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真無線耳機還未開始「堆料」堆到突破萬元大關時,英國高端音訊設備品牌 Bowers & Wilkins (B&W) 於 2021 年推出的旗艦型號 Pi7 便以 399 美元的價格率先打破了市場天花板,透過創新的圈鐵雙單元、音訊重傳充電艙,以及首波支援 aptX Adaptive 高解析編碼,無論軟硬體放在當時都是一時之選。如今,破萬元的真無線耳機悄然增加的同時,Bowers & Wilkins 再帶來 Pi8 挑戰「最強」的稱號,若各位還有印象,JB 去年曾測試過 Pi7 S2,這回的新機不以 Pi7 S3 命名,正是因為它從外型到聲音全面迎來進化!
有別於過去的幾何感,Pi8 的耳機與充電艙均換上了圓潤的樣貌,同時調整麥克風位置帶來更好的拾音效果,內部則由圈鐵混合結構改為 12mm 碳錐動圈單元,搭配高性能 DSP 與 DAC 帶來渾厚的低頻及延伸性更佳的高頻,Pi8 的無線通訊技術更由前代的藍牙 5.0 一舉提升至藍牙 5.4,藉由 aptX Lossless 編碼可傳輸 24bit/96kHz 的高解析音質,新藍牙晶片亦顯著降低了功耗,耳機本體播放時間在主動降噪開啟下從前代的 5 小時提升至 6.5 小時,加上充電艙共有 20 小時的續航力。此外,Pi8 的充電艙更延續 Pi7 S2 的「音訊重傳」功能,可以當作音訊發射器使用。
- 外盒正面
- 外盒背面
- 外盒側面
- 開盒
- 盒內容物
- 三色(一)
- 三色(二)
- 三色(三)
- 充電艙正面
- 充電艙底部
- 充電艙內部(一)
- 充電艙內部(二)
- 無法站立
說到音訊重傳,使用者可透過 USB-C 對 3.5mm、或是 USB-C 對 USB-C 纜線與外部類比訊源(如機上娛樂系統、電視、遊戲主機或筆電)連接,充電艙就能化作音訊發射器,以更無負擔的無線方式享受音樂,而且透過這種方式還能一邊接筆電充電、一邊聆聽,十分方便!此外,充電艙的傳輸品質也從前代的 24bit/48kHz 提升到 aptX Adaptive 的 24bit/96kHz 規格。
- 耳機外側
- 耳機內側
- 麥克風
- 耳機導管
聲學構造方面,Pi8 由 Diamond Series 喇叭的工程師團隊共同開發,採用與 Px8 耳罩式耳機相同的碳錐動圈單元,尺寸並由 Pi7 S2 的 9.2mm 提升到 12mm,同時內建高性能 DSP 數位訊號處理器以及 DAC 放大器,雖然 Pi8 捨棄了 Pi7 S2 的圈鐵混合架構、僅保留動圈單元,但它的高頻性能已經超越 Pi7 S2,且無需使用兩個獨立放大線路,能在縮小體積的同時強化功號、進一步提升耳機續航力。耳機單邊則配置 3 麥克風,並繼承了與耳罩式耳機一樣的 Alango DSP 演算法。

這邊也請 Model 為各位示意配戴的模樣,雖然 Pi8 看起來不小顆,但受益於人體工學和導管長度的優化,出廠安裝的 M 尺寸以成人女性的耳朵來說都是可以戴得很穩固的,我實際試過後覺得是蠻貼合的,只要選好適合自己的耳塞尺寸,即便戴著運動也不會掉落!另外耳機本體也延續了前代的 IP54 防水防塵等級,被水潑濺到也無須擔心,但由於充電艙不防水,耳機遇潮要先擦乾再收納為佳。
觸控對應動作上,左右側單擊為播放/暫停(或接聽來電)、雙擊和三擊分別為下一首、上一首,雙擊再長按則是掛斷電話,而「長按」這個動作可在應用程式《Bowers & Wilkins Music》中選擇音量控制(左減右增)、環境音模式切換/語音助理,個人是希望能全部整合在一起啦

- 耳機本體重量
- 與充電艙重量
Bowers & Wilkins Pi8 重點規格:
藍牙版本:Bluetooth 5.4
驅動單元:12mm 碳錐動圈單元
音頻解碼:SBC、AAC、aptX、aptX Adaptive、aptX Lossless
電池續航:開啟 ANC 下耳機本體 6.5 小時,搭配充電艙最高 20 小時
防水等級:IP54 (僅耳機)
重量:單邊 7g,連同充電艙 60g
售價:13,680 元

Pi8 的無線通訊技術則迎來大升級,從我上一款測試的 Pi7 S2 使用的藍牙 5.0,連跳三代來到了最新的藍牙 5.4,支援的藍牙編碼有 SBC、AAC、aptX、aptX Adaptive 以及 aptX Lossless,最高傳輸品質達 24bit/96kHz,不過 aptX Lossless 目前支援的智慧型手機還不多(台灣較為主流的大概就是 Sony Xperia 1、ASUS Zenfone 與 ROG Phone 較新的機種吧),但好消息是,今年推出的高通 Snapdragon X 系列筆電皆支援了這個編碼,藉此不必透過充電艙的音訊重傳就能享受到高解析音質了。
Bowers & Wilkins 也針對 Pi8 的天線設計進行優化,捨棄前代 Pi7 S2 的 NFMI 近場磁感應,改以高通 TrueWireless Mirroring 連接技術,讓耳機在複雜電磁環境中能夠更穩定地連接,實際在連線環境較複雜的台北捷運上以 aptX 編碼測試,在數趟通勤路上都沒有遇上斷訊或干擾的情形,穩定性頗佳。雖然 Pi8 沒有 Google Fast Pair,但與外部裝置連接也不會太麻煩,初次使用時,耳機從充電艙取出就會進入藍牙配對模式。
- 主畫面(一)
- 主畫面(二)
- 進階等化器
- 已配對裝置
- 觸控控制(一)
- 觸控控制(二)

