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新竹明明科技大亂鬥-BOBBY.HA-9.HA-3比較

其實個人認為電源處理並非排在建構耳機系統的優先順位,所以一直沒有特別注意.不過最近耳機系統安定下來了,再加上電光火石&長物志聯手推出電源處理器Supplier AC,所以趁著春節連假末,在2013/2/16(六)去了新竹NOVA裡的明明科技/風城數位測試長物志更早之前推出的電源處理器「太平天國」和詢問預定Supplier AC的事情.

我的耳機系統原本就是仿效明明科技/風城數位的,倒沒想多帶東西,只不過我一時興起順便帶了自己的HA-9去店裡,後來就一直在店裡試聽耳機了...

文章前面的部分是2013/2/16(六)在明明科技/風城數位的耳機聽感.
文章後面的部分是介紹新竹低調(?)的耳機店-明明科技/風城數位以及對前端器材的簡易看法.

個人系統:
TOBBY+BOBBY+ATH ESW9
TOBBY+HA-9+ATH W100
TOBBY+HA-9+ATH W1000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測試曲目:
01.奧華子-ロスタイム
02.奧華子-君の笑顔
03.奧華子-悲しみだけで生きないで
04.ELISA-ENDLESS ANTHOLOGY (complete ver.)
05.ELISA-HIKARI
06.ELISA-普羅菲希雅三部曲
07.手嶌葵-テルーの唄
08.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OST-きみのこえ
09.kalafina-to the beginnig
10.kalafina-滿天
11.STUDIO GHIBLI SONGS-さくらんぼの実る頃(紅の豚)
12.STUDIO GHIBLI SONGS-時には昔の話を(紅の豚)
13.STUDIO GHIBLI SONGS-愛は花、君はその種子(おもひでぽろぽろ)
14.魔法公主OST-もののけ姫
魔法公主OST-アシタカせっ记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OST-二人の葛藤
雲之彼端 約定的地方OST-孤独
1812序曲

試聽清單

系統:FSA 綠鑰+FSA 愛台灣+FSA 電供+DA&T HA-3
AKG:K702.Q701.
ATH:ESW9.
Beyerdynamic:DT880pro 250ohm.
Grado:RS2i.GS1000i.PS1000.
Philips:X1.
Sennheiser:HD650.HD800.

系統:FSA TOBBY+Lotus HA-9
AKG:K702.Q701.
ATH:ESW9.
Beyerdynamic:DT880pro 250ohm.
Grado:sr225i.sr325is.RS2i.GS1000i.PS1000.
Alessandro:m2.
Philips:X1.
Sennheiser:HD650.HD800.

系統:FSA TOBBY+FSA BOBBY
AKG:K702.Q701.
ATH:ESW9.
Beyerdynamic:DT880pro 250ohm.
Grado:sr60i.sr80i.sr125i.sr225i.sr325is.RS2i.GS1000i.PS1000.
Alessandro:m1.m2.
Philips:X1.
Sennheiser:HD558.HD598.HD650.HD800.
Shure:SRH840.

AKG:K702.Q701.
個人認為,不管是K702,Q701都與DA&T HA-3不合.不合的原因在哪?我想古津家出產的耳擴都帶有渾厚的調性,會破壞了AKG細膩的聲底.或許在呈現氣勢上略有成效,但是聲音會充斥了衝突的感覺,呈現不出細膩,也無法顯出莊重,就好像是纖細的身軀拖者沉重的步伐行走一般.
至於HA-9,也是不適合的.其實我很難形容在這樣搭配下呈現的詭異感,我所能想到的比喻是看著金髮碧眼的白種女子穿著和服,也就是說歐系精緻的骨幹配上日系淡雅的外皮,呈現出來會顯出突兀的感覺.
接著是BOBBY,個人認為這樣的搭配效果很好,取向都是飄逸自然,也因此人聲更顯出清麗的感覺.但是TOBBY+BOBBY會有一個問題存在:略缺水分,如果再搭上K702強烈的解析力會讓人感覺樂曲呈現出顆粒感,Q701感覺上聲底較硬質所以較不會.
要說K702與Q701的差異的話,我認為屬專業監聽的K702就好像是鏡子一樣將聲音一絲不漏地反映出來,如果錄音水平高,就像清澈水晶一般會驚訝於聲音的剔透度.如果錄音水平差,雜訊聲就像鋸齒刀一樣慢慢折磨你的耳朵.屬家用的Q701,則比較像是改良成通用型的K702,對音質要求不高,而且泛用性更廣.我覺得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聲底的軟硬,K702像水,給人清晰不帶質地的感覺而較適用於柔情女聲.Q701像土,略帶質樸承接著世上的一切,雖然適用範圍大都能表現得不錯卻欠缺了K702的輕盈.

ATH:ESW9.
同AKG一樣,古津家出產的耳擴都帶有渾厚的調性,會破壞了ATH細膩的聲底.
個人覺得ESW9搭配HA-9,低頻會略顯過量,雖然我是這麼認為,不過或許應該是說增加低頻會顯出背景樂器聲的扭曲讓我很難接受才對.原先ATH背景樂器聲表現不好我都會選擇忽視,但是搭配上HA-9就會讓我不得不注意到,只不過HA-9確實能增加中高頻以上凝聚力與延展度,讓聲音更有女毒就是了.
用BOBBY的話會不如HA-9一樣有凝聚力,卻在韻味方面帶有一層朦朧空靈的美感.ESW9我會說HA-9和BOBBY各有優勢,但是其他ATH耳機就另當別論了.

