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耳擴開箱] What a Schiit! (LYR, Valhalla, Asgard)

[前言]
這次開箱不單是開箱耳擴,我更想開箱介紹這家公司,
因為我個人覺得購買的不單是耳擴本身,一部分還是基於對這家公司價值觀的認同和喜愛。

主要先介紹一些共同的部份,之後則是開箱和心得。



[What a Schitt!]
Schiit ? 沒錯,這家公司就像你想的那樣發音(音同shit),
這個名字我覺得就很有自嘲的喜感~
他們希望消費者有天會說「I like muse and Schiit」。
(關於我最後寫說,why dont you check out our Schiit)

光名字,就對這家公司起了很大的興趣,再看看他們的介紹
(尤其是F&Q,有機會一定要看看),
十足的美式幽默,一開始其實對座機耳擴也沒什麼興趣,
但因為內容很有趣,不知不覺就看完整個網站的內容了,
進而對這家公司有進一步的瞭解,以我個人而言,
我很認同他們的定位且欣賞他們的特色。

他們的特色,其實也就是我之所以想入手的原因
(簡單說就是爽度)~
1. 美國製。
現在要非大陸製都已經不容易,何況還是美國製,
當然有人會質疑,該不會是只有最終阻裝在美國,就叫做美國製吧?
F&Q中有對此特別說明,不單是組裝,絕大部分的元件來源都是美國公司,
當然也有些是例外,比如真空管來自俄羅斯,VR則來自日本。

2. 外觀。
沒錯,這點對我來說佔了不少的因素。
姑且先不論聲音好壞,絕大部分個人工作室音響器材的工業設計,實在另我難以入手....
差的看起來就是隨便找個鐵盒裝箱,好一點有經過設計,但是美感令人難以苟同。

至於Schiit的產品,簡單來說就是簡潔、現代感,沒有多餘的設計、配色,
光放著看起來就是賞心悅目。

相信論聲音來說,國內的音響工作室絕對不輸國外,
但國外的美感真的值的好好效法。

3. 價位。
Schiit的價位帶,分別是美金250(Asgard), 350(Valhalla), 450(Lyr)。
以管擴Valhalla來說,台幣10,000上下,跟國內工作室產品的定價也相去不遠,
所以不要再以價格當作美學設計躊躇不前的藉口啦~

4. 五年保固。
雖然以海外來說,來回運費所費不貸,但提供這樣的保證,多少可以看出該公司對品管的信心。
開箱時我剛好拍到Valhalla的機板,有一小腳就是品管的紀錄,
產品出廠前,分別經過機板、測試、組裝、和最後檢查等四步驟。

5. 15天產品滿意保證(不滿意全額退費)。
說明有提到,不用再花費時間,和攜帶個人器材到音響店了,直接帶回家試聽比較快。
雖然用不到這項服務,但是我很喜歡他們對試聽的考量,
因為我算是屬於不習慣在店家試聽的那種消費者。

6. 定位。
Schiit的產品,聲音到哪我還不清楚,因為沒什麼比較的基礎,
雖然有評論者Vade Forrester, Soundstage說Asgard的聲音可以上看$1000,
但也有網友覺得他不是什麼巨人殺手(giant killer)。
我欣賞的是他們對自己的聲音有信心之餘,也不會對ipt斥之以鼻,
喜歡音樂還是比較重要。

7. Schiit 的3 yes & 3 no (摘錄自說明書背面)
Yes, all schiit products are made in the usa. (美國製)
Yes, primarily of us-sourced components. (主要元件都是來自美國)
Yes, it's pronounced exactly like you think. (Schiit 發音跟你想的一樣)
No, we are not on facebook. (沒有facebook)
No, we're not on twitter. (沒有twitter)
And no, we're not on youbute. (沒有youtube)

****************************


[開箱-管擴 Valhalla]

