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重現經典鐵三角 。 剛柔並濟之演繹 (多圖)

熱呼呼地……拿著甫推出的T50奶白機在手 ^ o ^

T50白色款一定讓不少老艾友遙懷起當年叱吒MP3多功播放器市場的iFP-190TC珍珠白吧!


長久以來與iriver一同成長的艾友們,一定未曾忘懷iFP-100系列創造的轟動歷史~
甫接觸iriver的新朋友也有幸透過T50體會iriver是如何用經典鐵三角抓住了用戶崇尚美感的心思。

上承優雅iFP-100系列的成功,下接創造新三角造型風潮的T10和小太空船T30退役後的重責大任。
到底……外貌上如此Tender的T50奶白機能使出什麼新招數,讓人眼睛為之一亮呢?

一、整體包裝:

包裝盒正面照:
右上角有AA電池的標示貼紙
T50標語「Modern Simple Refined」

包裝盒底部:
顯示T50所具備的主要三項功能:Music、FM Radio、Recording 。

包裝盒側邊:
說明播放64k的WMA檔案最長可達34小時。
具備六大特性:FM廣播、MP3播放、Windows Media Audio(指WMA和ASF)播放、錄音、SRS WOW HD音效、韌體升級。

包裝盒背面:
說明T50的規格,使用多種語言書寫。

比較特別的是,在這裏發現了兩個特殊的標記:
(一) :
這個是網路音樂服務平http://www.urge.com/ 的標記。就我所知,「URGE」是音樂頻道商MTV Networks與微軟合作開發的線上音樂服務,由微軟提供Urge技術,微軟Media Player 11測試版中已內建URGE,除超過200萬首歌曲供銷售外,還提供線上廣播。
MTV擅長在新人、新曲介紹上創造賣點。如喜歡U2樂團的用戶,URGE會自動提供該團最新歌曲消息,並推薦其他風格類似樂團的歌曲。MTV表示,URGE用戶還可選擇收到各類樂評人的部落格文章,每一則文章都會附上曲單,讀者可同步試聽或下載文中提到的歌曲。MTV音樂網總裁Van Toffler說:「URGE的特色在於特製的程式、創新的音樂探索功能和與WMP的獨家整合。」
(二)倒是 podcast ready,藏著什麼玄機呢 ?

Podcast是什麼?
Personal On-Demand Broadcast的縮寫,是一種網路錄音或類似的網路音訊軟體。這些錄音內容可以讓人在網路上下載到數位行動設備中,以供人離線或在其他數位設備上播放。換句話說,Podcasting就類似一些數位錄影機(DVRs)的概念(類似於TiVo),可以讓你先將廣播的電視節目錄下來,以便稍後欣賞。
P.S.此名詞是由Broadcasting(廣播)與Webcasting(網路廣播)及iPod所衍生來的,因為許多早期的Podcast的聽眾都是使用iPod作為播放的設備,儘管Podcasting的概念並不侷限於iPod與iTunes的應用上。

蝦密啊~
原來T50這小妮子還支援現在最熱門的Podcast喔,真人不露相呢!

先連接T50到電腦上,打開iriver Plus 3

注意!!iriver Plus 3右下角的標誌就是Podcast ready網站的連結。

點選後會進入myPodder安裝說明頁

如果出現新版本信息,問你要不要更新,點選Yes。

進入網站下載區,選擇Windows圖案就可以下載myPodder的安裝程式。
安裝完成,myPodder首頁:

選定了,就下載吧。

選擇喜歡的主題,去下載Podcast吧~

盒裝內標準配件
說明書一本、iriver Plus 3光碟、保卡、標準Mini USB傳輸線、iriver耳機一副。

二、外觀篇:

