再一週才到,慢慢來吧,Audio Genetic之前在CanJam SG有報導過,跟Plussound一樣台灣不熟悉,會在花點時間介紹。如果您喜歡看高價銅線分享也是有,規劃中,Wagnus silence sheep 三代羊線(借到了),Pwaudio1960s 4(我有), 1950s(借的到), 1980s(我有), Toxic BW22 V2(我有),SAA(借的到),電線 Rosenkranz 旗艦 HP-GRb(借的到)先讓我回點血,或者找到人借,我要當銅線王,心得僅供參考。很多介紹都自我自己花時間去Google找,不斷爬文寫的,如果有寫錯,煩請指證,感謝!PS 1.Effect audio Ares ll 會參戰2.DHC 銅線不是不買,只是230 USD,歡迎斗內 XD3.還有什麼好的便宜銅線歡迎推薦日本ORB?4. 訂了線神Crystal cable duet 8, Double Duet好累補個阿斯~~上圖
不好意思請問 ed大小弟使用的是 beyerdynamic xelento 使用了一大段時間,原廠線似乎快不行了接頭那邊有點類似脆化 。在此想問一下 若直接考慮升級線 那 想要偏 中高音 低頻點到就好別太氾濫有哪條是比較適合的線嗎 預算在1w5以下 ...目前看上Effect audio線 Thor ll、 Ares ll+ 、 Eros ll+ 不知道哪條比較合適
Eddie大大,我的前端是使用zx300, 目前是使用se846 + OC UEX +3.5mm頭. 最常聽的歌曲是J-POP和歐美流行音樂, 如果升級到 OC AuX + 4.4mm頭, 會適合嗎? 因為取向比較喜歡人聲甜美和靠前, 所以比較害怕升級到4.4mm會使得人聲靠後.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