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什麼價位的mp3要搭什麼檔次的耳機,還有檔案,才可以都不浪費發揮最大優勢?(行動影音新手)



想請教一下,每個價位的mp3,各要對應多少價位的耳機和檔案品質,
才能發揮最大效用?

我對耳機的定義是:耳罩式以外,因為耳罩式的很貴,價格對應不過來。
一來耳罩式的隔音問題,讓我認為耳罩只能在很安靜的情況,
用最閒暇的時間來聆聽,所以在我的觀念裡,低階直接略過耳罩,高階高攀不上。

我把它看成很難用到的牛刀。



以免mp3太好,或者耳機太精細,還是原檔品質太高,
但全部的等級都沒在一個水準,就會浪費掉最好的那個配備了。

就像木桶,木桶是用多個木條連接圈成的,
木桶的容量不是由最高的那個木條決定,而是取決於最低的木條的。

只要有一個木條太短,那水量就只能裝到那個木條的高度。



我承認,其實對耳機等配備的瞭解還很淺薄,
所以我不羞上問(各位都是前輩,我不能用不恥下問啊,差點打錯字...)

因為我聽見你說,5000元的mp3要搭配接近萬元的耳機才划算,
對這點我真的感到不解。

按你的說法推斷,2000-3000的mp3就已經配得上3000-5000的耳機了?

可是入門mp3還沒那麼厲害啊!很多音質都不受好評,連手機都贏不過,
真的用得上3000以上的耳機嗎?


在我的觀念裡,每個水準的搭配組合是:


0元手機配300以下稱不上耳機的消耗品,不過能聽得見聲音已經很棒了。


  1500以下假mp3和沒音質的手機,配1000元以下耳機,
  檔案隨便都行,靠網路下載,有毒無所謂,耐用度差,在我眼裡有點像騙錢。



  1500-3000入門mp3,講究音質的手機,配得起1000-3000耳機,
  檔案可以是mp3,至少要256kbps,也可以動用CD了。
  此級別開始關注底躁問題。



  3000-5000中低階mp3,對專業人士當然不夠,
  可是對涉入音樂不深的人甚至是木耳來說,音質已經算很頂尖很實用了。
  耳機可以用2000以上,但是搭上5000元以上的耳機,似乎會感到有些可惜?

  檔案如果用mp3,kbps當然要用最高的,其實早該用WAV擋了。
  要聽音樂,除非保證在網路上能抓到高品質檔案,
  不然此價位還不買正版專輯,也太浪費這個mp3了...

  開始對底躁特別龜毛,或許音質還沒要求達到天籟,
  但最基本的水準和門檻的要求也十分嚴苛。
  而且對低中高三個音域,還有聲音的冷暖性質,都會開始深入探究。
  (開始跌入深坑了??? 在此之前研究那個是浪費時間)

  我非常盼望手機能到達此境界,畢竟以我的資歷和財力來說,
  極限也僅能至此了。




  5000-10000,中高階mp3,除了術業不精的mp5和touch,
  把它們歸類在中低階附近。

  耳機也要用相同價位的,5000-10000甚至更高,
  基本上到此才用得上,不然在我眼裡是種浪費。
  相對的,如果還用3000以下的耳機,那對此mp3也是浪費,
  這種等級耳機還不買3000以上,實在可惜!


  音樂檔案,這點我了解不深,但專輯cd也該用藍光的吧?
  格式我不清楚,但絕對不是用mp3檔案的。

  基本門檻必備之外,其他超乎平凡人境界之外的專有名詞,
  奇奇怪怪的感覺體驗描述,大概都是自此以上了,也才能稱為達人。




  還有高階的影音設備,買上萬元音響和撥放器,只專門來放特製光碟,
  甚至靜電耳機的,那已經超出我的想像範圍了,不談。



請問我這個音質對應,有沒有哪裡不符合實際情況呢?
2012-05-31 9:35 發佈
文多抱歉沒看完...