# 外觀很大一箱





# 重量6.6公斤





# USPS Priority 寄送





# 剪斷綑繩






# 開箱





# 兩小箱





# Valhalla 紙箱





# 有使用綠色泡綿保護、定位





# 正面照來一張,上面是一個小紙盒





# 紙盒移開,看到的是說明書





# 說明書移開,Valhalla露出來了





# 盒內所有配件一覽
(左邊黑色的ipt是比例尺,開箱不含ipt啦)






# 剛剛看到的紙箱,一時沒意會到這是什麼






# 喔喔喔,該不會是...





# 沒錯,就是真空管,包裝很安全,不用擔心會摔破 (6n6p兩隻,6n1p兩隻)





# 6n6p





# 6n1p





# 3.5 to RCA 線 (不是什麼高級線材,但接ipod也夠用了)





# 小黑線





# 小轉大轉接頭,和腳墊貼紙





# 說明書。寫得太有意思了,文章最後會放連結,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 Valhalla





# 一樣以ipt當比例尺。





# 材質是不鏽鋼髮絲紋,之前有使用者反應會留指紋,Schiit應該有改進過,
現在實際看起來是沒這個問題。
上頭的四顆螺絲,是可視情況下,唯一的螺絲孔,其餘都做在機身底部。





# 基本內部配線。這部份拍得不是很清楚,但是看起來焊接的很好,沒有什麼殘渣。

















# Valhalla各角度。
正面:音量旋鈕和耳機孔。
背面:RCA in、產品資料、開關、和電源孔。貼紙上面主要是產品序號、規格和製造地。
上面:真空管插座。
底部:螺絲孔。




















# 出產前經過四道檢驗:board, test, assembly, final





# 連接IPT當作訊源。3.5 to RCA的接頭太粗,所以無法一邊聽一邊充電,
這點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 實際開機。電源燈光是白色LED。










[Valhalla 規格]
Headphone Impedance: 32-600 ohms
Gain: 8 (18 dB)
Frequency Response: 10Hz-200KHz, -3dB
Maximum Output: 30V P-P
THD: Less than 0.5%, 20Hz-20KHz, at 1V
Topology: Class-A single-ended triode, zero feedback, noninverting, single voltage gain stage
Tube Complement: 6N1P dual triode input, 6N6P dual triode output, 1 each per channel
Power Consumption: 40W
Size: 9 x 6.75 x 3.25”
Weight: 7 lbs


[其他分享]
1. 真空管:Valhalla雖然是管擴,但Schiit不鼓勵使用者一直試管(tube rolling),
他們是說目前搭配的管子,是他們試過後覺得比較適合的。

我覺得這樣很合理,畢竟以這價位的耳擴,換太貴的管好像也有點本末倒至,
然後不斷地換管調音,我個人也覺得很麻煩啦,
如果想要想受換管的樂趣,或許可以考慮Lyr。

原廠搭配的俄羅斯管,價格很便宜,備用管一組定價$40(自己買會更便宜),

2. 溫度:因為Class-A的關係,溫度還蠻高的,音量旋鈕也感受的到溫度。

3. 聲音:或許是採用俄羅斯管的關係,聲音速度比較快、明亮,
至於說有沒有管味(我連管味是什麼也不清楚),可能還要請其他前輩來分享了。

初步跟Corda Aria相比,Valhalla推880/600的確推得比較出來,
除了聲音較有力道外,也不會因為推得太大聲,使的聲音的線條變粗,
說到Aria,其實我還蠻喜歡Aria的聲音,可惜他的推力不是很理想;
至於跟U2相比,U2我覺得力道是夠,可惜聲音處理的還不夠細緻(比較粗曠點)。

p.s. Aria、U2 是當一體機使用(接筆電),Valhalla的訊源是ipt。

4. hum聲:說明書FAQ有提到管機有一點hum聲算是正常,
如果要改善可以從接地或AC插頭著手,目前我聽是沒聽到什麼hum聲,
當然也有可能我沒聽出來~


5. 不推薦給...
a. 不想買到廠商名稱帶schiit。
b. 端子太少(只有一組RCA)。
c. 想要換管。



****************************

[開箱-晶體擴 Asgard]

