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本人因為研究所落榜,所以太閒了嗎? 又答錯。
是因為時間太多,不知道怎樣打發嗎? 也答錯。
其實是因為我再YAHOO拍賣買了一台MD了。
天呀,這時代還有人買MD,腦袋是不是壞了,是呀!
這是你猜對了,已經壞了一半,完全是因為沒上榜的打擊害的。
害我想起高中,我正在苦讀書的時候,只有一台很舊的國際牌隨身聽陪我時。
有一個有錢人家少爺,竟然拿著一台SONY MD 在我面前晃呀晃呀!
天呀,這真是不可原諒的刺眼,再我心中深深的扎下一根刺。
當時一台MD對學生來說,可真是天價呀!
我那時候買一台CD隨身聽,3500新台幣,就讓我掙扎了數個月。
買了以後,又繼續掙扎了幾個月沒飯錢,喝白開水的日子
我永遠記得,買了一張CD都當作珍寶,反覆聽反覆聽,天天都帶著他上下學。
耳邊雖然都是一樣的旋律,心裡卻很滿足,喜歡的CD,喜歡的歌手。
那種價值感是MP3不能取代的。
但是人總是跟隨流行的,上了大學以後,MP3開始流行到賤價。
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台,我總不能沒有吧......
於是我挑呀挑呀,選到了 韓國大廠 IAUDIO的U2,聽說他有BEE音效的加持,聲音的品質超級好。
不過,這都是網路上說的,真的是聽聽就好。
還是我的標準太高了,總之,怎麼聽都不順耳,真是奇怪。
不是不好聽,而是聽起來怪怪的,你問我怪在哪裡,就是沒有CD那樣的真實。
這要怎麼說,怎麼說我也不知道,就是感覺不對!!
於是我就把我的MP3送給我女朋友當生日禮物
( 雖然我感覺他是想要IPOD,但是沒辦法,我買的是IAUDIO U2 )
然後跟我妹拿它的SONY CD隨身聽,外出的時候聽。
這個時代基本上,你出門坐下來,聽音樂,拿出你的SONY CD隨身聽( 還是不支援MP3的那種 )在那裡換CD片。
通常會被投以異樣的眼光,是無法避免的>_<|||
而且真的是太大台了,以前帶來帶去就不會覺得大台
現在有滿街MP3的比較,就真的超大台的
況且現在的MP3容量又那樣大,隨便一塞都是幾G
出門還會帶CD的人呀,已經絕跡了吧.....
在反覆思考個過程中,我腦中隱約的浮現答案
要小台,又要有CD的音質,最好還有錄音的功能(我有玩樂器)
不過是在我腦海中藏了幾年的那根刺嗎!!
就是你了MD!!
我在開始認真的研究MD,什麼機種呀,什麼NET MD 和 HI-MD的,搞的我頭昏眼花。
原來MD的世界也是那樣大呀,讓我忙忙碌碌的好幾天。
認識MD和認真考慮MD以後,我就在想,我到底要買什麼.
有這樣多顧忌的緣故,就是網路都是各說各話,一樣的東西,有說超好有說超爛。
你不買回來之前永遠不知道答案.
我的IAUDIO U2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了.
他不是不好,而是我感覺不對,聽音樂是靠感覺的,大家說是吧!
當下決定,買一台SONY舊版的旗艦MD回來聽聽看
又花了好幾個禮拜在YAHOO拍賣網上逛
終於在今天,對!就是今天,就是剛剛,我結標了SONY MD MZ-R900
我真是懷著朝聖的心情打下了價錢,給他結標了...
至於後續,等我明天收到MD會報告!
今天是我收到MD的第一天
我第一次這樣的興奮,那種迫不及待的感覺真的讓人難忍受
什麼都不想做,只想好好的MD握在手中,摸它冰冷的觸感,機械的按鍵
這比我第一次看到IPOD,或者其他MP3的感動都還要深
我覺得,真的很美,那份美是有觸動到我的回憶的,莫名的。
我也來不及錄製自己的CD,直接就拿起他送我的10片MD片,一片一片的聽
你知道嗎!? 這種感覺對了的一瞬間,很難言喻。
我發現這是我長久以來尋找,在MP3裡頭尋不到的。
也許是MD出眾的外表,也許是他音質的內涵,也許是我長久以來未完成的期盼。
聽聽歌,竟然會有感動和沉醉的感覺,這種遇到的感覺,難以用文字表達
按了一下OPEN的按鍵,MD片跳了出來,一瞬間竟然會發生驚奇的一嘆!
