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無預警看到出了新機A25, 大概因為是新產品, 網路上的開箱文不多也沒有做深入介紹
想請教有經驗的m友幾個問題
1.NW-A25是NWZ-A15的改良機種, 各種操作界面應該是一樣的, 功能只有新增不會減少??
2.NWZ-A15和NW-A25的除了顏色外的差別, 例如新增什麼功能, 降低電量
3.型號問題NWZ-A15/B, Z代表什麼意思???, B是指Black(黑色)? 為什麼NW-A25沒有Z?
NW-A27HN的HN又代表什麼??
4.有A15的m友們也使用專用矽膠套保護機身嗎???
5.將音樂檔案放到機台裡面需要特殊軟體 像是itunes之類的嗎? 還是電腦聯結後可直接拖跩
6.A15有辦法邊充電,邊播放使用嗎?
感謝指教
1.產品命名其實我覺得沒有什麼特別需要介意的。不過既然提出那就回答一下。
日系產品喜歡分國內和海外規格的差別。在歷來的Walkman產品系列掛上NW-XXXX的都是日本國內版,NWZ-XXXX則是海外版,至於這次台灣SONY引進得是不是日規版看來是有可能的又或許隨著隨身音樂市場的低落而不在特意規劃兩個不同版本已降低成本也是有可能的。
2.A10series和A20series的差別在於把原本國際版本剔除的NC降噪功能再次植入。(當然也有可能台灣這次因為是進日規版本有關係或是此次只有一個規格)
3.Walkman不需要特殊的軟體像水果家需要I旋律這樣的軟體只需拖曳至資料夾及可。
4.產品後面的代碼其實就像是顏色BBlack而HN我猜是Headphone withiN的縮寫。
5.可以邊充電邊使用,不過如果是連接到電腦,本體就會偵測為傳輸模式而只剩下充電不能使用本體聽音樂。
所以耳機頭是特別的"五極"設計,要讓麥克風與內部演算迴路連線,才有辦法降噪
因此變成必須使用專用耳機
專用耳機方面,要注意,隨身聽系列的MDR-NW750和手機配件的MDR-NC750
看起來好像是一樣的東西,但我買過以前的機種
手機配件版的降噪能力比隨身聽版差很多(都是插在相容的sony設備上)
只能說日本人分級距的意識是非常強烈的
同一款車1.6有的隔音材,1.3就沒有
或是什麼東西是黑色,什麼是車身同色...等等
以前日本有勇者用錫箔還是啥的裹在耳機插頭上
企圖讓一般耳機的麥克風也可以連線
不記得結果怎樣了
為什麼A10沒有降噪,恐怕是成本攤提的因素,如果攤下來的數字允許,就附耳機和降噪功能
記得前年的F886也附降噪耳機,但去年就沒有,還有更早的例子
以日本車的生命週期概念來說,就是外人看起來好像每年出新品
但其實每個機型延續兩年(軟體平台則用得更久,S740大改一次就用到S770或780)
第一年剛剛大改款,負責多攤一點成本,因此數字上沒空間,不附降噪
第二年做小改款,負責攤還的成本比較低,就有餘裕可以附降噪
若情勢需要也可以做例外投資(A860,X1000,ZX100)
F880其實等於F800的第二年,A20也是A10的第二年
過去還有其他例子,A850等於A840的第二年
S750等於S740的第二年...等等
如今看到A20的改款方式,是集結過去這所有機種的做法
台灣網友很愛問這種涉及公司內部決策的問題呢
公司才知道,但官方經常不給答案或是用蒙的
我也只是試申論之 :P
"耳機其實對我可有可無,但我一買就買了一萬多塊的耳機"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