# 放了拍照就先劃開膠帶,不過從膠帶可以看出,海關已經開過箱了





# 果不其然,東西擺得沒有很整齊,好在沒少。






# 好像還裝反@@





# 配件一覽表,跟Vahhalla都一樣,除了少了真空管。





# Asgard! 配置跟Valhalla都一樣,只是少了真空管插座,大小也都一樣。
上方的散熱網,Schiit說明提到,雖然看起來很像溫咖啡機,但請千萬不要阻擋其網罩散熱~~

正面:音量旋鈕和耳機孔。
背面:RCA in、產品資料、開關、和電源孔。貼紙上面主要是產品序號、規格和製造地。
上面:標誌及散熱網。
底部:螺絲孔。





























[其他分享]
1. 溫度:稍微沒Valhalla那麼燙。摸起來燙跟材質有關係,但是散熱倒也蠻快的。

2. 聲音:之後再補充,因為開完箱後就借朋友了。



****************************
參考資料:
1. Schiit 官網
2. Valhalla 討論 @HF
3. Valhalla Review @HF
4. Asgard 開箱及討論 @HF
5. Asgard Review
6. 說明書圖片檔





04/23新增

這次開箱的LYR其實是用Valhalla換來的~
當初Valhalla自己莫名其妙燒掉管子,也把前輩的耳機一併燒掉,
想不到才買不到一個月就動用保固。
跟Schiit聯絡的過程,Schiit也很阿莎莉的請我寄回去給他們檢查,
並且負擔台灣到美國的實際運費(EMS:1300台幣),
之後經過Schiit檢測,沒發現什麼問題,Schiit對於耳機燒掉也很訝異,
解釋機子本身有防止燒壞器材的保護裝置,不過剛好也趁這機會詢問是否可以加價換LYR,
Schiit也答應了,因此也算是另類的收集到大三元(Asgard, Valhall, LYR)


先開箱吧~
@ 收到兩箱,都有被海關開箱檢查過的膠帶,不過幸運的是都沒被課稅。



@ 直接開箱了







@ 一貫的包裝方式,說明書再最上層








@ 外層用塑膠袋包著




@ 內部窺視,和之前一樣,裡面蠻乾淨的








@ 外觀




@ 比較特別的是LYR背後多了一組line out




@ 裝真空管的包裝



















@ LYR另一個角度




---------------------------------------------------------------

既然po文了,那就順便開另外一箱(偽開箱)

@ 打開紙箱








@ 盒子上的條碼




@ Denon



@ 打開塑膠外殼




@ D7000















@ 很舒適的耳罩,前扁後厚












------------------------------------------------------

LYR 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聽感大致如下:

1. 推力:這是LYR的強項,平常已經覺得有力了,但遇上D7000這類旗艦,
可以說遇強則更強,推出更多聲音的層次而不單只是加大音量。

2. 管擴的嗡聲:不知道是電源的關係,還是跟當訊源筆電usb孔的關係,
在家裡使用時,幾乎沒聽到(沒感覺到)管擴的嗡聲或其他雜音,
不過上次試Giavani大的筆電時,雜訊、干擾倒蠻明顯的(還有電流聲)。

3. 機身溫度:和asgard比,LYR冷靜許多,不過還是屬於燙得等級。

4. 和耳機的搭配:
a. DT880/600ohm,880經過一段時間的run後,目前覺得和LYR搭配上最為滿意,
880/600的聲音從一開始的偏細緻、監聽,到現在慢慢感受到聲音中的感情,
解析、空間感也都有所提昇。
(880約run 600小時+)

b. HD650,推得也不錯,剛有的都有,不過目前跟solo相比,我覺得LYR少了solo的透明感和流暢,
但也有可能我的HD650根本還沒run開。
(HD650約run 30小時....)

c. FA/W: 只試了一下下,現在記不得當初的聽感了,不過聽得時候頗提心吊膽,
很怕又燒掉耳機,因為官網說在32ohm時,推力有6W(FA/W是64ohm)。


5. 和Asgard, Valhall的比較:
a. Asgard,若預算有限,Asgard是不錯的選擇,尤其可直放、平放,對於空間的利用很有幫助,
聲音也是有一定程度的水準,不過推力上跟LYR真的有1-2級的差距。

b. Valhalla,聽感忘記了(因為很快就燒了),
但印象中Valhall的表現比較沒什麼讓我印象深刻的點,
以價位上來說,也覺得Valhall的定位有點尷尬,上不上下不下,
建議有考慮購買Valhall的話,直接衝LYR吧!