我不禁想,這種機械式的操作,有一份很用心的態度在裡頭。
而一片MD,花了與音樂同等的時間在錄製,要花時間去等待,等待雖然是漫長的。
但,我一直相信,品質是值得人去等待的,等待的過程是種期待吧!
很感謝賣我的人,他將MD保存的相當的好,他買了數年,還保有9成以上的外觀
說不一定,是他嫌錄製麻煩而不常去聽,懶的去使用,嘿嘿!
無論無何,我手頭上的那台CD隨身聽,終於可以收到回憶裡頭去了。
接下來,就換這台MD陪我吧!
圖1.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439894b7fa4a425b8cf87cbcb4905334.jpg)
圖2.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87e5aff8b082596e65df6ba3c3e427ec.jpg)
圖3.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1fedc376015e57ad5517be71bf7e5b70.jpg)
圖4.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21bfcc41d4aec5d23752645aa0b07425.jpg)
圖5.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2584faac3e30b6c5b139001aa1d924f2.jpg)
圖6.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9715d593934170124117280b08d79ec8.jpg)
圖7.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353af72d3080f9926d9d5266b3383a67.jpg)
圖8.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fd512388259ca2090e79d74b38162e42.jpg)
圖9.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17f3a0b74197a026a1ab57327b22c2d2.jpg)
圖10.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af9c5f4962f7207d37175ef7ed522fcb.jpg)
圖11.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18583277207df2bb66971effefdfd449.jpg)
圖12.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71105582d9dad1400961f5404e33af6b.jpg)
圖13.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093b279100e99c595006414f7c0d2118.jpg)
圖14.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1b1eeb8889fc54af422158b26700dd84.jpg)
圖15.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95f6fa7cc4d1e1d4faef10bc266b2b57.jpg)
圖16.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b85cb6a29140a7c44b4d35859922b7a6.jpg)
圖17.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4/mobile01-c94396a7191d2ea5a711d33c64578c75.jpg)
我想有很多人也跟我一樣,不太懂MD的一些歷史,我在查MD資料的時候,有稍微整理跟節錄
在這裡也跟大家報告一下!!!
----- 我是分隔線 ----- 以下文章 都為整理和節錄 ------
MD開天之作︰最早的MD隨身聽 MZ-1 1992年
早在1991年5月,新力就宣告一種新的音頻規格MD(MiniDisc)誕生了;1992年9月這兩款MD產品發表,在當年11月,第一款MD產品在日本上市,引起市場的極大關注。這款轟動一時的錄放產品型號是MZ-1,應該就是廣告裡讓那個帶著耳機的老外樂顛顛的魔盒吧。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8e671a6f52551caa1f7f2cc4ea921592.jpg)
