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Jam SG 2018重點整理,一年一度由Head-fi主辦的CanJam SG 於三月月二十四以及二十五日在新加坡 Pan Pacific hotel 展開,小弟剛好在新加坡工作跟生活,所以占地緣之便,連續參加了三年,今年參展又多了很多新的東西,這邊稍微整理跟大家分享一下資訊跟台灣還未上市的玩具。
這次一樣分成兩個主題跟大家做介紹,隨身耳道、耳機升級線以及家用耳機系統。
隨身耳道(IEM)
1.Vision Ears
距離去年CanJam SG VE發表了VE8已經一年的時間,而在今年三月初時VE在自家的臉書頁發布了新的公模旗艦(new baby)的訊息,而在三月十五日時開始公布其詳細的規格,也在香港PAF個人音響文化節首次公開試聽,也很多香港燒友跟我分享心得,所以自然也很期待這次的展會,VE在Canjam跟去年一樣展出全系列耳機從VE2、VE3、VE4、VE5、VE6XC、VE8,還有新的旗艦ERLKÖNIG,這是VE家首款公模耳機,聽說開發了兩年之久。
規格如下:
13 drivers in a 5-way system (十三單元 / 五分音)
* 4 different, switchable sound-signatures (四向可調音設計)
* A really high-class shell-design (高端腔體設計)
* A revolutionary faceplate design (創新的面板設計)
* Premium home-case (專屬珍藏盒)
* Specially designed VE high-class cable (標配 Effect Audio 專屬升級線)
耳機的外觀僅供參考,原因是五月發售時會有不同的外殼面板設計,現在看到的只是一個概念性的外殼,尚待完成,而配戴上是我目前使用過最舒服的公模耳機,剛戴上時有點突兀,但是只要稍微旋轉可以感受到很貼合舒服,又加上外殼非常的輕,所以體驗很好。
Effect audio的標配升級線應該是銀線,直接講聲音還有對比VE8的差異,簡單來說還是VE家的調音,現場直接AB我的VE8私模,走向很相近,但是它的細節比VE8又更多一些,高頻延伸也好不少,低頻差不多,中頻多了一點厚度,相比之下又有些進步,問了一下Amin對於兩者差異的看法,也得到類似的答案,但值得一提的是這條升級線搭起來,會讓ERLKÖNIG的解析度稍微差一點,沒有這麼清晰,分離度也會不太夠一點,跟Eric聊過,我們試了一些線材包括Crystal cable duet,整體的提升很明顯,這邊覺得其實配一條單晶銅Litz線會是比較中性穩定的線材,如Effect audio Ares ll就可以,台灣的燒友應該是四月八號就可以一睹風采,關於線材部分建議大家可以再多多試試,也可能是我的金磚3.5 mm聽起來比較暖糊XD
整體來說,我覺得是VE8的進階版本,如果您沒有VE8正打算入手VE的耳機,又不介意公模可以考慮這支新旗艦,試聽的人絡繹不絕,絕對值得。小弟有癢…





2. 64 audio x Pwaudio
64 audio 與Pwaudio首次聯名推出了第一款耳機Soundwriter,耗時兩年的研發,俗稱Project K, 這是一款64 audio 十八單體的耳機結合自家的Tia技術,並且使用Pwaudio客製的OCC Litz線材當耳機內線,並且直接搭配了自家的旗艦升級線1960K 2 wire或4 wire版本,這個搭配的1960K是特別針對這隻耳機做調音使用,為什麼叫做K不是s是因為就是以1960銅線當作底材再使用K Platinum solder加上特殊的屏蔽設計而成,聲音簡單來說它是目前市場上除了64 audio自家的A18外解析度跟細節最高的客製耳機,此外因為搭配特殊的機內線與1960K這條銅線,整體的協調性很好,富有音樂性的底聲非常的舒服耐聽,不用多說這組我買單,是今年CanJam聽到最滿意的組合, Eric也有一組…
64 audio也發表了全系列的新耳機,包括我聽起來最喜歡的N8t,有八顆動鐵以及一顆動圈,與Nathan East合作的全新hybrid設計。