Grado:sr60i.sr80i.sr125i.sr225i.sr325is.RS2i.GS1000i.PS1000.
Alessandro:m1.m2.
GRADO是試聽到sr225i才有吸引到我,這點和以前初期接觸耳機時一樣...只挑重點寫,sr225i比sr325is溫順圓融而帶有暖意,個人認為是GRADO的中堅.sr325is則是銳利的鋼叉,銳利的金屬感刺激著神經.sr325is相較m2帶有清冷的甘甜,就好像是在口渴時騎著機車,不意舔拭到雨滴一樣.至於m2,我會用未開刃的冷冽刀鋒在臉頰遊走來形容,感覺到冷意卻不會擔心受傷.
Alessandro偏冷,Grado偏暖.Alessandro表現比Grado更全面,不管是解析,速度感都不錯,人聲更近(根本是就在眼前).Grado高頻延伸較佳也更有光澤,聲音也甜美許多.
RS2i比較像是sr325is的延伸,不管是速度感,刺激度,刮耳不耐聽的特性都是,但是個人覺得兩者質地和型的不同帶來了不一樣的聽感.我會用開刃木刀來形容RS2i,這是一種木頭質地的銳利感,且帶有另一種危險刺激著感官,人聲是GRADO最近的,聲音會直衝面前而刺激暢快.
GS1000i算是GRADO中最沒自家特色的耳機,整體聲音開闊自然恰似無邊無際的平原,卻很難呈現出GRADO豐富活潑的生命力,必較像是在體內蘊育生機,而非GRADO一貫的做法是外放生命的光輝.聲場大小是GRADO最大的.
PS1000令我聯想到太極,無論是甚麼樣的歌曲都能有生生不息的氣息.和其他GRSDO的耳機有一處特別的不同,其他GRSDO的耳機有一種刺耳的,必較接近氣音的聲音會刺激耳朵.PS1000則比較像是帶有磁性的齒音會出現,個人是比較容易接受.
DA&T HA-3雖能帶出GRADO氣勢,整體四平八穩,卻會喪失GRADO活躍的生命力,不適合.
HA-9確實能讓GRADO染上ATH女毒,但這是一把雙刃劍.擁有ATH特性的GRADO確實在人聲韻味表現上近似ATH,要說有甚麼不同,我會說是聲底的差異.ATH屬於草本植物的柔勁.一方面來說是朦朧細膩,(這是本質上的圓融,並不是質地上的細緻,拿個比方來說,就是玉製武器與鐵製賞器的差異.)另一方面來說就是纖弱模糊.而GRADO屬於木本植物的剛勁,中心扎實帶有強大的生命力而揮發光芒,但是這種光芒是帶有重量的,所以無法像ATH一樣夢幻.
而我認為GRADO最厲害的一點就是人聲與樂器聲能協調的相當好而且都很出色(雖然個人同樣不認為GRADO樂器聲接近真實),如果用了HA-9,GRADO勢必得犧牲這項特色,和ATH一樣的樂器聲……,個人其實是不太贊同的.另外還有一點,PS1000搭配HA-9時齒音會變明顯,其他GRADO耳機倒還好.
如果是BOBBY,我想這也稱不上是非常好的搭配,只能說GRADO有發揮特色就是了.

Beyerdynamic:DT880pro 250ohm.
Philips:X1.
Sennheiser:HD650.HD800.
DT880pro 250ohm算是今日表現最全面的耳機,無論搭配哪個系統或歌曲都有不錯的表現.高頻與低頻表現突出,個人覺得中頻似乎有凹陷而在人聲表現上顯得清瘦就是了.搭DA&T HA-3好像最適合,HA-9不協調,BOBBY欠缺凝聚力.在樂器表現相當搶眼,算是一開始沒想到的.
X1是今日最讓我訝異的耳機.搭配上和DT880pro 250ohm差不多,重點在於今天和其他耳機對比時的驚訝.不管是聲場大小,樂器表現都較Sennheiser HD650佳,樂器表現與DT880pro 250ohm伯仲之間,聲場大小只輸Sennheiser HD800.可能是聽純音樂演奏不錯的選擇.最大的缺點是人聲韻味很糟,比HD650, HD800,DT880pro 250ohm都難調教出來的樣子,相當欠缺透明度.
HD650令我聯想到富麗堂皇的教堂,莊嚴的氣勢與形體能相當呈現出來.人聲部分其實表現不差,帶有端雅的質地.高頻略暗而通體帶著收斂的光輝.搭配上只推薦用DA&T HA-3,其實三者是都推得動,只是推得多好的問題.自己可以感受到這次的前端不足以判斷HD650的實力.
HD800確實讓人沉入無邊無際的深海,卻不是幽暗陰冷,而是帶有明亮光芒的.確實有可能是當今最全面的最佳動圈式耳機.在我不認為HD800有發揮到多少的情況下,雖然稱不上很好,無論是什麼曲目也有一定水準.拿個比喻來說,就是看著天賦極佳的運動員起初啟蒙的階段,雖然一開始表現並不出色,但我可以從動作,體態等發現有極大的成長空間.只能說自己算是有從微薄的發揮下察覺潛力卻無法估量.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高頻延伸極完整,聲場最大,另外有一點很難處理的應該是整體明亮的氛圍.搭配上同HD650.

