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章亦發表於部落格:http://lawrence0708.pixnet.net/blog/post/296194873
想當初SONY要推出ZX1前,發燒迷引頸期盼,
後來ZX1的輕薄好攜也不負眾望;

一年後再度推出ZX2新機,價格也翻了一倍,
而接近40K的高單價,究竟能不能滿足樂迷的耳朵,
被說服有其價值,就需要更多的樂迷來聆聽驗證了。

一年前我曾購入ZX1,我對隨身訊源的要求就是要輕薄好帶,
因為戴耳機的時間多是上下班通勤,
如果通勤時還要帶著磚塊趴趴走,也就失去隨身的意義了;
ZX1的剛硬外型與輕薄,還有SONY自身有個性的聲音,
一度讓我愛不釋手,
不過後來想要直上萬元級的耳罩,發現竟推不動,
把玩一陣後便索性售出。
剛拿到ZX2便對其「厚實」體積感到意外,
拿在手上的存在感實在很...無法忽略阿XD;
235克的重量(比ZX1重了100g),帶起來其實不是太方便。


全鋁鍛造的黑色機身,其實不比ZX1的髮絲紋銀吸引我,
ZX2同樣有純銅耳機插座,
在整個機身的材質上也更要求對音色的影響要純淨沉穩。

網站上的介紹提到:
「用純度 99.99% 以上的無鉛銲錫以產生純淨自然的低、中、高音輸出」、
「全銅鍍金框架,實現高剛性以及低阻抗,音色表現更出色」、
「防震外殼,全鋁鍛造機身,音色表現更沉穩」
不過大概也是這些機身的材質最後全在重量上被犧牲了。
而究竟能在音質/音色上提升多少,我想是沒有如文案所寫得那麼有「升級感」。
拿在手上的樣子


剛好前陣子入手XBA-A3 搭配著試聽吧!

試聽曲目1: Ciara-Overdose
這首歌可以很精準的聽出低頻的下潛度,
更可以藉由這首歌聽到耳機的低頻是不是「靈活」的。
在ZX2的搭配下,A3的低頻發揮得更強勁,
不可否認的這樣的低頻是稍嫌過強了,
有種圈鐵齊發蕭張開泡的感覺XD。
試聽曲目2: 蕭亞軒-不解釋親吻
前陣子很紅的蕭亞軒「不解釋親吻」則有豐富的編曲跟強勁的低頻鼓點,
A3的表現還是很讓人驚豔,ZX2可以在既有的基礎上再往前推,
每個聲音細節都可以聽到,不過還是同樣問題,幾個重力的強拍還是會稍稍把聲音蓋過去。
試聽曲目3: 張惠妹-這樣你還要愛我嗎
同樣是很棒的作品阿妹「這樣你還要愛我嗎」則要測試豐富樂器編制的大音場的表現,
尤其在歌曲後半段,全部都是樂器的演奏,更可以聽出耳機在人聲之外的表現。
ZX2再次幫A3發揮功力,阿妹的高音嘶吼與樂器全都一清二楚,聽起來相當爽快。
【結語】
從ZX1到ZX2,最明顯的升級感大概是那超有存在感的機身重量以及價格,
但重量不僅失去了walkman隨身的精神及便利,
價格上,老實說,也沒有翻一倍的增值感。
ZX2若有心要作隨身播放旗艦,就更應該大方拿掉雞肋的功能,
像是,ANDROID系統,
會願意花38K買一台播放氣的人,我不知道他為什麼還需要ANDROID,
要用串流聽歌嗎?哈囉,那用手機就可以了好嗎,
ANDROID系統完全只是徒增ZX2使用上的不流暢。
另外像是Clear Bass功能,放在手機上來加強低音,我覺得不錯,
但在一台38K的播放器上?開了Clear Bass,不就失去那些在機身上要令音質更純淨的意義了嗎?
開了Clear Bass,整個音樂聽起來都變得很不自然。
Clear Audio的感覺也是一樣,開了之後整個音場都被改變,齒音被加強,
聽起來的表現並不好。
說了這麼多,當然是期待SONY在隨身播放上有更大的進展,
如同XBA從H3到A3,那種進步是大家都聽得到也願意買單的;
但ZX2除了在價錢上三級跳,還讓玩家不知為何而跳,
就真的是期望很大,但失望也很大了。
期待再進化的SONY WALKMAN!
*本文為參加Sony NW-ZX2試用活動之分享文章,感謝SONY大方提供試用
*文章雖沒有太多美言,但實是愛之深則之切XD,仍是相當感謝得到此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