3.Jomo audio
新加坡Jomo的攤Joseph Mou老闆很忙,他的攤子人潮也很多,幾乎是從早上做耳膜到下午要去找他聊天都難,除了本來的幾款高端耳機6R V2, Samba, Flamenco之外Jomo這次發表了新的兩款耳機的Prototype給大家試聽,試聽了一款叫做X的耳機,它的音場拉得非常寬鬆舒服,又不失細節,應該是一隻多單體耳機,很期待這隻耳機發表,據說會是與Flamenco同等級的耳機,拭目以待。



4.Empire Ears
美國Empire Ears 這次展出前陣子發表的新系列也包括旗艦,一是兩大系列 X series 及 EP Series 總共七隻新耳機,旗艦X Series的Legend X是7個單體, 2 Low, 3 Mid, 2 High包括兩個自家開發 9mm 稀土磁鐵 W9 動圈單元,10分路,試聽過後覺得不好驅動,金磚3。5 mm需要90-100 才有足夠的音壓,聲音非常的通透,動態跟低頻量感的體驗很棒,旗下的耳機也是搭配Effect audio的Area ll 單晶銅官配線。


5.Dita audio
身為新加坡本地品牌的Dita audio, 在CanJam SG花了很多心思在展會的布置,會場與日本手工Vannuys潮流耳機包以及K2 craft一同展出,其中包括DitaxVanNuys 聯名款的真皮耳機隨身收納包,非常有質感。而Dita展出旗下的幾款動圈耳機包括之前一直很想入手的Dita dream, 這次也有新款兩款可換線動圈耳機名Fealty與Fidelity兩款耳機外殼的材質與前系列不太一樣,外觀有點像是拋光那樣的質感,照字面上的意思Fealty是宣示效忠音樂,忠實呈現你該聽到的東西,而Fidelity是指對於訊源忠實反應,其實我還是不太明白字面上的差異,但兩隻的聲音的確有不同,我比較喜歡Fidelity,音場大而飽滿,這系列還有一個特別設計就是CM插針有做一個卡榫,卡住後就不容易因為插針鬆脫而掉落,我提到這樣就不好換其他耳機升級線,但Dita會準備自家的合作升級線作為標配線就像是dream一樣,這兩隻的價位會比dream低一點。
K2Craft準備了一系列特製的金屬耳機殼以及面板,之前提到老闆Kazuhiro Oya之前是做手工珠寶工藝品,
後來轉行做IEM耳機殼跟面板,非常美。
能跟Shirley Sun合照也是不枉此行 XDD






6.CTM(Clear Tune Monitors)
來自美國的CTM這次發表了兩隻公模九以及十單體的新耳機DA VINCI IX跟X,老闆蠻有趣的全家一起來還可以看到他兒子在展場跑來跑去,我聽了X十單體,阻抗高達42 ohm,不太好推,初聽覺的細節很多,音場也很大,還需要詳細聽才能更了解,但聽Eric說很好聽,比之前自家幾款舊系列好很多。
他們也會開始販售耳機升級線並且搭配耳機一起賣,初看材質有銅線,銀線跟銅鍍銀。
http://cleartunemonitors.com/
https://cleartunemonitors.com/product_detail/240/Da-Vinci-X/

7.Aroma
來自香港的Aroma今年沒有參展新加坡CanJam,但是老闆飛魂跟安東尼有參觀這次的活動,活動第一天早上我們就在會場見面並且試聽新開發的工程機平衡隨身耳擴Aroma A100, 它的輸入支援平衡與單端,但特別的是輸出竟然支援4。4 mm平衡,且與A10一樣可換OPA的設計以及加上Power station就可以在家當家用小耳擴,雖然小但是推力跟實力卻很驚人,推Hifiman RE2000 聲音非常細緻寬鬆,可以感受到推開才有的音場,High gain大概九點鐘方向即有足夠音壓,現場AB卻不輸給我自己的Mass Kobo 404 mod,跟飛魂討論他自己也有試過推一些耳罩如T1 2代或是HD800s效果自己也很滿意,差點拿來推自己的AKG k1000,可惜還是上台機會好很多,本來以為價格會不便宜,但是提到大概的預售價格,會是相當有競爭力。
老闆也拿了一隻尚未發表的新耳機給我試聽,好像叫做無雙,有很多種調音,現場試了兩種一種聲音跟八音盒旗艦堯有點相似,馬上調整一下變成另種聲音,音場大了幾圈,可玩度很高,期待上市後的聲音。