Schiit Valhalla & Asgard, Hifidiy mini usb dac, Mystify, DT880/600ohm, FA-003, H
2010-12-30 15:00 發佈
我也很喜歡 Schiit 這家公司, 當時有考慮 Valhalla 但是最後買了 Asgard 因為覺得真空管有點麻煩. 等你後面的心得.

話說接IPT怎麼不用LO?
seven1849 wrote:
[前言]這次開箱不單...(恕刪)
恭喜Seven大入擴

話說這外型還有價位都好可口

聽感分享要麻煩您了(看到我都想衝去你家了)
首先站在一大片鏡子前,然後雙腳呈現半蹲狀態。之後兩手向前伸直,五指並齊,身體些微向前傾。最後把伸直的雙手向內移動....

seven1849 wrote:
[前言]這次開箱不單...(恕刪)



讚啦
期待後續聽感的分享

..........
那麼快就收倒了啊? 恭喜恭喜!
外觀看起來正是太棒了,跟蘋果的產品很匹配啊!
期待更多與880/600合體後的聽感。
還有哦,目前還能享用50美金的折扣!

seven1849 wrote:
[前言]這次開箱不單...(恕刪)

恭喜啊,話說你有三台耳擴了吧?
能分享一下聽感的不同嗎?

valenb5 wrote:
我也很喜歡 Schiit 這家公司, 當時有考慮 Valhalla 但是最後買了 Asgard 因為覺得真空管有點麻煩. 等你後面的心得.


Schiit不建議Valhalla換管子,所以我覺得用起來簡單多了,且不管Valhalla或是Asgard,上面都不能再疊設備,
頂多放下面,所以我是覺得也不會特別佔空間,我還蠻期待Schiit之後發表的DAC,這樣就可以搭一整組了。



hdd60311 wrote:
話說接IPT怎麼不用LO?


我想啊~不知道HDD兄有沒有建議的?
之前是考慮nuforce 一款line out。



squcookies wrote:
話說這外型還有價位都好可口


的確這兩點就是我入手的主因~~




kalvinhui wrote:
外觀看起來正是太棒了,跟蘋果的產品很匹配啊!

期待更多與880/600合體後的聽感。


這倒是,都很簡潔,搭配起來也很簡單~
多聽一陣子後再來分享聽感。




dennisgept wrote:

恭喜啊,話說你有三台耳擴了吧?

能分享一下聽感的不同嗎?



後續再來分享~
不過相對於耳機,耳擴我就真的不太會懂,
除非是很明顯的不同...
Schiit Valhalla & Asgard, Hifidiy mini usb dac, Mystify, DT880/600ohm, FA-003, H
補充一下,目前我接PX200+Valhalla,出乎意料的好聽,
一度還懷疑會不會之前直推時沒注意聽?

很明顯可以發現,
Valhalla是把聲音推開,往左右延伸,而不是直接把所有聲音往前推,
不知道那個才是好的表現,但我個人不喜歡聲音太前面,形成一種壓迫感,
而少了些整體的充容度。

此外,聲音的分離度也很好,聲音大,但是不會擁擠,
以前直推時把聲音開大聲,聲音就會糊在一起了。



Schiit Valhalla & Asgard, Hifidiy mini usb dac, Mystify, DT880/600ohm, FA-003, H
不知道有沒有大大用過他們家的耳廓搭配w5000??

可以給個建議嗎

台灣有地方可以買的到嗎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