只能說:「經典就是經典」!!
試著旋轉各個角度吧!立刻你就能體會T50湧現的沈靜美感。

備有純黑和奶白兩色供艾友選擇,可謂黑的俊俏、白的嬌柔啊~


奶白色的機身,配合著如瓦楞板波浪所修飾的三角柱有不可思議的絲般觸受,媲美楊貴妃的雪膚凝脂。

純黑色的機身,配合著如瓦楞板波浪的修飾,觸感雖細緻,視覺上卻映帶出強烈而剛硬的純陽氣息。

體型與S系列對比下,絕對不算纖細,但放在手心裡仍覺得很小巧。


耳機插孔落在機身上方,旁邊是吊飾孔。

久違的五維導航鍵

上排按鍵:Play / Stop 、A-B、錄音鍵

活動式的USB防塵蓋,易開易關,應是針對T10為人詬病的USB防塵蓋所作出的修正。

鎖定鍵,用鎖頭圖表示,橘色標記出現即為「鎖定」狀態,任一按鍵均無作用。螢幕會出現畫面,解鎖後方能操作。

簡潔的電池室,利用了三角型的特性,又不會像T10般厚重。即使碰到電池有些微膨脹,拯救工作也會簡單許多吧!?

T50機身上沒有像T10的螺絲孔(如圖示),氣質洗鍊不少。

電池蓋開闔挺順暢,沒有”卡卡”(台)或是鬆動的現象。卡榫扣長,不易脫落。

三、規格篇:
系列 T Series
型號 T50
型號 T50
容量 * / 顏色 1GB / 黑 , 白
一般 連續播放時間 約 52 小時 (MP3, 128kbps, 44.1kHz, EQ Normal, Vol 20, LCD Off)
傳輸類型 USB 2.0
等化器 9種預設EQ + User EQ + SRS WOW HD
尺寸 約 73.1 X 30.9 X 27.3mm
重量 約 32g ( 不含電池 )
運作溫度 -5℃ ~ 40℃
錄音功能 是
視像 顯示螢幕 CSTN 65,000 LCD 顯示螢幕
電源供應 電池 AA 電池 X 1
音頻 音頻範圍 20Hz~20kHz
耳機輸出 15mW(R) +15mW(L) (16 Ohm) (最大音量)
性噪比 90dB : A weighted
聲頻 立體聲 (L+R)
FM 收音機 頻率範圍 87.5MHz ~ 108MHz
天線 耳機天線
音頻支援 檔案格式 MPEG 1/2/2.5 Layer 3, WMA, ASF, OGG
傳輸率 MP3,WMA : 8Kbps ~ 320Kbps
OGG : Up to Q10
標籤檔 ID3 V1 Tag, ID3 V2 2.0, ID3 V2 3.0, ID3 V2 4.0
多媒體支援 檔案格式 BMP ** (Up to 24bit depth)
作業系統 使用 Windows MSC 模式 : Windows 98SE/ME/2000/XP or later MTP 模式 : Windows XP with SP2 or later

(一)使用時間:
電力解決方案採用普遍使用的AA電池,一般的鹼性或鎳氫充電電池均可正常使用無虞;官方的使用時間,播放音樂時最長可達52小時喔。
A)播放時間測試結果:
比照官方預設的標準 (MP3, 128kbps, 44.1kHz, EQ Normal, Vol 20, LCD Off),偶有操作動作,至少有50小時的表現,貼近官方數據。
B)超殘酷測試結果:
特地以MP3, 256kbps, 44.1kHz, EQ以SRS WOW HD預設值, Vol 20, LCD ON:長亮、螢幕保護程式選擇i-Guy跳舞,外加大量的操作動作,使用時間還是能達11小時之久,相當令人滿意。
C)小結:
一天不過24小時而已,相信52小時播放時間,足以狠狠用個2~3天後T50才發出哀鳴。
喜歡乾電池供電機種、長時間通勤、出門在外、有大量錄音或聆聽FM需求的朋友們,攜帶更換的電池不再讓你大包小包。
用量較少的朋友們,「一週才換一次電池」不是神話喔。

(二)螢幕

T50跟T10一樣採用的是1.01英吋六萬五千色的CSTN螢幕,CSTN螢幕最早是使用在手機的外顯示屏,特色是十分省電,這個從使用時間即可略知一二。
不過,1.01吋螢幕較小,對視力較差的使用者略困擾;畫面同T10般有柵欄狀直條,這並非螢幕本身的特性,而是iriver的設計,試著觀看BMP圖片檔即可知,還好並不影響資訊的閱覽。