8.Final audio
Final audio發表了新的兩款耳機E4000以及E5000, 隨著平價的E2000 與 E3000大受好評之外也推出了這兩隻中間價位的耳機,可以換耳機升級線且為mmcx的設計,這就是傳說中的Final audio! 久仰京線大名以及Type E耳塞!
可惜這次沒有試聽到,希望下次能有機會試聽,應該四月或五月就會開賣了!

9.AAW
推出話題性十足的靜電耳道式耳機,短暫試聽蠻喜歡的,值得一提的是竟然是使用3。5mm可換線mmcx設計,感覺應該不是純靜電應該是混合式設計,價位在600-700美金



耳機升級線
來到我最喜歡的部分!
1.Effect audio
這幾年憑著SuYang以及Effect audio團隊的努力,目前儼然已經成為耳機升級線第一品牌的地位,包括幾款知名客製耳機如Vision Ears與Empire Ears都與其合作,強強聯手,連端子也跟Pentaconn以及oyaide合作聯名款,推出的幾款線材都是很多人爭相模仿的對象,沒有一定的銷售量跟品牌價值是無法辦到,對比三年多前第一次跟SuYang見面至今,實在很佩服。
今年EA有新的作品推出, Janus是目前市面上第一款OCC Palladium Plated copper(銅鍍鈀)與金銀合金混編的線材, 8 蕊24 awg粗線徑,拿在手上有一點重量,披覆柔軟但是整體因為線徑粗還是稍微有一點難定型, Janus有兩種版本一種是Dynamic version,一種是Basso version 兩種使用同樣的線基只是焊錫跟一些調音不同,但聲音確有蠻明顯的差異,我會比較喜歡Basso的版本雖然名Basso低頻卻沒有這麼轟下淺跟層次感比較好,高頻延伸也比較舒服,本來以為靶材料的導電度低聲音會更拖,但是不會,速度感很不錯,人聲也不會厚實,是一種蠻少體驗的聲音,比較中性,但當我換成Dynamic版本後聲音的厚度又回來了,但整體沒有這麼寬鬆。短暫的試聽有很多感受,有機會再好好去EA那聽看看。



2.Han Sound audio 漢聲
這是漢聲第二年參加CanJam SG,一樣看到一個台灣本地的品牌在國際上發熱其實也是滿開心的,尤其是品牌價值逐漸成長提升,不能同日而語,這一兩年所推出的新線材一步步在國際市場上開闊新的路,積極參與國際場合,香港,東南亞以及歐美的市場也是,這次連德國 In-Ear的老闆也來攤位找Han Sound聊天並且很感興趣,主要是他很滿意PP8跟旗下的耳機搭配漢聲升級線聲音,包括新加坡Music sanctuary獨賣的紅色棉布Red core,我們拭目以待。
這次漢聲展出去年就推出了一些熟悉的線材包括Zen, Aurora, Agni, Muse ll 以及旗艦毒液Venom,還有一條2018推出的新線材AEGIS,它是一條OCC金銀合金與Litz銅混絞的一條線,之前跟漢聲說因為這條線不好開發兩種材料的強度跟韌性不同混絞在一起的良率不高,所以採用少量供貨的方式,目前還在研究如何提高良率(yield),線徑是23 awg,外觀的顏色是咖啡色線身,我只能搶!
現場提供四蕊跟八蕊的版本,我就沒試聽八蕊了,怕忍不住…
它的聲音有銅線的溫潤以及金銀合金的厚度以及高頻延伸,整體非常耐聽,我才跟Eric提到你去聽看看,結果他一聽就中馬上在MYIEM粉絲頁PO出訊息,並且提到很搭VE8,補了一些中頻的厚度,非常好聽,心裡只能暗爽,搶到一條…
自己心裡是希望最後不要少量生產,因為聲音真的不錯,毒窟很多燒友已經聽過,而我現在邊打字也邊在聽XD
等煲開再分享