BOBBY,HA-9,HA-3比較
樂器表現:HA-3>HA-9>BOBBY
聲場大小:HA-3>BOBBY>HA-9
泛用性:BOBBY>HA-9>HA-3
BOBBY:K702.Q701.ESW9.GRADO.
HA-9:ESW9.GRADO.
HA-3:DT880pro 250ohm.X1.HD650.HD800.


以下的部分是介紹明明科技/風城數位
我比較清楚「6000元以上」「耳罩式耳機」「家用系統」的部分,關於隨身擴、隨身訊源、耳道式耳機,在這方面沒有研究,恕本人無法提供多少資訊
以下所列物件是以試聽時認得出為主,並非店家所有的設備
除非試聽時有向店家確認過,才會特別註明沒有
此文僅供參考,如果有需求的話,建議還是親自去耳機店比較好

名稱:明明科技/風城數位
地址:新竹市光復路二段200號-147 櫃
新竹NOVA正門進去兩三步左轉即是風城數位/明明科技
電話:03-5738818
營業時間:
週一至週五10:00 - 22:00
週六10:30 - 22:30
週日及例假日10:30 - 22:00

訊源:
筆電兩台
CD PLAYER一台:MARANTZ CD5004

一體機:
DA&T U2

DAC:
FSA Spitfire MKII
FSA 愛台灣
FSA TOBBY

耳擴AMP:
FSA 小國寡民3
FSA BOBBY
DA&T HA-3

系統:
FSA TOBBY+FSA BOBBY
FSA 綠鑰+FSA 愛台灣+FSA 電供+DA&T HA-3

耳機:
AKG:k420.K450.K540.K550.k240mkii.k271mkii.K702.Q701.
Harman/Kardon:CL.
ATH:WS55.WS70.ES7.ESW9.
Beyerdynamic:DT880pro 250ohm
Bowers & Wilkins:P5.
GoldRing:DR-150
Grado:sr60i.sr80i.sr125i.sr225i.sr325is.RS2i.GS1000i.PS1000.
Alessandro:m1.m2.
Philips:M1.L1.X1.
Sennheiser:HD558.HD598.HD650.HD800.
Shure:SRH840.SRH940.

沒有的耳機:
AKG:K272HD.K701.
ATH:M50.AD系列.W系列.
Grado:RS1i.PS500.
Alessandro:Mpro.
Sennheiser:HD 25-1 II.HD700.
Shure:SRH1440.SRH1840.
SONY:SONY MDR-1R

器材簡易看法:
FSA 綠鑰:對於暖聲底耳機影響較大,如ESW9就能改善過暗以及糊軟聲調的問題;對於冷聲底的耳機則有加強解析力的效果.TOBBY絕對不能接綠鑰.
FSA 電供:讓背景更黑,也就是雜訊更少.
手工平衡轉接頭:增強解析力,推力,聲場變大.
長物志 太平天國:讓背景聲音形體更飽滿有力量(這是在店裡不斷仔細重複歌曲片段才得出的看法,變動幅度實在不大,如果是在優良環境下測試可能比較準)

個人覺得TOBBY和BOBBY性質相同,解析力強,人聲近,都屬中性偏暖,音染少,針對中高頻,低頻幾乎不變,接大多數耳機都有不錯的表現,屬於百搭性組合.但兩者搭配起來略欠水分,只要其中一換掉就不會有這問題.感覺上TOBBY/BOBBY有可能比較適合搭配其他器材而不是在一起組合.但是兩者搭配也可以有一種飄逸美就是了.用比喻來說的話,就是噴水柱撒出的水花,輕揚地透出清澈美而不會像雲霧一樣過於鬆散.當然,這個組合另一個特點就是CP值高.
至於BOBBY與HA-3的關係,我想可以用香檳酒杯和伏特加酒杯來形容.香檳酒杯(笛型酒杯Champagne Flutes)杯如其名,就是細長型的酒杯,能讓人慢慢欣賞香檳氣泡緩慢上升的過程,笛型酒杯在於利用較小的開口與狹長的杯身來保留香檳的香氣與欣賞氣泡的優雅.伏特加酒杯厚重大器,給人醇厚沉澱的感覺.我想不管是杯器或是對應的酒類應都剛好能反映出耳擴的性質.HA-3下盤扎實,針對低頻,性質偏暖.