(三)音樂支援
MP3、WMA、 ASF、 OGG共四種,不算最多但絕對很夠用。VBR也可播。但尚不接受其他無損的數位音樂格式,小殘念。
除了主要支援8~320kbps的音樂檔外,OGG還支援到Q10(也就是500kbps)的壓縮率,能帶來更細膩的音樂表現呦。
已可相容於WMA DRM10,並直接利用Windowa Media Player 11版內建的URGE直接上網購買音樂。不過窮鬼偶還沒升級Windowa Media Player 11,就沒法告訴大家台灣能不能用,Sorry啦。

(四)圖片支援
能顯示BMP格式的圖片,且支援到24bits的規格。
但透過iriver Plus 3卻沒辦法使用圖片轉檔後傳輸的功能,必須手動將圖片轉成BMP放進T10裡面….呵呵呵,真奇怪。
還好轉出的檔案放到機上表現還不錯,但因要符合狹長型的螢幕,所以部份照片上下、左右會壓縮一下。

(五) 耳機輸出功率
輸出功率為單邊15mW ,雙邊達30mW,信噪比大於90dB,已足提供震撼的感受。

(六)傳輸三介面
早期iriver 的產品必須用特定軟體iMM才可傳輸、管理。之後因應客戶反應不停改進,現在使用iriver Plus 3可以自動升級韌體、自動依TAG管理音樂清單、修改、設定FM頻道表…等,但是不用也無妨,可以直接把T50當USB隨身碟使用喔。
用「好還要更好」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T50既可當USB隨身碟,也可以通過iriver plus 3,還能搭配Windows Media Player 11同步歌曲,傳輸、管理三大法都一舉囊括了,沒藉口再說「不會用」了吧!?

(七)體積
T50體積為30.9×27.3×73.1mm,未使用電池時重32g,裝電池也不過50g出頭,以使用AA電池的機種來說,既兼顧設計感又保持了苗條身型。

(八)EQ等化器
iriver最富盛名的等化器,提供了共十一種的音效設定模式。
A)9種預設EQ:

Normal、Classic、Live、POP、Rock、Jazz、UBass、Metal、Dance、Party
B)新近機種開始具備的SRS WOW HD:
T50的Setting裡「聲音」(Sound)選項可供設定。
C)i-Fans最愛的User EQ:
50、200、1K、3K、14K 共5個頻段,每個頻段有上下15段調幅空間,變化多樣,應能滿足耳尖的玩家。
附帶一提,只要進入Setteing更動SRS WOW HD或是User EQ設定,則長按A-B鍵會顯示EQ由原本的預設EQ自動跳到SRS WOW HD或是User EQ 選項上。

四、操作介面篇
(一)操作功能表有:
長按許久不見的五維方向鍵後就可以看到Music,左右或上下移動五維方向鍵可做選擇,垂直按壓五維方向鍵就可以進入該功能。
顯示目前播放的樂曲檔名、音量等資訊。設置了本機日期、時間後,可當鬧鐘,從關機狀態自動開機。
供查閱機上所有檔案、資料種類。
刪除功能,須在停止播放狀態下,五維方向鍵選定欲刪除的檔案,按下A-B段按鍵即可完成。
進入FM功能。
長按五維方向鍵,可以開啟PRESET(預設)電台,按下A-B段按鍵可以查看目前的頻道。如果要刪除某個電台,移動並確認即可。
再長按一次五維方向鍵,可以關閉PRESET(預設)電台,手動搜尋頻道,要保存頻道就按下A-B段按鍵,移動並確認即可。
進入錄音功能。
按下錄音鍵就可開始錄音,直錄成MP3檔,質量還不錯。
設置了本機日期和預錄的頻道時間以後,可以有FM預錄的功能。
當然也可用音樂當鬧鐘,不過建議你接到喇叭上面囉。
進入設置功能。
提供關於「聲音」、「顯示」、「錄音」、「時間」、「進階」的細部設定。