雖說MZ-1是MD的“開天之作”,但在今天看來,MZ-1確實有些古董,磚頭般的外形體積(114×43×139mm),690克的重量(未包含極重的電池),沒有配備線控。但是MZ-1的光纖、音頻輸入和使用模式確實和今天完全相同。MZ-1的音質還不算很好,和CD相比要干澀很多,不過它已經具備了10秒鐘的防震功能。說到播放時間,MZ-1的電池充電七八個小時卻只能播放一小時。但是MZ-1的這些特性在當時已經是非常不得了的。
第一款小巧型單放MD MZ-E35 1997年
Sony MZ-E35的推出確實讓人眼前一亮,MD居然可以做得如此小巧﹗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c8caab360568c79e3b68f6b89e984ce6.jpg)
MZ-E35的外形已經很接近今天的MD了。作為一款單放機,它具有82.5×19.1×80mm 的小巧體積,包含鎳氫電池的重量也控制到了155g。由於使用了鎳氫充電電池,MZ-E35在使用電池盒的情況下播放時間延長到16小時,而且,它的線控設計更是玩家兒所津津樂道的。
第一款小巧型錄放MD 1999年
在MZ-R90出現之前,MD錄放機的尺寸和重量普遍地都維持在“相當”的水準上。得益於新型光磁頭技術的問世,MZ-R90將MD錄放機的尺寸大幅度瘦身。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476ece52775e89c85411ce116b8846c9.jpg)
MZ-R90的創新之處不僅僅體現下尺寸上,它的播放時間也大幅延長,同時,口香糖電池和外掛電池盒使MZ-R90的播放和錄音時間分別達到了29小時和14.5小時。MZ-R90的防震時間延長到40秒,並具備AVLS自動音量控制技術。MZ-R90還具備曲目名稱的編輯功能,同時可以透過光纖從支援CD-TEXT功能的Sony CD播放機複製曲目名稱。
第一款支援MDLP的MD 2000年10月
玩MD的朋友都應該熟知這款曾一度被稱為經典的可錄MD機──MZ-R900,而且有很多人就是從它開始認識MD的,直到Hi-MD已經發布的今天,仍有許多玩家認為MZ-R900依舊是Sony MD機的經典之作。這部MD機給我們這一代音樂fans們帶來的也不僅是震撼和回憶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af346113b376a41547ea29f5b5f23f8c.jpg)
MZ-R900作為一代經典機型,首先它能夠支援MDLP格式進行錄音,這使得普通的74分鐘的盤片容量變為原來的2倍甚至4倍,而音質上沒有明顯的損失。由於使用新型的DSP技術,MZ-R900在音質上有很大的突破,配合5mW的耳機輸出,至今 fans們還津津樂道於它的出色音質。此外,使用外掛和口香糖電池的播放時間在SP模式下達到了40小時,而在LP4模式下居然達到了110小時,當時震撼了整個業界﹗這款MD機現下看來,各種技術指標仍然相當的完善,無論從完美的音質、40小時播放時間和大氣、王者風范的外形都讓人愛不釋手。
第一款NET MD 2001年
在SP模式下接近CD的音質一直是MD引以為豪的一點,但是MP3隨身聽的出現打破了MD一枝獨秀的局面且普及率越來越高,而硬碟MP3的出現不僅在存儲容量上戰勝了道統MD,更具殺傷力的是它具有存儲高壓縮率的MP3、OGG、WMA、ACC等新型的高品質音頻格式的能力。
和卡帶一樣,道統MD的錄音模式是錄製聲音的過程,音源設備播放多久MD就需要錄製多久,這種利用光纖緩慢地錄製高品質音樂在USB和1394等高速、高品質數據傳輸的進攻下更是處於絕對劣勢。尤其是後來直錄功能被配備到MP3當中,使MP3能夠擺脫電腦,MD相對來說就更顯劣勢了。
而在這樣的環境下,依托Sony強大的研發實力,MD陣營很快做出了回應──Sony在2001年推出的NET MD把MD推向了全新的高度。
NET MD技術正好就是一個快速製作MD碟片的解決方案。具備了與電腦相連的界面的MD機,可以從個人電腦上直接下載ATRAC格式的檔案到MD碟片上,MD的錄音模式從真正意義上的錄音變成了類似MP3的檔案下載,透過USB界面的傳輸,大大縮短了製作一張MD碟片的時間。新力的MZ-N1就是誕生於2001年9月的第一台NET MD。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2809ba20b525f63ee644e7f602cda151.jpg)
MZ-N1作為劃時代的NET MD機型,不僅體積小巧(77.7×71.4×16.4mm),重量輕巧(包含電池114g),而且最大的亮點是可以透過OpenMG軟體將CD曲目、硬碟上的MP3、WMA格式的音頻轉換成MD的ATRAC格式以32倍於道統錄音的速度傳輸到MD中,並且可以管理MD碟片上的檔案,進行文字編輯和移動、刪除、分組等操作。此外,MZ-N1創先使用了RM-MC12型棒狀線控,這款線控具備了日文漢字的顯示功能。在其他方面,MZ-N1具備最長110小時的播放時間,同時搭配了Type-R音效晶片,使錄音質量得以更高的提升。