個人看法:
展機從低階到高階都有,非常多選擇可供試聽,但是缺少某些網路價20000左右的耳機以及次旗艦
全部的試聽耳機就擺在牆上或是玻璃櫃內讓人一覽無疑
如果店內沒有想試聽的耳機的話,店家也會告知就他們所知哪裡可以試聽
不管清不清楚價位、型號、對耳機有多少認識,有想要試聽的耳機,即使是旗艦也好,店家都會毫不囉嗦地交給你試聽
不如說店家很鼓勵多試聽耳機,不論價位,找到自己喜歡的聲音最重要
店家了解你的需求:預算、音樂類型等,便會拿符合的全部耳機放在桌上讓你試聽,即使有七、八隻耳機以上
店內關於前端的產品:DAC、耳擴AMP主打FSA 電光火石、DA&T 古津兩家走高C/P值路線
店家空間呈狹長型,人多時不方便走動
店內有兩台筆電可供使用,且可以自由讀取USB和接器材
店內試聽氣氛很輕鬆,可以長時間待在這裡而毫無壓力
店長很有企圖心,不時引進新品牌與展機
店長常有事情在後方房間處理,如果櫃台沒有看到人,請到後方找找看
店長人很好也很隨和
以經濟學角度來說,建議來這家店

其實自己算已經和這家店很熟了,當初就是店長指點我入門的,現在也還是會去請教看法。雖然我很推崇這家店,一直不解為何好像沒有很大的知名度,一副很低調的樣子。

以下所攝照片已徵得店家同意

店家全貌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耳機牆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旗艦耳機櫃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試聽區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左試聽區: FSA 綠鑰+FSA 愛台灣+FSA 電供+DA&T HA-3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上左:U2 上右:HA-3 下:CD PLAYER- MARANTZ CD5004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U2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HA-3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左上:愛台灣 左中: Spitfire MKII 左下:電供 右:小國寡民3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右方試聽區 FSA TOBBY+FSA BOBBY (+手工平衡線+長物志 太平天國)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電源處理器:長物志 太平天國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TOBBY+BOBBY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手工平衡線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GRADO&Alessandro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m1&sr80i&sr60i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sr225i&sr125i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GS1000i&RS2i&sr325is&m2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sr325is&m2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GS1000i&RS2i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ATH:ESW9&ES7&WS70&WS55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ESW9&ES7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DT880pre250ohm&SRH940&SRH840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PHILIPS:X1&L1&M1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L1&M1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X1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HD598&HD558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k271mkii&k240mkii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Q701&K702&K550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K702&Q701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HD650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HD800&HD650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PS1000&HD800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PS1000&HD800&K702&Q701&HD650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PS1000&HD800&HD650&K702&Q701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老實說,這篇是用來轉換心情的隨筆,寫得不好請見諒.


mobile01 行動影音 (2013/02/17)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3208367
PTT Headphone (2013/02/17)
http://www.ptt.cc/bbs/Headphone/M.1361099236.A.322.html


新威力P-1大亂鬥-W1000.W1000X.K701.K702

前言:
近日一時興起帶著W1000前去新竹新威力音響嘗試看看不一樣的搭配……
此文純屬個人聽感,實際上也有不少討論空間,如有不滿意的地方敬請見諒

系統搭配:
MARANTZ CD5003(CD PLAYER)
Audiolab M-DAC(DAC)
Luxman P-1(AMP耳擴)
『楚培樂坊』慕嫻(RCA線)
『楚培樂坊』EVERYTHING-?不知道幾號(電源線)

試聽耳機:
ATH W1000(自帶)
ATH W1000X
AKG K701
AKG K702
AKG K702 65th
GRADO GS1000i
DENON D7100

測試曲目:
奧華子-笑って笑って
奧華子-僕たちにできること
SUPERCELL-MY DEAREST
SUPERCELL-罪人
魔法公主OST-もののけ姫
魔法公主OST-アシタカせっ记

個人聽感:

聽感描述是以聆聽耳機時依序得到的看法直接寫成簡感

對於W1000.W1000X.Luxman P-1,基本上是以HA-9(仿HA5000)+W1000的印象作為衡量標準

首先是用自己的W1000去測試Audiolab M-DAC+ Luxman P-1搭配下的效果
初聽下有相當不錯的音響性,直接聆聽時不會覺得樂器聲有被音染扭曲,這組前端搭配能讓整體性能得到相當提升,不再只有女聲方面稱得上出色
不管是人聲還是樂器聲都能快速浮現出清楚(但不明晰)的線條而較不會糾纏在一起形成黏滯的牽絲
只用Audiolab M-DAC接W1000的印象是三頻均勻提升而未有多加修飾,然而在沒有Luxman P-1的情況下略欠質地中心的充實
Luxman P-1似乎將W1000整體修飾成柔美甜蜜的取向,卻又能添加上一層綺麗的光輝(HA-9則是瑰麗甜膩的取向)
或許是已經很習慣HA-9搭配下的W1000,個人覺得Luxman P-1並未如想像中的適切……HA-9有一點很重要的特質在於能收斂W1000刺亮而過衝的高頻表現使之變得絲滑,大致上是讓人能將頻段分布注重在中高頻左右。Luxman P-1則無針對此做出控制,所以高頻表現會很搶眼,一方面來說這帶給人刺激華麗的感受,就某種程度來說體現出高頻繽紛的絢麗感,就另一方面來說卻相當不耐聽……

