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開箱] 未完成的夢想 我的行動歌劇院 ─ AKG K374

[開箱] 未完成的夢想,我的行動歌劇院 ─ AKG K374


[前言]
眾所皆知,我是一個熱愛古典音樂,特別是歌劇類型尤其是華格納作品的專業愛樂人。
前段時間我一直有個偉大的夢想, 想要建構一座屬於自己的“行動歌劇院”。原本預計
將訊源從SONY ZX1或ZX 2,來取代現有的三星S2手機 ,耳機的部分搭配JVC FX1100
、Sennheiser ie800到AKG K3003都曾考慮過。可惜事與願違,因為我仔細評估過聽
隨身耳機的時間就不多,平時大概就是上下班騎車材有機會聽聽而已。且公司離家又近
來回都不用15分鐘 ,而華格納的歌劇平均大約都在3-4小時左右,算算一個月都可能還
聽不完一部,買這種高價耳機和行動訊源根本不划算。於是我這“行動歌劇院”計劃也只
好無限期延後。只是原本一直在使用的三星S2附贈的耳機裡頭的濾網掉了,感覺對音質
會有影響,想說藉此就換新耳機,於是選了AKG K374打算加減用用聽聽,於是就到西門
町附近的音響店把它買回家了。


[開箱]

01慣例,開頭就是什麼.... 什麼某天回家多了一袋什麼小之類的....不過買的是AKG,
給我的包裝袋卻是鐵三角的...
[開箱] 未完成的夢想  我的行動歌劇院 ─ AKG K374

打開就是AKG K374及相關配件
[開箱] 未完成的夢想  我的行動歌劇院 ─ AKG K374

鋁合金外殼看起來頗有質感,但對於已經擁有GRADO次旗艦 RS1e的使用者來說似乎也
沒什麼。
[開箱] 未完成的夢想  我的行動歌劇院 ─ AKG K374
[開箱] 未完成的夢想  我的行動歌劇院 ─ AKG K374
[開箱] 未完成的夢想  我的行動歌劇院 ─ AKG K374


一拆封後有先試聽,感覺比起S2附的耳機確實有差很多,尤其是低頻的部分很有特色,
感覺可能適合流行音樂。但中頻又不清晰,人聲略感模糊,初聽一小時左右,有點不太
耐聽,不過可能跟還沒Run開有關。


在充分Run-in之後,考驗器材的時候到了......
[評測]
註1. 評測曲目全部都是古典音樂,且都是屬於“高難度”的一類,這些音樂平常一般人不
會去聽,也多半聽不懂、聽不來。所以讀者請自行斟酌,沒把握的、沒興趣的請直接跳過。
註2. 雖說耳機最終使用還是在手機上,但評測因涉及專業,測試仍以接上耳擴/DAC的方
式進行。
註3. 基於言論負責態度,筆者以為就算沒有專業能力,也該有專業素養。是以認為評測
器材應以古典音樂為主,這跟平時聽什麼類型音樂無關。評測目的是在使器材水平發揮最
大化,這點大部分只有古典音樂能達成。現行流行音樂大多靠電子合成調音製成,以此類
音樂做測試條件,無法全面評估器材實力,不作為測試用。

◎測試條件:

耳機:AKG K374 / 對照組: SCL5, RS1e
訊源: PC
耳擴/DAC: Woo Audio WA7d
軟體: foobar2000 開啟ASIO
線材: Supra 2.0(USB) / Nordost Blue Heaven(電源)
音源檔案: 1. 無損 WAV, FLAC (EAC擷取)
2. Spotify線上

◎曲目:

1. 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全曲) / 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 FLAC
簡評:可能是錄音的關係,感覺相當平淡,部分樂段有些模糊,也是DG錄音常見特色。

2.“愛之死”選自華格納樂劇《崔斯坦與伊索德》) / 貝姆指揮拜魯特 1966年現場錄音 WAV
簡評:像這音樂也是屬於驚天地泣鬼神的那一種,聽這麼好的音樂配備不高檔也不行。