(二)完備而簡潔的細部設定
「聲音」:SRS設置、自定義EQ。
「顯示」:背光時間、螢幕保護、捲動速度、TAG信息、語言選擇、電池選擇、命名、液晶對比度。
「錄音」:FM設置、語音設置、語音啟動。
「時間」:自動關機、定時關機、日期與時間、鬧鐘 / 錄音選擇、鬧鐘設定、FM定時錄音。
「進階」:恢復、系統資訊、快進速度、播放速度、學習(0-180秒設定)、收音區域、載入預設值、格式化。

(三)播放模式:
選擇播放的模式,按一下錄音鍵,就會出現
A:代表”全部”
D:代表”資料夾”
1:代表”單首歌”
循環箭頭:代表”重複’
§:代表”隨機”
以上,共可組合出以下九種播放法:


五、音樂表現篇
本次挑選Blue在「Guilty」專輯中所演唱的Alive作為評測曲目。

只找到現場演出版本,請觀賞Live Showhttp://www.youtube.com/watch?v=fafHFyuywTM
耳機仍使用鍾愛的MX400,以256kbps的MP3檔、音量18,為各位大致描述各種EQ的音色表現。
目前韌體版本為V1.00,初始設定即在50、200、1K、3K、14K頻段上,分別為+6 +3 +3 +0 +3。

(1)Normal:各種聲音處理上較均衡,只有低音鼓聲稍突出,人聲和空間感處理上偏薄;但不論高低音部都沒有發散的跡象。
(2)Classic:人聲部有飄飄的感覺,尤其到高音段更是;鼓聲的處理很中肯,不致於過頭。以本曲來說,人聲跟樂音有距離太遠的問題,建議
(3)Live:我個人第二偏好的EQ,既提升了人聲的厚度和亮度,背景樂音和人聲的空間感掌握的很好,很有現場演出的味道。
(4)POP:算是最難搞的一個EQ了,很多歌曲一用聲音就變得很悶,背景音調整的太過頭啦。
(5)Rock:人聲有發散的味道,目的應要表現搖滾主唱的磁性唱腔,鼓音處理上較Metal控制很多。
(6)Jazz:跟Live有點像,只是低音部份加強不多,如果怕聽Live久了耳朵疲乏就可以試試這個EQ。
(7)UBass:很多老艾友超愛的重低音設定!!不愛過度強調人聲、重視低音頻表現的朋友們應該會很喜歡,本曲也還算適合這EQ,簡直像站在大型喇叭前,聽完耳朵都隆隆叫了,所以要注意音量別開太大、也別聽太久,以免聽力受損喔。
(8)Metal:本曲並不適合這種EQ設定,但若用於搖滾樂或重金屬曲風就會相當適合,鼓聲和人聲部份金屬味恰如其分。
(9)Dance:真不知道為啥叫「Dance」,因為浩室、電子曲風都不適合用,整體一個「糊」字。難不成是用在華爾茲和探戈上!?這可就不知道要找啥歌來測了。
(10)Party:把人聲提前到耳朵邊,鼓聲金屬味強調的很亮很重,不過效果沒有Live舒服適耳、容易累。
SRS WOW HD表現經過調教後環場效果確實不錯,但聽久易疲乏,而iriver新的內建歌曲iriver ,I love u倒是非常適合用這個特殊音效表現。
當然!!最棒的還是User EQ啦,發揮創意、自由嘗試喜歡的音色吧。

六、總體評價

(一)優點:
1.價格實惠;尤其跟以往天價的iriver產品相較下,更是這麼覺得。
2.純黑和奶白雙色,外觀都很時尚,很難決定要買哪支。
3.SRS WOW HD等音效設定,表現不俗。
4.與微軟合作有看頭,可以透過WMP 11線上URGE購買音樂,也能從Podcast ready下載Podcast,挺有趣的新鮮貨。

(二)缺點:
1.圖片功能,iriver Plus 3應該支援直接傳輸、轉檔才對。
2.突出式的五維方向鍵仍有老毛病:放在口袋中容易壞。
IFP-190TC的五維方向鍵,搖桿小且外凸,易勾拉、易壓傷。

T50五維方向鍵側面觀,已比IFP190TC內縮不少,且造型上減低勾拉的問題。
T10平面式的五維方向鍵比較不怕壓,但大手的人操作或有不順暢的狀況。

七、購機評價

外觀:真的很有型(廢話!三角”形”的咩)。沒有螺絲孔、順滑的手感免擔心留指紋、強化塑料不怕刮傷,三面連接的隙縫處理也很細緻。但帶在身上,難免因三角的關係…T50有羞於正面示人的狀況,給9分。