接下來是W1000X
(聽完W1000接著聽W1000X,其反差非常大)
拿比喻來說,若W1000是斑斕的陶器,則W1000X是無垢的瓷器
W1000X體質細緻圓融不顯毛邊,動態表現不似過往略慢而是偏現代聲的快速彈度,人聲稍遠(在前下方)而聲線纖細(不適合厚實嗓音),少音染而無殘響
個人覺得最大的差異是感受不到W100.W1000.ESW9等一眾鐵三角木殼耳機特殊黏膩的尾韻……不管是殘響或是質地上都找不出濃郁的女毒味,應該算是一種淡雅(不包含甜度)的風味……
頻段著重在中低頻左右,高頻方面延伸性其實沒有很好,卻能藉與中低頻的反差拉拔出延伸感
低頻量感多而質地表現不是很好,其下潛不深(W1000質佳而量少)
以低頻表現來說,W1000X是量多散成一片密布的圖釘,則W1000是準確命中關鍵處而量少的長釘
不管是人聲還是樂器表現都能清晰呈現而能在平衡性也達到不錯的水準,可以算是一隻全面性的耳機,有點讓我覺得像Q701的取向
雖說W1000X在素質上勝過W1000,但是兩者走向完全不同……請不要將兩者聯想在一起比較好

這次用Luxman P-1聽完W1000與W1000X後,個人臆測HA-9/HA5000比較適合W5000以前的木殼耳機(W11R.W100.W1000.W5000-2005year.),Luxman比較適合W5000以後的木殼耳機(ESW9-2007year.W1000X-2009year.)。由於未能當場仔細比對,關於這部分尚待商榷,不過私以為ESW9.W1000X已經在調音上有相當程度的改變,不但改以中低頻為主軸,在低頻量感上也已有所改善,應該可以有更多耳擴的選擇才對。W3000ANV雖沒聽過但是據聞和W1000X相似,另外有特別推出HA5000ANV的搭配或許是表示過往HA5000修飾體質的方式已與現在的調音方向不同了……

雖說店長拿了GRADO GS1000i和DENON D7100給我,但是並未久聽……只能說人聲並未符合要求。關於這部分不多說,GS1000i空間感相當開闊,但是聲音的集中度顯得不足。D7100除了低頻表現極佳其他都不對勁……。(話說回來,個人覺得這兩隻耳機在人聲表現上並未有突出的評價才是……再者ATH與DENON在特性上非常不同……之所以會推薦或許是想截長補短在樂器表現上有互補的耳機吧……)

再接下來是K701.K702.K702 65th
K701整體氛圍清亮帶有珍珠色的光輝,人聲纖細秀麗比K702稍遠,中頻略欠而在底韻上需要補強比較好,在高頻上有相當出色的表現,音場表現相當特殊顯得龐大
K702寫實卻又在人聲韻味上帶有清甜,人聲近而與K701相比下在中頻方面也充實許多,音場不大卻有包圍感,整體架構也較飽滿具平衡性
就以個人來說,AKG旗艦中是最喜歡K702的清麗而偏監聽的表達方式就是了。K701與K702一樣有出色的詮釋能力,而K701雖因音染可以修飾音色而能彌補歌曲不足之處,但這也是一把雙面刃,有時會讓人覺得表現略顯泛亮了……
對K701.K702有興趣的人請小心對比兩者的表達方式,我相信其間微妙的差異值得細細玩賞
K702 65th只有聽一下子就放棄了,染得比K701.K702多出不少,已經影響到個人所認為AKG最重要的特質—飄逸透明的聲底了……這隻的調音方式與前面兩者有一定程度的差距,強烈建議喜歡K701.K702的人不要在沒有試聽過的情況就貿然入手。喜歡濃郁音染的人或許可以試看看……

聽完K701.K702再回去聽W1000X,我是只有苦笑了……W1000X寬鬆澄亮的氛圍從另一種角度來說就是略顯浮腫而明亮的困擾了。不過值得注意的是,W1000X在大編制古典樂也有些許地方能勝出就是了


接下來做個簡易總結

歌曲搭配:
奧華子-笑って笑って-K701
奧華子-僕たちにできること-K702
SUPERCELL-MY DEAREST-K702
SUPERCELL-罪人-W1000X
魔法公主OST-もののけ姫-K701
(此部分只考慮K701.K702.W1000X)

若是著重高頻延伸具有穿透力,表現華美纖麗又不失飄逸,建議K701

若是著重中頻至中高頻凝聚力,表現清麗剔透帶有寫實性又不減透明度,建議K702

若是講求人聲具有強烈感染力,不想追求已停產的木殼老鐵,建議K702 65th

若是著重中低頻與低頻量感,人聲韻味講求中低頻纖細聲線或是低語呢喃的類型,建議W1000X

W1000X與已停產的木殼老鐵走向差異相當大,已經有絕大程度偏向歐系現代聲了

HA5000/HA-9/Luxman與ATH木殼耳機搭配持保留態度


以上言論估計尚有爭議之處,以後有機會的話會再去作驗證以及試看看 M-DAC+P-1與PS1000.RS1i.SRH1840.SRH1440的搭配……


最後請容我對新竹地區耳機店多嘴一下
新威力ATH最高階展機:W1000X/AD1000X
明明科技已經引進Beyerdynamic T1/T90,不久就會開放展機試聽


mobile01 行動影音 (2013/03/27)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3208367&p=3#42690645
PTT Headphone (2013/03/27)
http://www.ptt.cc/bbs/Headphone/M.1364386619.A.100.html


