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感隨筆】Early Bird Abraham 電源線

【聽感隨筆】Early Bird Abraham 電源線
入手這條電源線說來也算不得機緣巧合,畢竟上回的Power 3.5電源線我幾乎稱得上是一試成主顧,就這麼插在DAC上,從來未曾興起換回小黑之念頭。而在老田推出Abraham電源線後,雖說個人頗感興趣,唯其售價對我來說實在略嫌高昂:後來在此線正式上市後晃到老田的露天頁面,偶然發現Abraham裸線的價格與成品線相去幾乎不可以道里計,一時手癢訂單便下去了。與此同時,我開始上網研究電源線的各式DIY教學,希望能夠藉由這次機會磨練自己的手藝,親手做出我的第一條電源線!



...

......

..........

線材到手後我立刻宣布放棄,乖乖繳費給小李請伊乎哇倒撒鋼。


【聽感隨筆】Early Bird Abraham 電源線
▲Abraham線材結構圖。圖片來自老田官網


線材結構:火、水線皆採用三股多芯銅線+四股單芯銅線、共七芯的複合結構,地線則採用一根多芯線,每股皆有獨立的PVC管做絕緣,另外還輔以獨立絲包做隔離。

我自忖雖說算不得昏庸愚昧,但天靈蓋上好像也從來沒有任何一道光飛出來,叫我剛走出洛連特就衝輝之環打懷斯曼什麼的還是饒了我吧。


【聽感隨筆】Early Bird Abraham 電源線
▲被小李DIY完畢的Abraham電源線。


至於端子選用,我相信很多人早已發現我用以搭配此線的公母頭既不是老田原配的陽極處理鍍鈀、亦非聲音特質與鈀較為相近的碳纖維鍍銠頭,而僅僅是一般的IEGO鍍金。原因為何?說來理由倒也平淡無奇。首先,這條線的直徑高達20mm,可供我選用的端子本就不多;其二,以我使用幾種鍍銠端子的經驗來說,我從未對此種型式端子的耐用度留下良好印象;第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在如此前端的器材選用藉由犧牲傳真特質的音響配件行調音之舉,個人認為能免則免;而鍍金端子在訊號傳遞上相對會有更低的損耗以及失真。因此,凡面對此等公母頭可自由選配之情境時,比起鍍銠以及價格較為高昂、口味卻相對偏科的銀,我會更偏好選用鍍金端子。


【聽感隨筆】Early Bird Abraham 電源線
▲線材粗細對比,左方為三號電池。


聲音表現方面,如以三頻的能量分佈而論,Abraham略為偏向中盤與下盤,但總體而言尚稱均勻、並沒有頻段互相掩蓋的情形發生。在音響性的變化上,我認為換上這條線後,最大的差異在於音場 - 在Abraham下,在任何場所錄製的音樂,在空間大小上都會被整整往上提升一級,若本來是錄音室錄製的歌曲,空間尺寸會被拉到教堂的規模,本來在教堂演奏的,會被拉到音樂廳的等級。

若問我:這樣難道不會容易使得音像渙散、樂器/人聲彼此難以水乳交融嗎?別忘了,紮實的中下盤向來是老田的拿手好戲。與Power 3.5相比,Abraham樂器與人聲的結像相比 Power 3.5 要更迷你一些,不過解析度反而較之Power 3.5更勝一籌,原本較為拖沓、緩慢的風格也被轉換為沉穩紮實、凝聚力強的調性,因此雖然空間被拉大音像也依然不至於渙散,各聲部的位置擺放依然井然有序;另外在強音/弱音的階調對比上,Abraham的變化相比Pwer 3.5也顯得更為細微,如果用要比喻的話就好像音樂檔案的Bitrate由16bit提升到24bit一般吧。

對於音樂的適性方面,Abraham並不挑食,大多數的Genre在這條線上都會有水準以上的表現,而大場面的處理是其最為拿手的項目,在電影原聲帶/大編制交響樂上這條線表現極佳;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把錄音室規模強制拉廣、拉深其實算得是詮釋學上的一種失真,我相信不可能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系統朝這個方向變化,請這類玩家挑選電源線時請務必、務必要審慎考慮後再下決定。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在我看來,Abraham依然符合老田一貫的調聲哲學,但講究的材料選用以及結構設計確實將音響性提升到其過去未曾達到的高度,做為一條旗艦電源線它是稱職的。話雖如此,老田同樣把這條線的價格拉抬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境界,電源線花到八九千早已沒有什麼性價比可言,因此若不反對DIY的話個人還是建議選用裸線裝配公母頭就好。
--------------