3. 馬勒第八號交響曲《千人》Part 1 / 阿巴多指揮柏林愛樂 WAV
簡評:這裡是選第一部分Part 1的最後一段 高頻上不去感覺聲音會飄凝聚力不夠,像這種
超級大管弦樂基本上是為難小耳機了。基本上馬勒的《千人》就是對器材的終級考驗了,所
以高階發燒友多會聽馬勒是這個原因。

4. 華格納《萊茵的黃金》第一幕前奏曲 / 蕭提指揮維也納愛樂 WAV
簡評:低頻部分還下的去真有點出乎意料。

5. 華格納《諸神的黃昏》序幕間奏曲“齊格菲的萊茵之旅”/ 蕭提指揮維也納愛樂 WAV
簡評:這段樂曲有相當豐富精采的配器,大編制管絃樂表現還不錯,聽起來頗有高價耳機的
感覺。

6. 貝多芬第14號弦樂四重奏第一樂章 / 拉薩葉弦樂四重奏團 FLAC
簡評:室內樂在聲音部份最好是能體現出溫暖的 "木頭味" K374在這方面表現不太出來。

7. 舒伯特A大調鋼琴奏鳴曲D959第四樂章 / 布蘭德爾演奏1999 live FLAC
簡評:音樂史上最美的輪旋曲,喜愛鋼琴音樂者必聽。鋼琴演奏錄音主要在聆聽琴聲的顆粒度
是否明顯,基本上表現還算可以,解析度就好的另人意外了。

8. 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第一幕 / 卡拉揚指揮拜魯特 1951 live (單聲道) Spotify線上
簡評:原本只想測試前奏曲而已,以單聲道錄音來講覺得聲音還不錯,解析度也夠,不知不覺就
把第一幕聽完了。


[後記]
整體測試下來使我最意外的是WA7d的驚人實力,無論解析、三頻、音場、動態、細緻度皆大幅提升
。因為我本身身為“GRADO旗艦用戶”對於這種“相對便宜”耳機,老實講是不帶有什麼期待的,只是
這3k不到的耳機,接上後其表現出的價值起碼翻三倍,初聽還一度以為受測的是萬元級耳機,而這
點在Shure SCL5上反而升級感就沒這麼明顯,這點確實令我大感意外,難怪有專家說3k耳機CP值
最高原來是這道理。不過也有可能K374某些特質跟WA7d很搭也說不定,其次耳道式音場動態不足、
單薄也是無法避免的。

從主打低頻來看感覺像是以流行音樂為主的設計,但可能還要看曲風。不是流行音樂都一定強調低
頻,低頻太重人聲就不強,特別像這邊很多都愛聽一些日本動畫歌、聽女聲優的...可能就不合適
。不過畢竟古典音樂以外的音樂我都不擅長,很少聽也不愛聽,所以這部分可能還是交給其他人補
充。另外,同樣低頻在交響樂裡我覺得會好過聲樂歌劇。


[結論]
1. 低頻飽滿 氣勢足有特色 Run開後更明顯 中高頻不突出 解析尚可 人聲偏暗
2. 隔音好 外觀設計佳 線材稍硬 價格合理
3. 聽大編制古典類音場音量可能不足建議上擴
4. 家用時外接耳擴後升級感極大 相對用手機直推較弱


Woo Audio WA7d & AKG K374
[開箱] 未完成的夢想  我的行動歌劇院 ─ AKG K374
2015-04-30 0:19 發佈
試聽過 K374
聽完後,我覺得還是繼續聽我的 K340 好了
整個不習慣啊!
不解....
都聽過ie800,k3003...且專攻古典樂
怎麼會去選擇售價2800的k374
還硬要點出一堆缺點....
以行動為出發點卻用WA7測試??
真不解...

