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小弟試聽了以後覺得60低音飽滿有力,又不是很糊的那種
80則是低頻更加扎實 清晰
礙於預算先考慮60
大大們推薦用它來聽古典嗎?
古典音樂博大精深
誰曉得你指的古典音樂是什麼
搞不好講了半天
所謂的古典音樂又是什麼 《歌劇魅影》或Sarah Brightman, Hayley Westenra之類的
如果又是這樣 那就別談了...
一般而言 欣賞古典音樂靠的是對音樂的感受力
與器材無關
真正高段的人 不用耳朵聽光看樂譜就能理解
當然一般人達不這樣的水平
不過基本的欣賞能力測試
我個人認為以 貝多芬第14號弦樂四重奏 op.131第一樂章為例
至少要能聽出此樂章含有「病相的激動」才算合格
不是聽聽就算喔
是要能明確的說出從幾分幾秒到幾分幾秒的片段聽出來的
以這個版本為例:
String Quartet No. 14 in C sharp minor, Op. 131
次數不算 只要能聽出來就算入門合格
如果各位有興趣 我可以說我是從哪裡聽出來的
讓大家見識一下專業古典樂迷厲害之處在哪
一點意見 先給你參考嘍
pariah.T wrote:
你這樣講太籠統了古典...(恕刪)
嗯
如您所說
古典音樂博大精深
沒有人可以面面俱到
閣下端出貝多芬弦樂四重奏來考大家又如何?
聽得出病相的激動就等於專業的古典音樂迷?
專業的古典音樂迷就體會得出病相的激動?
品嚐的出牛肉麵的美味才是專業的美食家?
專業的美食家非得要品嚐得出牛肉麵的美味?
畢竟當時貝多芬的身體狀況,讓他的音樂有很深沉的內省批判氣息
加上已經耳聾的貝多芬,寫出來的音樂是他心裡頭那美妙的音樂,但是當時的樂器卻無法完整呈現(最明顯的就是鋼琴)
聽音樂本來就聽爽就好,不只是古典音樂,像流行音樂,爵士音樂的型態也是多不可數
古典樂要入門是要比其他音樂不容易,要深入聆樂確實要一些背景知識來支撐
不過若真都要有所謂的鑑賞力才能聽,那可能要先投胎個幾百次
有人聽馬勒,有人聽貝多芬;有人聽蕭邦,有人聽李斯特;有人聽威爾第,有人聽華格納,
即使同樣聽交響曲,懂貝多芬也不代表懂馬勒...所以聽音樂各有所好,何來非要有鑑賞力?
回復樓主
聽古典,考量森海對耳機整體調教,建議直上ie80(預算有限或許可挑二手或找ie8,但是另一個問題就是仿貨橫行,真假難辦)
如果你聽弦樂,可以考慮JVC的木製系列,何況日幣最近貶很大
我雖然沒有他們家的高階款(或許以後有預算時會衝吧)
但是光HP-FX500這支的弦樂,就讓我即使有IE8,想聽小提琴或鋼琴還是會翻這支出來聽(很誇張嗎?但卻是事實)
不過我要強調,不保證小提琴或鋼琴以外的樂器都好聽喔
而IE8本身的設計(暖聲+音場+可調整低音)就是很適合古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