我耳機是c710. 搭j3
個人覺得很棒

朋友有支nokia下市音樂手機
插上c710聆聽
也不錯


假如你拿上萬隨身聽搭上附贈耳機覺得很棒
那很好

總而言之聽感是主觀的
你爽就好
我也是文太長沒看完
看到中間開始有點像抱怨文了?
markyan66 wrote:
文多抱歉沒看完......(恕刪)


其實我覺得
看自己的預算來決定就好
管他誰說什麼
保持一個想法就好
有多少預算,就買負擔的起的寶貝
至於檔案品質那些可以屈就的東西
就看自己心情決定了,畢竟這方面我還是相信心理大於生理

IVAN0922 wrote:
我也是文太長沒看完看...(恕刪)


同意!!

心理大於生理
我覺得沒必要分的這麼細,只要差距別太離譜就好。
舉例來說,以前耳機店老闆跟我講過一個逸事,就是他有一個客人,所有音樂堅持只聽wav檔,但是只拿幾百塊的mp3播放機...這樣當然容量馬上就滿+聽不太出來與320k的音質差異,讓老闆覺得這堅持很無謂...這種機子你還想搭萬元耳機...那真的離譜了...

但是我覺得機子等級有一定程度以上(5000以上吧?),其實搭配不同耳機就開始聽的出價值了,但也要開始想到是否合乎自己的預算/使用環境/喜歡的聽感,不是一定就要用中階的耳機,高階也ok,只要你喜歡。配低階耳機也無所謂,畢竟有其他因素在影響

J3搭旗艦耳到的人也很多,不是每個人都會去買真男人來聽~

反過來說也有人8千以上的SONY A系列甚至Z系列搭小鐵CKM55,他可能在外面行動時不想帶太好的耳機,怕扯斷,這我也能理解,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旗艦隨身戴。我一位同學每年都在電車通勤上班時弄斷2~3支耳機線,所以她耳機預算不超過3千日幣....

有人則覺得Z系列合他用,但耳機他自覺聽不出差異,不想買到上萬元旗艦款...這都是自己的選擇~沒啥不好的~

supersd wrote:
我覺得沒必要分的這麼...(恕刪)


如果不拿j3那種等級的,那耳機也不必買5000.甚至3000左右就可以打發了?
因為耳機容易損壞,買太貴的萬一壓到或拉到就悲劇了。

檔案的話,除非有些高品質檔案實在難找(對我來說很好聽卻根本乏人問津的),
不然我就直接想辦法用320k和wav的...


如果iphone用wav + 3000耳機會浪費嗎?



精闢的分析!!
不過我想說的是~
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
挑選負擔的起的器材~
再者是喜不喜歡~
聽音樂也可以很輕鬆的
基本上就是看你自己吧
先看自己預算如何
然後預算內挑自己喜歡的搭配就行了

我自己訊源是用A865 16GB
耳機是森海CX980
音訊都是聽WAV或320K
聽電音歌曲特別high
我也覺得沒有必要這樣分,搞清楚自己要的是甚麼才重要。

好不好聽是很主觀的,再說了,其實很多人根本搞不清自己是金耳還是木耳,以我自己而言,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木耳,而且壓根不相信耳機能好聽到哪去,更不用提甚麼換線啊、隨身耳擴的,我一直都是用所買的產品附贈的耳機,直到收到UE TF10這萬惡的晉升禮物‧‧‧

那時,我才發現,我嫌東嫌西、用了快20年的啃木頭CD隨身聽原來音質超威,而我SONY A845裡的一堆MP3都是渣,以為的木耳,到網上提供的測試站一測,才發現我是金耳(還連測8次,因為我不相信自己是金耳),隨著觀念的顛覆,開始回過頭去聽自己的一堆MP3收藏,漸漸心中產生疑問:是我心理作用嗎?為什麼有的ACG MP3 320壓縮的跟CD聽不出差別?而幾乎交響樂都只聽前幾分鐘甚至開頭幾十秒就分辨無誤?