文末附上給老玩家、老燒友、老屁股們的一點小建議

1. 據服用此線的燒友所言:在同一系統上使用兩條以上的Abraham易使得系統偏暗,搭配時請留神。

2. 據此線的用家所言 - 2nd;此線的特質似乎接近藍海奢華以及Increcable Waterfall的綜合體,然後音響性往下降一級,希望這能幫助你們對Abraham有更具體的了解。

3. 若要購買此線請至。少。購。買。一。米。半。這條線非常粗又非常難彎,不要像我一樣傻傻的只購買一米,走線調整起來只能用災難二字形容。


2015-08-01 11:17 發佈
之前也是用這家的EARLY BIRD POWER 3.5
背景聲音確實會變得感覺比較厚實 有深度
不過我想這是高階電源線和一般小黑線會有的普遍差異
細節部分如果不是聽力很好倒不用浪費錢

個人還是比較推薦線材名廠的產品 設計上都有一定質感
相較於老田包裝和設計外觀就粗糙的多
所以我後來又另外買了一條Nordost Blue Heaven給我的WA7d用
EARLY BIRD POWER 3.5就丟給我另一台低階綜擴用
這純粹是為了讓器材整體質感提升 聲音能改善多少我不知道
畢竟我是專聽古典音樂的高階音樂欣賞者
而高階音樂欣賞者的特質就是
會把新賞重點放在音樂作品本身 和版本詮釋上面
對於一些音質上的差異枝枝節節往往不會太計較

舉例來講 我後來整套耳機系統搞好之後
再對照我去國家戲劇院現場演出的經驗一比較
才發現原來我很多古典音樂唱片在一開始錄製的時候母帶其實就已經失真
可是儘管如此這麼多年來我並覺得這樣對我欣賞古典音樂藝術有何影響
我想這也是一種高段的境界吧
一點經驗給你學習參考嘍







pariah.T wrote:
之前也是用這家的EARLY...(恕刪)


您好,我想請教一些問題。
若是單純注重在音樂本身,也就是指揮者、版本...等差異,並且您也不論聲音改善多少的話,
那為何要換成Nordost Blue Heaven呢?
何不把這些經費去多買幾張專輯,多去比較,多去感受不同的體驗?

小弟對古典音樂知識淺薄,我只覺得卡拉揚的四季不合我的口味...^^

pariah.T wrote:
之前也是用這家的EARLY...(恕刪)


想請問一下華格納大師

女武神的飛行華沙現場版是否真得很威?

SANSUI AU-20000/TU-9900 SonusFaber HomeConcertino

律動之弦 wrote:
若是單純注重在音樂本身,也就是指揮者、版本...等差異,並且您也不論聲音改善多少的話,
那為何要換成Nordost Blue Heaven呢?
何不把這些經費去多買幾張專輯,多去比較,多去感受不同的體驗?...(恕刪)


這個問題你就問錯人了 我哪知道Early Bird跟Nordost Blue Heaven的電源線差異在哪
就我感覺是有比一般小黑線好
純粹就外觀質感來講 Nordost在外觀設計上是比較講究的
至於版本比較的事你想太多了 我是台灣十大華格納之徒Wagnerian之一
版本比較我厲害的很 特別是《紐倫堡的名歌手》一劇
我光CD目前已經有9個版本
全台灣根本沒幾個人能跟我比
甚至我家裡還有史上最強蕭提"限量""終極版"《指環》
從這裡就可以看得出來我有多厲害了吧

tkdiven wrote:
想請問一下華格納大師

女武神的飛行華沙現場版是否真得很威?
...(恕刪)


不清楚你想問什麼
不過 我跟你講我歌劇都是全曲聽完
沒有像你們一般人聽什麼片段 選曲之類的
我從來歌劇就不聽什麼精選輯之類的
例如你們一般人常會拿來講的一些歌劇選曲什麼「公主徹夜未眠」「今夜星光燦爛」的...
我身為專業古典樂迷才不這樣聽
舉例來講 這部卡拉揚/德勒斯登《紐倫堡的名歌手》
https://youtu.be/JKG8ZxEOdwE
注意到它的演出時間是4小時25分36秒
是的 你沒有看錯 4小時25分36秒
華格納之徒Wagnerian的標準
這劇要能一次聽完是基本門檻
這都過不了 是成不了華格納之徒Wagnerian
一點意見給你參考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