3.PWaudio
香港品牌Pwaudio 來新加坡CanJam參展!!
受到本地代理Music sanctuary邀請,而看到一個香港本地的品牌在國際場合發光發熱也是蠻開心的(怎麼跟漢聲一樣XD), 蠻有趣的是EA,Han sound跟Pwaudio都是華人品牌,做線還是挺不錯的。
終於見到Peter Wong可達鴨本人與女朋友一起來展場幫忙,現場展出幾條新線LOKE, Saladin,還有Xerxes以及各自的+ 八蕊版本供大家試聽,小弟我都沒好好聽這三條線,我都花時間在跟Peter Wong聊天,以及眼光都被另一條新旗艦1950S吸引, 1950s灰色的線身看起來很樸素平凡,四絞八導體,但是聲音蠻可怕的,它有銅線的底聲但動態跟解析卻比1960s強不少, 簡單來說1950的聲音解析與結像都比1960 4 wire大得多,動態也是, 1960相對寬鬆,對我來說只是口味不同的問題,兩條各有特色,Eric也是聽了後直說好聽,我還是不要多聽為妙。




4.LabKable
香港品牌LabKable這次也參加CanJam SG,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他們家的線材,後來才知道原來已經參加三年了,這次試聽了兩條新的旗艦線Titan-Ag (單晶純銀 ) 以及Titan-Au (銀鍍金)。聽說他們家的線在出廠時都會經過72 小時的 QBT-100 熟化,而且接頭部分都會用Carbon nano tube來做活化,聽起來很神奇,這點跟Brimar audio有點相似,實際聽起來Titan-Ag這條線不像一般鍍金線一樣溫暖厚實,整體聲音開闊,延伸很好,細節也蠻多,沒有什麼太大的闢性與個性,是一條相對其他品牌鍍金線稍微中性一點的聲音,也稍微聽了一下Titan-Ag,我會比較喜歡銀鍍金給我的感覺,體驗還算不錯,希望有機會能夠聽久一點。
唯一有一點,雖然都算軟的披覆,但是因為多蕊的關係凹起來稍微有一點硬,不過不影響正常使用。



5.Audio Genetic
香港品牌Audio Genetic來CanJam SG參展,這應該是該品牌第一次來,而且是新興的品牌,所有的線材強調made in HK,雖然是新品牌但是旗下所有材質的升級線幾乎都有,連我最喜歡的鍍金線都有而且是24 awg粗線徑,試聽了旗艦線APOLLO,剛聽完LabKable Titan-Au的我再聽這條,明顯聲音奶油暖厚了一點,雖然如此但是空間感還是挺不錯的,有我喜歡的奶油味人聲,且不會向Whiplash Twau V2這樣集中,線材柔軟,木頭製的分線器看起來也很有質感,希望以後有機會台灣跟新加坡也能聽的到他們家的線材。
對大家而言可能不太熟悉,所以我找了一些資料參考
https://www.facebook.com/audiogenetichk/
https://www.headfonia.com/review-audio-genetic-ag2/


隨身的部分暫時先這樣,接下來是耳罩及家用系統,今年的耳罩耳機很精彩因為有HD820S跟Mrspeakers 的靜電耳機。
Sennheiser HD820S
這次Sennheiser的攤對比去年Canjam實在熱鬧很多,因為多了新耳機HD820S, 排隊等試聽的人潮絡繹不絕,我也等了很久,現場搭配的是自家的一體機HDV??不重要,因為有更適合的擴。
外觀的質感真的比起HD800S來的好很多,不管是塗裝,還是當初看照片的玻璃面,而且因為是封閉式,耳罩也增厚不少,表面看以來跟Mrspeakers 皮革很像,戴起來很舒服,唯一缺點可能夏天會熱一點。
聲音來說密閉式有它的優勢,背景更黑,安靜,細節跟動態也更好,但可能音場方面800S還是比較開闊,這個版本的聲音比較合我胃口,我會收一隻來取代本來的800S
[url=https://flic.kr/p/24szHt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