MD十週年紀念機型 2002年
MZ-N10是Sony為了紀念MD上市十週年而推出的一款紀念機型,是Sony第二代高端NetMD錄放機。紀念版的MZ-N10不僅外觀經典漂亮,而且功能強大,幾乎每位MD Fans都會為擁有一部MZ-N10而感到高興。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2ac0cb5e411ec80f16c8897475da4c49.jpg)
MZ-N10將Sony的工業設計水準發揮到了極致,複古式的外觀設計處處透著現代科技時尚,內置鋰電池的使用使MZ-N10的尺寸和體積至今還保持著世界上最小、最輕的MD錄放機的紀錄。而MZ-N10最大的賣點在於它對音質的改良。Sony將最新TYPE-S錄音處理加入這款MD機當中,它能夠對MDLP的LP2和LP4模式進行音質優化,使它呈現更佳效果的完美音質;MZ-N10加入了Sony的“虛擬耳機技術聽覺引擎(Virtual Phones Technology Acoustic Engine)”聲場設定和多段可調式的混響處理,使其在聽覺感受上又上了一個新的台階。在NET MD功能方面,MZ-N10可以以64倍速從電腦下載音樂,而在管理軟體上則採用了Sonic Stage1.5版本軟體,更加方便錄製等操作。同時,它也具備曲目分組功能,可以讓玩家更加方便地播放和管理盤片中的各類音樂。可以說,MZ-N10不愧是紀念版的機型,完善的功能、漂亮的外形、小巧的體積使其成為MD歷史上不可撼動的豐碑。
世界上最輕最小的MD 2002年
Sony MZ-E10同樣也是新力MD十週年推出的紀念版機型,他絕對可以稱為單放MD的登峰造極之作。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237c566bdfba0bb5f63649b9d45e93f2.jpg)
MZ-E10最搶眼的莫過於其超薄、小巧外形以及簡約的全金屬質感。MZ-E10的機身材質為鋁鎂合金,它超薄超小的機身(僅為81.9×9.9×72.2mm)體積大約和疊在一起的兩張MD碟片相當,含內置鋰電池的重量僅有55g﹗這樣的尺寸和體積基本上是MD能夠達到的極限了。在音效方面,MZ-E10與他的同胞哥哥MZ-N10一樣搭配了“虛擬耳機技術聽覺引擎(Virtual Phones Technology Acoustic Engine)”聲場設定和多段可調式的混響處理,保證其最優美的聽覺感受,同時還搭配了E838耳機和支援日文漢字顯示的RM-MC35新型線控。
MD格式的重大變革──Hi-MD 2004
自從2002年Sony一口氣發布多款NET MD後,隨後的這兩年就很少有新品發布,Fans們紛紛猜測Sony的新的市場動作,果不其然,2004年,Sony再次給人們帶來了興奮,全新的Hi-MD格式誕生了﹗
![[思考文] MD是我的選擇?! (已更新圖)](http://attach.mobile01.com/attach/200603/mobile01-348be3c86d82a6e5d9a8095aa66b17c9.jpg)
自從MD誕生以來,其盤片的容量就一直都是170M(80Min)的水準,12年來沒有什麼變化。而在硬碟式MP3的強大攻勢下,道統MD可憐的容量實在是無法繼續與之抗衡。Hi-MD就是對MD標準的一次大換血,由於其採用了DWDD(Domain Wall Displacement Detection/磁壁移動檢出模式)技術,容量達到了1G的水準(是道統MD盤片的6倍),傳輸速度達9.83Mkps。1G的Hi-MD碟片的確令人眼前一亮,而其錄音時間更是提升到了7小時55分(將近8個小時啊)。
Hi-MD在盤片容量上提升的同時, Sony提出了線性PCM格式和新的Hi-SP音頻格式,前者就不用多說了,也就是目前CD所採用的格式,換句話說MD擁有CD的音質已無需質疑,而Hi-SP其實就是高采樣率的ATRAC3 PLUS,也就是說除了支援原有的ATRAC、ATRAC3格式外,還有48kbps,64kbps,256kbps三種ATRAC3 PLUS格式可供選擇,其中256kbps的ATRAC3 PLUS被稱為Hi-SP格式,它在音質上要比道統的ATRAC格式有更高的提升。而在採用48Kbps的情況下,Hi-MD可以擁有48小時的錄音時間,而且因為可以上傳檔案,透過MIC錄製的音樂檔案終於可以上傳至電腦上。
Hi-MD帶給玩家們的驚喜不僅僅是盤片容量和音質改善,Hi-MD碟片將使用WINDOWS的FAT格式FORMAT,MD FANS多年的移動儲存儲的願望終於實現﹗MD碟片不再只能儲存音樂檔案,而能像MP3一樣直接當U盤使用。並且,Hi-MD機型可以向下兼容普通的MD碟片,最大限度地保護了用戶的投資。
--- 我是分隔線 --- 文章到此結束 --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