捨圈鐵結構而改採碳錐動圈單元的 Pi8,在我耳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豐沛的量感,受益於高性能 DAC 的搭載,大概 50% 音量就能有競品 70% 以上的表現,甚至不用是高解析的 FLAC 或 WAV 音檔,僅僅是串流就能有這樣的效果,無疑是我今年測試的真無線耳機中最驚艷的一款

實際以 aptX Adaptive 編碼搭配 50% 音量播放存入手機的 FLAC 音檔 (24bit/96kHz) 來為 Pi8 進行聽感測試,首先在宇多田光的《Flavor of Life (Ballad Version 2024 Mix)》中,這位平成歌姬的嗓音溫暖明亮、厚實且充滿磁性,情感表現力極佳,在保留宇多田光略帶沙啞唱腔的同時,卻又不會因齒音而造成刺耳感,人聲與背景樂器亦有著不錯的分離度,由大提琴與貝斯負責的低頻部分渾厚飽滿,展現出真無線耳機鮮少能達到的低音底線,同時亦能將鼓的彈性、鋼琴顆粒感與吉他撥弦聲很好地詮釋出來;接著播放到《Prisoner of Love》時,Pi8 甚至呈現出不俗的重擊感,若覺得力道稍多,在進階等化器裡調降低頻增益即可。

再來換到《Final Fantasy XVI From Spire to Sea》DLC 原聲帶專輯中、由祖堅正慶與植松伸夫合譜的《Cascade》(24bit/96kHz),這首大編制的交響樂曲我最近常拿來測試耳罩式耳機,但沒想到在 Pi8 上以 50% 音量就能「越級打怪」,收獲與萬元級耳罩式差不多的層次與動態,甚至連音場都能與之一拚,是我過去在真無線耳機上幾乎沒感受過的

除高解析音樂之外,這邊也分享 Spotfiy 的串流聽感,在 Dimitri Vegass & Like Mike 與南韓女團 NMIXX 合作的 EDM 新曲《Come On》中,Pi8 僅僅是用了 55% 音量,量感便超過我自己常用的 Pixel Buds Pro 2 的 70% 音量(交叉對比之下後者的聲音瞬間單薄不少),接著再拿同樣內建 DAC 的 Astell&Kern AK UW100MKII 來對比,大概等同於 65% 音量,至於聲音表現上,Pi8 的低頻明顯渾厚、下潛深,節奏感更強烈,AK UW100MKII 相較之下走突顯人聲的路線。整體來說,本文主角 Pi8 適合的曲風多元,甚至能夠 handle 大編制的交響樂,是款非常全面的耳機~
PS. 聽感屬個人主觀感受,請以實際聆聽為主。

Pi8 使用與 Px8 耳罩式耳機相同的 Alango 系統,再加上 3 組拾音麥克風位置的調整,整體降噪性能較前代 Pi7 S2 有著顯著的提升,在耳機本身豐沛的量感下,即便開 50% 音量也有超越前代(甚至是它牌) 70% 的優異表現,此時戶外環境噪音可抑制八至九成,在低頻噪音的抑制上尤為出色,大概只有公車蜂鳴器會稍微透進來,抗風噪效果亦佳,維持同樣音量設置搭乘台北捷運時,包括捷運到站、閘門開啟的聲音非常細微,列車摩擦軌道的聲音也只有一成的存在感,乘客交談聲則是完全聽不見,與此同時,通透模式的表現亦屬自然,單就降噪性能來說,Pi8 也是今年我測過的真無線耳機中的佼佼者。
通話降噪方面,Pi8 即便是在戶外也能清楚地拾取人聲,背景裡的噪音和風聲幾無存在感,只有在車輛從身旁駛過時會有較大的聲音。聲畫延遲部分在觀看 Netflix 影集時感受不太出來,不過遊玩 FPS 手遊《決勝時刻 Mobile》時,即便藍牙版本已經升級到 5.4,但仍可以察覺到槍枝擊發聲響跟開火動畫之間略有延遲


Bowers & Wilkins 向來是談到高階耳機會直覺想到的牌子之一,這回在全新的真無線耳機 Pi8 上,從外型設計、天線、聲學結構到音質全面升級,藍牙技術更是三連跳,直接給你最新的藍牙 5.4 與 aptX Lossless 編碼,不過如同我在上面提到的─此編碼目前支援的裝置還十分有限,因此如果提供 LDAC 會更泛用些吧?倘若不是在外使用,那倒是能透過 Pi8 充電艙的「音訊重傳」功能以無線方式享受 24bit/96kHz 的 Hi-Res 音質,只要接得出類比訊號就行!這個功能目前大概也只有 JBL、LG 的旗艦真無線耳機有而已,至於本文主角美中不足的地方,大概就是續航力偏短這點了吧


作為最新的旗艦款,Pi8 的主動降噪效能也上升到業界前段班的高度,不過最讓人驚艷的還是音質表現,它的細節豐富、音場寬闊,同時低頻厚實、中頻清晰且高頻華麗,無疑是 JB 目前聽過最好、表現最全面的一款真無線耳機,雖然 13,680 元不是人人都買得起,但它的表現完完全全對得起這個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