明明科技 Beyer T1&T90淺談-與K702交鋒

前言:
近日知悉新竹NOVA裡的明明科技已經引進Beyerdynamic T1&T90,所以趁著清明連假時前去試聽。店長一開始就有先讚揚Beyerdynamic T1&T90在交響樂方面的表現,就結果來看也確實所言不虛……

此文純屬個人聽感,如有不滿意的地方敬請見諒

測試CD:
古董真空管之夜
古董真空管萬歲
古董真空管萬歲之小提琴篇
低音皇
阿卡多-帕格尼尼:魔鬼的顫音
薩奇哥.嘉瑞洛夫-「你看到什麼?帕格尼尼先生!」

基本上這次測試並無特別選曲
主要是測試古典樂部分的表現

系統搭配:
TOBBY+BOBBY
愛台灣+HA-3

試聽耳機:
AKG K702
Beyerdynamic T1
Beyerdynamic T90
Beyerdynamic DT880pro 250ohm

個人聽感:

首先,從系統搭配說起

依照先前測試Beyerdynamic DT880pro 250ohm的搭配來說,愛台灣+HA-3的組合是必較適切的,我原以為T1&T90也是如此,然而這次是TOBBY+BOBBY必較適合T1&T90,這點是出乎我意料之外的。在愛台灣+HA-3搭配下,T1&T90雖仍稱得上沉穩大器,但是整體氣勢顯得沉悶暖糊,不若TOBBY+BOBBY亮麗娟秀的活潑感覺來得好。雖說個人現階段比較偏向TOBBY+BOBBY,但我推估換成別的DAC會有不一樣的成效……

T1&T90的印象

清涼的透明感
理性中庸的底質
滑順澄淨的音色
性質柔順綿密細緻
氣勢莊嚴具立體感
條理清楚的分離度
控制力強而殘響明顯少
泛音具備豐富的層次感
動態反應良好而不牽拖尾韻
三頻均衡緊緻而中頻突出一些
高低頻表現良好但是並未向極端延伸
能夠忠實敏感地反應但是在要求上並不是很挑剔
(一是指電源,錄音品質等細節容易呈現出來卻不是鋸齒狀的惱人毛刺,二是指本質中性易受前端染色但相容性高)

我們可以察覺到T1&T90充滿著理性的監聽性質,剛正不阿的格調能自然散發出權威感,處處體現出嚴謹的風度。雖無帶入感性上的渲染,卻也不是冷澈無情的機械感,究其原因是其細節處理極為縝密細緻,當音符躍動時,刻劃出來的線條是深刻的不顯毛邊,毫不猶豫地一刀兩斷而無留下粗糙的切痕,或有一說是邊緣修飾得相當光滑平順

用形象化的比喻來說,個人認為T1&T90不管是骨骼或是肌理都相當紮實,找不著一絲贅肉卻又不是精瘦的結實體格,胸膛能挺拔地展現卻又不致霸道,就像是體質強健,丹氣飽滿,基礎動作頂尖的練家子。無論動作與否,我們可以發現下盤始終是穩固的,腳步不會虛浮地飄動,導致整體架構出現一絲破綻。是收放自如,節制有力地運用最有效率而直接的動作來達到目的。這種專注的風格不會是華麗炫目引人注意的刺激,而是一種讓人能持續聆聽下去,相當耐聽的平穩。換個說法就是循規蹈矩的全方面優等生,能夠迅敏而良好地應對不同類型的曲目

接下來談談T1&T90與DT880pro 250ohm的區別,一是T1&T90質地上有一種高雅清澈的氣質是DT880pro 250ohm所沒有的素質。二是DT880pro 250ohm呈現出來的氣勢是略顯平板而拘謹僵硬的,而T1&T90呈現出來是莊嚴活生的立體感。三是就頻段分布方面來說,T1&T90著重在中頻,其三頻發展相當均衡有平衡性,略為突起的中頻能夠密緻地聯繫其他頻段恰似隆起一個平滑的丘陵,反觀DT880pro 250ohm,個人覺得其中頻略欠造成了人聲清瘦的現象,就好像平地上陷下一窪洞令人覺得不夠完整。從另一方面來看,DT880pro 250ohm高低頻是極其搶眼的,高頻像煙火般絢爛,低頻像地震般低鳴,反之T1&T90雖有良好的表現卻不會如此強勢地呈現出來

接下來是T1.T90.K702搭配TOBBY+BOBBY的感想

T1&T90本質較亮,彈鍵操琴帶有相當的力度而忠於原色。我們可以感覺到整個舞台的成員各司其職井然有序地帶出清晰的細節而不會破壞和諧,可以說整個人會被大編制交響樂宏偉澄澈的氛圍征服了

K702本質較黯,然其外放時很有光澤感,光暗對比大,帶有婉約清麗之感。相較之下可以說是強調其中幾項表現,其間有層次分為主軸,伴奏,綴飾,聲音不自覺溶入嫻雅素麗的清甜,尤能讓人薰陶在小品演奏中

接下來是T1&T90的區別

一.音場:非常明顯的T90聲源近乎貼耳,在大編制古典樂定位感不佳(雖然氣勢有呈現出來),而T1自然開闊許多有活生感,音場呈現出來甚至比K702還大
二.高頻:雖說T1&T90屬三頻均衡,然而T90實是欠缺高頻延伸而顯得聲音較沉,力道較重,在細膩感上有所不及。T1無此問題而能在整體取得更好的平衡,平添一股柔和的光暈讓人不會覺得生硬,然以高頻延伸與通透性來說尚不如K702漂亮