隨著疑問加深,於是開始辜狗大神,然後才搞清楚,原來ACG MUSIC是近幾年才開始注重版權,以前笙美、長榮的根本盜版,所以根本沒有所謂錄音品質,只有失真程度的選擇,而日本正版,也有製作成本的差異,所以錄音品質參差不齊,像我買的1992 風之大陸原聲1、2,其品質精良,拿到現在來聽仍然是美聲兩枚!

接著我就開始被各個類似的網站荼毒,最恐怖的是,每個這種論壇,都會存在一些很機車(口誤),啊,不,不是啦,素很熱心,明明你說只有預算5000,都會熱心幫你SWOT,然後爆掉你的預算的好人?最後不堪爆炸的威力,開始正視自己要的是甚麼。

然後就發現‧‧‧我買A845根本豬頭,我只是想要好音質,我聽ACG根本不能接受320KPS以下,甚至最好是FLAC檔,交響不用說,非WAV、FLAC不能,而流行歌曲絕對是試聽再試聽,我很少整張專輯都放,我都是挑喜愛的單曲收,綜合以上,我需要的是好音質、便攜帶、大容量的撥放器,至於出差想看影片,我有PSP、筆電,所以很多論壇都推的J3我也不考慮(他要是支援RMVB、MP4的話‧‧‧),最後我買了不起眼的SANDISK CLIP+ 外插一片32G SDHC,然後多餘的預算買了更萬惡的IE80,最後剩的一點點錢錢,去敗了某大的銀色的、超軟的、插針超短的(我一定要提,這是怨念)、CP比很高的一條線,然後心滿意足‧‧‧你以為我會這麼說嗎?

然後開始發現耳塞不合、躺床上靜下時來發現有隨身耳擴推出來音質更棒(耳擴借來的,可見到哪都有壞人,這社會啊‧‧‧),心中的貪慾呼喚我去把黑曜石入手,然後我就可以TF10聽交響,IE80聽其他,然後我就會稍稍滿足。

真的嗎?我也不清楚,只知道還在看這版,我早晚還是會被勸敗成功!
然後不甘心的我,也會‧‧‧呵呵、呵呵呵、啊哈哈哈哈哈
歐吉桑又來閒聊了,以下個人看法啊。

我覺得用價格數字做分類不太理想,因為價錢行情是浮動的,跟性能只有相對關係而無絕對關係,會因而造成你理論容易被推翻。一千到一萬塊,的確可以分出兩到三個等級的播放器+耳機,我大概都會分三,六,九千(誤差值正負1000塊),但cowon J3低容量版若低於六千,也不代表它比16GB版難聽。

一兩千塊的大廠mp3機種,若光看實測RMAA數據,客觀表現恐怕可超越許多高檔智慧手機,甚至超越六千塊mp3,那我用價錢把它分在最低一級恰當嗎?它到底是哪一級?搭IE8覺得它混(但還是好聽),搭FXT90卻覺得它聲音是有厚度的讚。事實到底是哪個?

聽音樂不是像電腦效能那種沒有就是沒有,那麼絕對的好壞,而是有相當比例的主觀。有時候可能缺點需要非常嚴重,差到主流大廠絕不會犯的程度,才能把整體音質拖下水,所以我對木條的比喻有一點點意見。音響嗜好的分級有濃厚的相對成分,也有很強烈的玩物成份,並不全然是為了指引我們哪一等級必買哪一台而存在。德國有人做台可播192kHz的播放器,原廠居然建議搭配比柯震東還大七歲的PortaPro耳機,以發揮最大綜效。PortaPro不是根本無法重現192kHz的頻率響應嗎?但人家就是這樣建議...

或許我壓根不可能用盡我萬元耳機的性能,但是我非常喜歡+需要我能取得的,它百分之六七十的性能!而且偏好它多過另外一副,發揮到百分之百的耳機。林寶堅尼幹嘛要拿來台北開?不是不能發揮性能嗎?這個答案總是有個"but",而且很抱歉,答案不是"因為當事人蠢or浪費"。

現在的播放器只要不誤觸地雷*,音質恐怕都不會短版到罪不可赦地嚴重浪費耳機吧。還是自己多聽聽看吧。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