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為何說1800MHz是最佳帝王頻段

由於電磁波波速皆同為光速且等於頻率乘以波長,所以頻率越高,波長越短

而波長短的電磁波,在遇到障礙物時,會比較難發生繞射去繞過障礙物,所以高頻電磁波在建築物室內收訊就會變差,死角多

相對的,例如像是FM收音機約100MHz頻率較低,波長較長,遇到障礙物時繞射能力佳,能繞過障礙物進到建築物內,因此在很多地方都還能收訊良好

4G通訊中,1800MHz相對於700MHz被稱為4G最佳帝王頻段

但一般人大多數活動時間都在建築物內,那1800MHz收訊不是比700MHz差很多,怎麼還稱1800MHz為最佳帝王頻段呢?
2021-02-24 4:42 發佈
樂觀樂觀 wrote:
由於電磁波波速皆同為...(恕刪)

找同一台手機,用亞太和中華電信卡片分別在地下室和鋼骨大樓(不是鋼筋大樓歐~)測試一下,大概可以推算出1800大家愛用原因
2020年5G首波釋照共釋出1800MHz、3.5GHz及28GHz三種頻段
在1月16日第一階段數量競標結束,1800MHz乏人問津

2017年第三波4G競標釋出2100MHz、1800MHz兩種頻段
2100MHz競價十分激烈
但1800MHz除了中華有標下C6V1
剩下C6V2、C6V3沒有人標走
樂觀樂觀 wrote:

而波長短的電磁波,在遇到障礙物時,會比較難發生繞射去繞過障礙物,所以高頻電磁波在建築物室內收訊就會變差,死角多

相對的,例如像是FM收音機約100MHz頻率較低,波長較長,遇到障礙物時繞射能力佳,能繞過障礙物進到建築物內,因此在很多地方


平衡問題

700頻段非常容易收到干擾

而且乘載能力很低

簡單來講一塊服務區可能要三座1800基地台才能覆蓋

但700基地台一座就可以完全覆蓋

問題是,這篇區域700基地台也只能放一座多放了會干擾

所以萬一這片服務區人很多,只有700的就會GG了

早期亞太就很流行一個都會行政區只放一台700基地台

對,你可以收得到訊號,但是網速不能看

700只是讓你很單純收的到,而不是讓你用的好

1800比較容易兼顧收的到跟用的好
記得早期4G手機頻段最早支援1800MHz
不用再等手機商
所以是帝王頻段
很簡單
多數國家都有開1800
應該說通用性高的頻段,基地台設備就好買
樂觀樂觀 wrote:
由於電磁波波速皆同為(恕刪)


頻段訊號特性的關係:900MHz和1800MHz是成本低效果好可延續2G設備減低營運成本的方案
很多國家4G頻段沒有開900MHz以下和2500MHz以上頻段的,另個問題就是手機SOC方面,高通沒對這二個頻段下心力,相容性問題很多
低頻的乘載能力低,天線體積較大,容易亂飄,穿透能力差,很容易出現互相干擾,在三大主要是以偏鄉涵蓋為主,在市區因為顧及速度/乘載力/干擾問題,低頻也有但是他的dB值會下修大概2~3dB左右,電子角也會壓得比較低,因為他繞射能力比較強,所以有些疊加覆蓋的幾乎只有1800or2600,就是為了避免飄太遠干擾到附近站台,而1800的穿透力比700來的強,乘載能力也比較高加上如果上4X4的天線也比較好藏,繞射能力又比2600來的好,所以有1800的幾乎會以1800做涵蓋,所以現在很多站同PCI打過來1800會比700or900來的強。
除了亞太跟台灣之星,基本上為了顧涵蓋,大多RRU的POWER都開到478了,才會有訊號但沒速度,台灣之星稍微好一點,亞太因為又有9260/9435/3775光低頻就有三個區間,而700的PCI通常又分兩個Beam,常常有些手機比較笨或是9260的RSRQ太糟會跳3775or9435速度就慢慢慢了....
雖然現在新的天線基本上都共用了,雖然比較厚,但是一座站三支天線就可以搞定所有頻率了,不像是以前900一隻/1800+2100一隻/2600在一隻
帝王頻段是 1800(B3)、2100(B1) 這二個,看頻率的編號就知道了。

一大堆其他頻率都有和這二個頻率做 CA 組合,是最容易找到 CA 組合的頻率。

從 2CA、3CA、4CA,這二個頻率在任何一種 CA 組合裡面都會看到。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