在實際聆聽時,其實我一直覺得T1&T90近似PS1000&PS500
一.同樣不易出惡聲(直推亦可)
二.泛用性高
三.T90&PS500表現較保守.比較容易處理得當.CP值高
四.T1&PS1000潛力極大,往後要發揮需具備相當準備


總結說來,T90詮釋起來偏陽剛雄壯型,T1詮釋起來屬中性-剛中帶柔型,K702詮釋起來屬陰柔纖瘦型。個人覺得雖論素質T1無疑是首選,但在表現上其實不分軒輊

以上仍是不夠全面的看法,如有機會試試看不同搭配才能多加辨析……


mobile01 行動影音 (2013/04/06)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0&t=3208367&p=3#42925823
PTT Headphone (2013/04/06)
http://www.ptt.cc/bbs/Headphone/M.1365255377.A.A24.html
2013-02-17 6:22 發佈
很用心的文章,五分奉上
我前幾天也是上台北找朋友去試聽了好幾款耳擴、耳機!
雖然新竹離我比較近,但量還是太少了...
而且老實說,這間明明科技我去過...
感覺跟NOVA內部大多的店家一樣
只要看你一開口詢問的器材價位不高
店員就有種隨便敷衍你過去的感覺

嘛,這倒不是重點~
個人的系統比較簡單,AuneT1+TESLA E88CC去接K701而已
前幾天去試聽,剛好也有聽到Tobby+Bobby+K701這樣的組合!
但個人不喜歡這樣的組合,K701插在這樣的組合上,就只有刮耳...
後面拿AuneT1+Bobby就好很多了,但這調性還是沒有合我胃口!
也試聽到AuneT1+Bobby+W1000的組合,女聲很棒是W1000的特性
沒有機會去試到W1000加管機的組合倒是有點可惜

那在另外一間店,試聽了WA3 & 12AU7的耳擴
以及ESW9/W1000X/AD1000X/AD2000X這幾隻耳機
那先說K701搭上WA3&12AU7的感想(DAC依然用AuneT1)
K701接在WA3跟12AU7上面,最明顯的差異是在人聲的遠近上!
WA3讓701的人聲在很適確的地方表現出來,低頻也收得很好,下潛也夠
12AU7則是把701的人聲擠得很前面,整體表現都不如WA3
在與用AuneT1直出來比較,AuneT1跟12AU7一樣,都可以讓701的人聲靠前
整體表現當然12AU7會比AuneT1好,但12AU7並不值得我砸錢!

再來就是以 AuneT1+WA3 去聽其他耳機

ESW9
女聲是當天聽過幾隻裡最毒,但略輸W1000
W1000不論在音場表現上還是在細節程度上都勝過ESW9
不過這是小耳罩的先天限制,況且這支耳罩不用萬元,著實讓我心動!

W1000X
音場表現個人認為比AD1000X或是A系列好上不少(因為個人先前有A700X)
不過人聲相比ESW9/W1000來說,人聲偏遠,缺乏毒性
也有拿W1000X接12AU7,還是不如ESW9來的毒

AD1000X
跟W1000X來比,音場偏窄,分離度不足,但人聲偏靠前
不過AD1000X的人聲並不是我的菜,W1000X對我還說還比AD1000X好

AD2000X
當天聽過裡面的耳機,音場最大的一隻,人聲同樣靠前,分離度也不錯!
但女聲的毒性跟W1000/ESW9來說是不太一樣的,也不是我的菜

因此個人總結的心得就是
1. 喜歡管機的聲音勝過晶體機的聲音
2. 木殼系列比其他系列毒,其中老鐵又比新鐵毒!

另外A系列,老實說一點都不毒,而且音場表現個人認為比ESW9還糟
自己聽過A950LTD以及A700X
當初聽A950LTD時,並沒有像ESW9這樣給我帶來驚豔感!
不論A950LTD還是A700X,雖然人聲也挺靠前的
但人聲跟樂器的分離度不足,樂器跟樂器彼此的分離度也不足
所以個人並不是很喜歡A系列的表現...

最後回到家隔天,俺就衝了一隻二手的ESW9
跟AA網友收的,01那隻4.5K沒收到真的很可惜
家用:AuneT1+TESLA E88CC+AMC 3000+ATH-ESW9&AKG K701;隨身:Sony XperiaSP+PHA-X+CKM55
environment790121 wrote:
很用心的文章,五分奉...(恕刪)


新竹市適合試聽耳機的地方嚴格說來只有兩個:明明科技和新威力

我是從明明科技開始接觸,從中低階聽到高階,在店裡花了很多時間過,倒是自認蠻清楚這家的狀況,所以才有在文章裡介紹

至於新威力,雖然試聽器材不管是耳機或前端都很豐富,但是老實說我不喜歡那邊店長的作風,自己去過的次數很少

話說,您有提到店員的服務態度,店內常駐人員是店長,有時候會是其他人值班,不曉得您碰到的是什麼情況!?我想店長態度都很好,很鼓勵試聽的說。再說我想明明科技的客戶群並非主打高階客戶呢~這其中一定有甚麼誤會,個人是覺得這家店的取向比較偏向中階以下顧客群

