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把網路分享給A人 他跟B電信公司完全沒有瓜葛,也沒有付錢,就可以使用B電信公司的服務
這本身就不合理,何來使用者付費? 你的SIM卡是放在A設備 但B設備可以使用?
而固網就是賣某個地址某個範圍的人都可以使用,所以合理
像是美國早在3G/4G就有鎖熱點分享
台灣電信公司因為早期賣流量,所以吃到飽"普遍"1399的時候,就賺太爽,沒有考慮到長遠(資費下殺太快)
,所以太晚限制分享這塊,加上給民眾方便,所以到5G出來就是個轉折點。(趕快補做 連台灣之星都是)
至於台灣之星到底最後成為歷史的笑柄,還是逆轉英雄就只能讓時間給答案
把吃到飽壓到188/98,直接殺紅海市場燒錢,到底能否翻盤鑽錢,我是不知道,但我知道這錢間員工一定很痛苦。
樂觀樂觀 wrote:
5G有熱點分享量的限...(恕刪)
現在有, 台哥大「好速成双」1399專案, 享5G熱點分享不限傳輸量
我已經申辦安裝完成, 這張5G SIM卡 放在新上市的TCL LINKHUB HH512 5G 無線分享路由器, 不限流量, 很順暢, 可以看一下我在本版的貼文
台哥大「好速成双」1399, 享5G熱點分享不限傳輸量, 一個方案滿足兩戶高速上網
網路應以量計價, 就像是用水戶以每月用水量計費.
當這區域使用人戶數過多造成水壓不足,出水量過小時,
台水就有責任在這區域加大管線,增加送水管道,甚至加壓增大送水量.以提供良好的出水服務質量.
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多用一點水,每月的水費也自然就會多一點.使用者付費的概念而已.
同理,
藉由使用網路交換了多少訊息流量,就應付多少錢.
電信業者也應該隨時為每個連網客戶提供最好的網速服務品質.(基本出發點)
網速普遍不夠用或服務品質不佳被監測到時,業者應在該區域適時增加基站擴大基站連外頻寬.
反正用多少流量付多少錢, 網速高低應該由業者以提供服務品質保障為出發點,彈性調整.
就像是人潮聚集附近會機動增設移動式基站來擴增容量,提供良好的網路服務品質.
網路"用量"用多少付多少,也應當是每月收費的基準才是.
當然改採以量計價後,"熱點分享"也就不會再是個問題. (P2P問題也是)
不應該像現在這樣依網速收費,
而網路使用量又由業者自我解釋方式在模糊規則下實施限速限量使用.
使用者能用多少流量真的是掌握在電信業者能提供多快的網速來以量計價賺錢.
以上是個人看法.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