ps:我有入手k374(已轉手)~建議你再run一陣子
噗... 繼"華格納之徒"還"grado旗艦用户”呢
那我買了ath im04豈不是“鐵三角旗艦用户"?
請受小弟一拜
那我有D7000+TH900要怎算XD?
為什麼珊妮哥的沉底文章
又被拿出來鞭了呢
各位大大 不要再挖古文了XD

話說其實RS1說是旗艦也是可以啦(很勉強就是了= =)
畢竟PSK GSK出來之前以及PS1跟HP1000停產後當了滿久的旗艦
(應該說它根本是替代行的旗艦 有旗艦它就是老二 旗艦停產它就是老大)
不過.........以現在沒有超過1000美金的貨
不算旗艦的新時代比
它真的只能算是中高階經典款這樣

這條耳機實在是不推啊~
我的用沒多久就脫皮了~電線整個外露
我是正常使用下喔!沒去跑步沾到汗水本人汗腺也不發達
pariah.T wrote:
[開箱] 未完成的夢...(恕刪)
http://blog.xuite.net/ricksu.a1973/bikepapago?st=c&p=1&w=977821
a26490541 wrote:
不解....
都聽過ie800,k3003...且專攻古典樂
怎麼會去選擇售價2800的k374...(恕刪)



k374是我買來騎車的時候聽的 考慮到使用環境因素當然不用太講究
也沒試聽過ie800,k3003
只是不得不承認我在選購器材 評論器材上不如板上一些專家
我專攻古典音樂比較厲害的還是在鑑賞和研究方面 注重的是音樂本身的內函意境深度及演出者的詮釋
例如我最擅長的華格納的音樂戲劇 收藏最多的是《紐倫堡的名歌手》 光CD就多達8個版本
而且都是全劇整部完整欣賞 非片段或選曲


至於對一些分辨音質 取樣率 器材特性 調整等等較不在行
且不同於一般人認知的古典音樂 我古典音樂是聽得很專精 很困難 很深入的那種
不像一般人大概就是觸及一些皮毛而已 如常見的韋瓦第《四季》 帕海貝爾《卡農》
和一些簡單的鋼琴曲 協奏曲之類的 有些嚴格講甚至還不算古典音樂的
如跨界 古典改編曲等等...的 我就不提了
然後很多根本連一個樂章都聽不完就在寫評測 硬擠出沒用的心得在行家看來都是很可笑的事

而我實際用在手機聽的耳機主要是SHURE SCL5 播放軟體選用HF Player
目前用做測試的曲目是 卡拉揚/柏林愛樂 貝多芬九大交響曲1962年版 自行CD rip的FLAC無損檔
同樣條件下 SCL5明顯勝出k374許多 無論細節定位解析都是
這也是令我感到意外之處 因為SCL5我這幾年很少用 沒想到在一般手機上就可以達到這樣效果
所以甚至有考慮升級訊源ZX1的打算

至於使用家用耳擴/DAC一體機是為了測試器材實力 經實測確定確實音質明顯大幅改善
同樣條件下和SCL5差距就有縮小  反倒SCL5在家用上感覺升級感提升有限  
這點提供給各位做個參考 



ricksu wrote:
這條耳機實在是不推啊~
我的用沒多久就脫皮了~電線整個外露
我是正常使用下喔!沒去跑步沾到汗水本人汗腺也不發達...(恕刪)


如果是這樣也是你運氣不好導致
還有這線材比較硬不能捲線
至於破皮的問題我想電工膠布綁一綁還是可以再用
音質部分就算有影響也未必聽得出來吧

御紫零 wrote:
不算旗艦的新時代比
它真的只能算是中高階經典款這樣...(恕刪)


我覺得對旗艦的定義很重要的還是要看使用者本身
先衡量聽什麼音樂,再決定需要投入多少金錢
才是比較重要的
否則十幾萬 幾十萬的器材最後拿來聽流行歌 動畫歌
還有什麼女毒的 其實就是日本成年女性模仿小女孩唱歌
尤其是我特別受不了某些日本女性唱歌時的那種特殊鼻音
也就是你們說的女毒 我是真的無法理解為什麼會喜歡這種聲音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