管機變動因素太多,不管是管機的型號、管子的型號、管子的使用時間、熱機的時間等都有影響,而且搭配上(換管)應該會是蠻花錢的,再加上有試過Splendid EA-10、Schiit LYR印象中管擴速度不如晶體機,所以我對管機興趣缺缺

我手上有W100、W1000,依個人認識的特性是不建議W1000搭管擴就是了,不妨試試看HA-9

用比較客觀的角度來說,ESW9的音響性並未符合身價,但是音樂性上確實有她的魅力在,所以自己手邊也是有ESW9。W1000算是完勝ESW9,但是ESW9在某些歌曲的詮釋上仍是比W1000好的

W1000X新竹沒有試聽的機會,殊為可惜。AD系列只有測試過AD1000X,對我完全沒有吸引力

「木殼系列比其他系列毒,其中老鐵又比新鐵毒!」我是相當贊同的,自己以前就有寫過木殼老鐵W11R.W1000.W100的感想
好想要買rs1i,有點給他中毒,不過想到還要配耳擴就懶

abel02 wrote:
新竹市適合試聽耳機的...(恕刪)


新竹三間我都去過~ 個人是偏好新威力~ 海恩能試聽的種類不多~
明明是很多東西沒錯,我當初挑DAC一體機也是去那邊...
不過當時應該是店員而已,問了一下他反而建議我去新威力聽...

當時我是聽Fubar4+,後面去新威力聽AuneT1,就跟新威力老闆買了~
然後就一試變主顧,只要有空去新竹,就會抽時間過去!
朋友想跳坑也是帶去新威力~
不過之前比較可惜是都沒有鐵三角的耳機!
而且個人覺得,若是論試聽環境,大概新威力是新竹三家最舒適的了~
論器材大概也是三家最多的了!!
我幾次去都在那邊待了一個下午

至於新竹海恩,我被他放鳥幾次了...
就一樣是想挑DAC一體機的時候,我當初先電話問海恩有沒有uDAC2
跟我說有,結果跑到店面後跟我說沒貨了 (剛剛被買走了...)
後面才跑去明明跟新威力...
還有一次被放鳥,是我的CKM55掛點送修
我想找隻臨時代用品,鎖定AKG一支耳道,也是電話去問說有
結果到店面後,跟我說剛剛被人家買走了...
這感覺OX到不行 = =|||
家用:AuneT1+TESLA E88CC+AMC 3000+ATH-ESW9&AKG K701;隨身:Sony XperiaSP+PHA-X+CKM55
老闆器材越進越多了

從只有那面牆

到現在一堆猛獸都出現了


恭喜新竹人又多好去處





scottching wrote:
好想要買rs1i,有...(恕刪)


GRADO隨便搭配都不差,但是要真正玩的好也是不容易
sr系列和RS系列搭GRADO自家的RA-1應是官配無誤,GS1000i和PS系列個人認為就要另找耳擴了

abel02 wrote:
其實個人認為電源處理...(恕刪)

好多耳機呀
台南市目前還是半沙漠狀態
真希望多來幾間這種的
最近耳機市場好像越來越開發了
店也越開越多~^^~
這應該算是個好現象吧
environment790121 wrote:
新竹三間我都去過~ ...(恕刪)


有去過新竹海恩測試KAO AUDIO UD2C-HP(DAC為主的一體機)、AD1000X、MEZE88。新竹海恩建議是女老闆在的時候去,其他店員……

個人對於新威力的看法:
高階展機相當豐富,試聽耳機應該是新竹最齊備的
全部的試聽耳機都放在倉庫裡,不知道到底有那些
同時間至多只能拿兩隻耳機試聽
店家看出大概的預算就會自動推薦耳機
線材:USB線、RCA線、電源線是楚培出產的,但是不知道有沒有賣
管擴來源
新竹試聽器材最多的地方
不能接自己的USB、隨身硬碟、隨身訊源讀取音樂,只能自備CD
接器材需預約時間,且須自備整套系統-含電腦,不能連上店面試聽設備,接器材是接到另外的延長線
女店員服務態度很好
店家定位是針對有一定經濟程度的顧客

個人覺得新威力最麻煩的地方在於不能自由接器材
曾經在新威力店長的堅持下,帶著筆電包、背包裝AMP、側背包裝DAC和線材騎機車去組自己的系統試聽耳機,非常耗費心力,那次將新威力店內高階耳機試聽過一遍後就再也沒去過……

新竹主要有四家耳機店
明明科技/風城數位
新威力音響
新竹海恩
新竹曜德視聽

abel02 wrote:
有去過新竹海恩測試K...(恕刪)


新竹海恩有年輕女老闆的時候再去
新竹耀德我就沒去過了~
不過新威力我真的把整套器材扛去試過
他的電腦裡雖然有我常聽的歌,但量太少...
而且電腦不同、系統調教不同,出來的聲音也會有差...
因此我前幾天去台北試聽,也是把整套系統扛上去
家用:AuneT1+TESLA E88CC+AMC 3000+ATH-ESW9&AKG K701;隨身:Sony XperiaSP+PHA-X+CKM55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