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推力?電腦推力>MP4?

為何大家常說電腦推力大於MP4呢?

推力是指 音量最大聲的 輸出功率嗎?

如果要論音質 我真的覺得我的P35 efinity的內建音效卡好爛

電流音不講 聽歌會破音(320K MP3),把檔案同步到S544就不會破音了

可以推論不是檔案的問題

手邊只有EDIFIER C3 & PIONEER MJ-71說不上頂好,至少堪用


記得影音店的老闆曾說 現在MP4廳的OK的耳機 回去電腦一定推得動! 為什麼? 因為電腦的推力一定比MP4強阿
推力 到底是啥意思?


板上有人電腦耳機會搭
耳擴~ 用途跟外接音效卡一樣嗎?
2010-05-13 3:27 發佈
我也不知道 怎麼解釋....

應該說是輸出功率.........

功率不大 耳機相對就會小聲

擴大機 則是把功率放大~
要解釋推力,請把功率想像成類似錢的東西
油水越多,能做的事情越好
額外的功率越大,聲音越滋潤
就算其他方面(雜音底噪...)沒有一項及格的電腦音效卡
可以只靠本身電源的電壓高,開闊感跟整體音像的完整度就贏過一群高檔mp4

在極端的狀態下,功率會影響音量
但是大部分一般人用的耳機感度夠高
用極小功率也都能推出受不了的音量
但是音量夠大並不等於它的質就一定好
如果事實上推力不夠,單獨用不覺得
但是你拿有推力的東西再去試同一副耳機,可能就會聽到差別
例如聲音是乾憋還是圓潤,是否容易讓人頭痛...等等

過去有些MD,CD隨身聽
用電池VS插上充電器的音質
也經常都有這種感覺上的差距(感覺變開闊,層次出來...等等)
a19894756 wrote:
我也不知道 怎麼解釋...(恕刪)


可是人家BD播放機 電腦 .外接的擴大機印象好像不是音量問題吧
大都說是要把音質在往上提升的樣子(用途根音效卡一樣?)

很少遇到音量不夠的訊源,人耳有這麼強每次都開7.8成的音量在聽嗎




righteousball wrote:
要解釋推力,請把功率...(恕刪)


所以開闊感也是音質的一種追求?

我的木耳聽不出來電腦聲音有比較好聽說

張力度上 我覺得MP4聽起來很有力
接續把推力視作錢的論點

如過把推力視作錢,有多少錢就能做多少事

但這些錢是否能有效的利用呢?


內建音效卡的推力絕對夠,但在控制力上面就..........
該有的音場要有才對
當器材本身的電壓被苛扣,卡得很低 (為了省電)
這通常會成為被犧牲的第一線

所謂的原音重現,我認為根本不是說重現原來的樂器/人聲
而是要注意,會不會因為經過這台機器播放,又失去了本來該有的元素?
如果連流行歌曲都可以明顯少了一兩層和聲,答案就不言可喻

除了音場,推力很明顯的一個徵兆
就是聲音是圓潤飽滿還是乾憋的
這個部份除非有明顯的兩套器材擺在一起聽
否則你不一定會聽得出來說「這個比較不好聽」
但這其實也是320k跟128k之間的差別 or 可逆跟非可逆壓縮的差別
資料量越少,聲音越不立體,越薄越死越平板

Sony把*音色*調得很有張力,很好聽,傾國傾城
但是真的退一步來聽,其實比較沒有音場跟空間感
這就是他們選擇的調音 (張力並不是音質)
如果你接上某些難應付的耳機
因為Sony普遍選擇把推力壓得很低,可能還會有推力不足的症狀再出現
這樣說好了
拿車子的馬力比較好說

150hp
300hp

都可以開到一百
就好似你說的音量

可是前面有一台車你想超車
他可能只開七十
可是300HP這台可以很輕鬆的超越
可是150HP這台還是可以超越
可是就很吃力了

這就是推力
因為除了音量以外
大的推力也跟控制力有關

另外就是你的車多大台
小台的150hp就很夠力了
可是大貨車可能300hp都很吃力

車子的大小
好比喇吧或是耳機的效率(可是不一定是大小)
效率高的一點推力就可以了

大約的概念是這樣
EDIFIER C3 我看了一下好像是主動式喇吧
那又不一樣了
因為主動式喇吧有內建的擴大器
因為訊源的推力不足以推動喇吧
所以擴大器會進一步的放大推力
那推力是由內建的擴大器負責
跟訊源就比較無關了

至於你呢耳機不是耳道式的
那就比較需要推力了

耳擴也是放大推力的一種手段
那麼推力不夠時可能會發生什麼現象呢??

我現在是用桌上型電腦,技嘉SOC-z97主板,海韻金牌電供。
後板上插著羅技z-150喇叭。
目前遇到的問題是,我最進買了一副鐵三角的耳機WS-550,
插前板耳機孔時發現低音完全不見了(或者說小到幾乎沒有),我插在z150的耳機孔還有我的HTC10時聲音卻又是正常的。

所以想問一下這可能是推力的問題嗎??
反應過問題後店家是說應該是我的電腦的問題,但是我的前板插鐵三角的ckr99和SOC的耳機時又是正常運作...
很古早以前播放機(比如說黑膠),輸出電平很低,所以需要經過放大才能逐級(前級.甚至前前級)提升推力到足以驅動喇叭

當然那是很古早了

現代就算是可攜撥放器,電平也不會太低,只要阻抗不是很誇張的耳機都能驅動,只是適不適配的問題而已


至於主機板內建音效得電流.爆音那都是主機板不易避免的原罪

一堆高頻元件在整塊板子上佈線跨來跨去,吃同樣來源的電源,窩在角落只占位小小一塊的音效區根本沒辦法吃到多純淨的電源

內建音效先天上就是沒有空間去納入足夠好的電源處理與類比輸出元件,自然也就不容易展現出純淨的聲音表現...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