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說明3G與4G手機通訊的差別:
3G是代表「第三代行動通訊技術」,規格是IMT-2000。3G實際上還分為3G、3.5G、3.75G,前者會在手機上出現3G圖樣,而後兩者則分別會在手機上出現H以及H+的圖樣,另外3G、3.5G及3.75G的通訊協定縮寫分別是WCDMA、HSDPA以及HSUPA,這三者最大的差異就在於理論速度值,以3G(WCDMA)來說理論數據值下載及上傳在戶外最少384Kbps,而3.5G(HSDPA)則下載至少有3.6Mbps、上傳一樣384Kbps,至於3.75G(HSUPA)則下載及上傳分別至少有7.2Mbps以及2Mbps的數值,可說是大大超越3.5G。
4G網路就是「第四代行動通訊技術」,雖然4G是比3G更高規格的網路,但市場上掛名的4G LTE其實並不單純,其中的LTE正式的說法是3.9G,雖然仍然會被規類在4G之中,但與真正的4G相比仍然有所差別。LTE的下載、上傳傳輸速率上理論值最高分別是300Mbps以及75Mbps,而真正的4G如「LTE+」則下載、上傳的傳輸速率上理論值最高則分別是1Gbps以及500Mbps。而台灣目前的電信業者普遍是LTE為主,LTE+則尚未登場。沒錯,LTE+尚未登場就要出5G了。
綜上,大家用自己的手機上網吃到飽有真正達到4G應有的速度水準嗎?我想大多數用戶都只有一開始有,但很快就強制被降速成沒有。為什麼?因為業者設備不足,大家分享寬頻後就降到只有3G速度水準。估將來5G出來也會有一樣的情形。要解決這個問題,我認為大家應要立委立法規定用戶在自家上網就必需保證網速有達4G水準,不然就應負詐欺罪責,否則太沒保障,那法沒立之前我建議大家都用有線上網就好,其碼能保證網速。像現在辦大台中數位有線電視的網路,60m下載速度吃到飽每月只要299元,且保證速度。要想給手機用的話必需買wifi分享器或其他設備。出門要上網的話就找有wifi讓人免費上網的地方,就可以上網免費,速度我試過也很夠用。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