操作:不難上手滴,畢竟五維方向鍵夠經典。手指頭粗的也別擔心,按鍵、搖桿雖小但都很好使的。還囊括了傳輸三大法,大方給10分。

功能:除了基本功能外,又多了Podcast、URGE以及SRS WOW HD的加持,8分。

價格:1G目前約3400元,真不敢相信這樣就買得到iriver了,9分。

下結語:9分,血拼值超高。如果你還跑去買白牌,那就真的是執迷不悟了。


*********************************************************************
附上T50奶白機與朋友T10的1G香蕉機的合影數張

雖都是三角形,但T10狂野、T50典雅,瞧T50一副小鳥依人貌。

換個拍照角度,熊熊感覺T50大很多,但…這是錯覺!!

AGoGo!T10、T50的i-Guy共舞。

從背面看體積大小。
2007-04-17 16:30 發佈
老實說....剛看到標題我還以為介紹鐵三角的耳機

最近想換MP3隨身聽,這台可以考慮

配我的CM7ti應該不錯!!
嗯....我也承認 我也是誤認為 耳機鐵三角 點進來的...


我先去罰站先....
這是台好機器阿

剛剛才跑去買回來而已

我是買霧面黑的 質感不賴 低調沉穩

本來要買白色但是白色殼跟黑框螢幕那樣配起來很怪 個人感覺

加上白色是鋼琴烤漆怕手滑摔到地面

錄音品質個人蠻推薦的

如果有錄音需求兼聽音樂的可以考慮喔

繼續使用中



網路上有新聞指出 iRiver T60 在四月中下旬也要上市了.
感覺 T50 和 T60 差不多
只有電池不一樣, T60 有 1G, 2G, 4G 可以選.
好文章! 也多給預算不高的人一個選擇

那個三角造型真的經典啊 但是當時的價錢實在讓人卻步....
你今天茫了沒?
還不錯的樣子耶
看到樓主的這篇文讓我想起我已經罷工2個月的經典老機IFP795

雖然買了D2但是還是覺得795的音質某方面比D2好

請問這台T50有FM定時錄音嗎???

傳MP3時一定要專用軟體嗎???



先給個掌聲,報告的很詳細說~

這台列入下一台換機的清單中!(不過我比較想敗T60)


可以請問一下

網路上有說新的T50,T60又換了別的晶片

和原本T30這一系列的三星晶片不同

那在音質的表現上

不知新一代的機種表現和T10,T20,T30比較起來如何?

總覺得我的T30換成T60

除了容量加大和彩色螢幕,似乎沒有太大的不同??

等待T60中~
貓貓頭 wrote:
還不錯的樣子耶看到樓...(恕刪)


嗯,樓主說的還蠻詳細的啊~
在操作功能表那邊,有說道T50有FM定時錄音喔,設定了時間,即使關機中,也會自動開機錄音呢~

也不一定非要使用專用軟體不可。
可以當usb用,或是透過iriver plus 3、Windows Mwdia Plyer三種方式都可以用。
no music , no life !
看到樓主的勸敗圖後因為手邊少一台簡易型MP3
所以前天晚上也去敗了1台T50 黑色 1GB

入手價只要3.2張小朋友

本來是要重回G3的懷抱,相說嚐嚐鮮也不錯

本人使用兩天後的感想

優點>>>>
重量很輕
AA電池不怕沒電
省電
FM收訊比IAUDIO好

缺點是音質個人感覺沒G3好
液晶畫面不漂亮(大概是為了省電吧)背景都是一條條直線無法改變,不曉得廠商為啥要做 這樣,背景清爽一點比較好,我還是喜歡冷光啊
塑膠味頗重
配件縮水了,沒皮套跟吊飾


糟了居然感覺缺點比優點多

哈哈,誰叫我要拿她跟G3和D2比呢


總之在價格比上這台還算不錯的機子



但是我還是懷念IFP795啊啊啊啊啊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