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5G政策轉彎不當全球前段班

2022!持續虧損、只求5G敗部復活的亞太能撐到2022以後嗎?

5G政策轉彎 不當全球前段班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917000192-260202

台灣5G政策大轉彎!據了解,在五大電信公司強力反彈下,台灣5G頻譜釋出時程,將從原訂2019年延後至2020年以後,同時,比照4G發展,台灣不搭全球5G前段班列車。

不具名電信業高層表示,五大電信公司大規模建設5G網路的時間點,將延後至2021~2022年以後,換言之,在此之前,所有的5G投資建網都只會是小規模的試驗性質的5G實驗網或試驗網。

相較於美國Verizon下個月(10)月1日正式推出5G家庭寬頻服務「Verizon 5G Home」,韓國明年3月5G服務正式上線,以及中國三大電信公司全力加速5G商轉時程希望趕在2019年之前,台灣5G正式上線提供服務的時間點將落在2021年甚至2022年之後。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翁柏宗昨(16)日證實並表示,台灣會等到全球5G技術標準完整公布、以及5G終端設備成熟,才會去推動5G頻譜釋出以及發放5G執照事宜,如此一來,才能讓企業及民眾可以用更合理的價格享受5G服務。

翁柏宗強調,台灣畢竟不是5G技術標準的制訂者,所以應該當個「聰明的跟隨者」,就像4G,全球第一個4G服務2000年就上線,但是台灣一直到2013年才釋出4G頻譜,可是只花了1年多的時間,台灣的4G成長速度便躍居全球最快、4G普及率全球排名亦名列前茅。

之前包括行政院、經濟部、NCC等相關單位,都希望藉由台灣五大電信公司提早布局5G,帶動台廠5G相關產業鏈快速發展、以搶得全球5G商機,因此,一直以來,台灣都是以「趕搭全球5G列車前段班」做為制定5G政策的主軸。

但近期國內五大電信公司考量4G投資成本尚未回收,5G基地台造價昂貴,光算5G網路投資成本,動輒就是4G的2~3倍甚至4~5倍,每一家業者投資5G的成本少者600~700億元,多者甚至上千億元。電信業者普遍認為,在4G的環境一樣可以推動AI、物聯網、及新創服務。據了解,五大電信「口徑一致」、要求延後釋出5G頻譜的聲浪高漲,NCC經與等相關單位協商,決定延後5G頻譜釋出時程,就等行政院最後拍板。
2018-09-17 12:38 發佈
現在大家都只想三大業者的499吃到飽,或是兩小的188/288/299吃到飽
5G吃到飽除非能出比4G高一點的資費
比如說5G限速50M吃到飽,月租費599
限速100M吃到飽,月租費899
不過我想機會為0,因為如同開版大說的,5G燒的本那麼大...

不然繼續用4G吃到飽就好了
發展5G 穩紮穩打才是王道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0917000194-260202

台灣有沒有能力在5G衝第一?想想WiMAX的慘痛經驗,想想台灣的5G政策,或許穩紮穩打才是務實的做法。

美國T-mobile今年7月與諾基亞簽訂35億美元,9月再與愛立信簽訂35億美元的5G設備採購合約,合計7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2,150億元,但這只是T-Mobile投資5G的一部份金額而已。實際上,在T-Mobile併購Sprint公司、向美國政府提交的一份合併計畫書透露,T-Mobile將投資400億美元相當於新台幣1.23兆元建設5G,這意味著要搭上全球5G早班列車,要付出的代價是相當驚人的。

台灣5G政策急轉彎,很重要的三個關鍵正是,一,設備投資貴得嚇人、二,技術標準尚未完備、三,4G投資成本尚未回收。台灣五家電信商堅信,不是人人玩得起5G。

雖然3GPP今年6月公布全球第一個5G技術標準版本,也是最重要的技術標準,但僅限於支援核心網路、基地台網路設備、手機終端、晶片,但針對大量物聯網應用的mMTC(巨量機器通訊),以及適用於電競、無人駕駛即時回應的URLLC( 超高可靠低時延通訊)的第二版及第三版5G標準,2019年年中才會發布。

即便三個版本的標準完全發布,廠商針對三大標準開發出來的相關產品,初期穩定度仍有待測試,按照慣例、產品量產前的價格肯定也是居高不下。

當然,對於國內電信業者而言,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考量是,2015年台灣4G開台,至今才不過3年時間,投資成本根本還沒回收,若在明年就投入5G,估計以5G低延遲、高速傳輸特性,至少每一家業者一次得「標走」100MHz頻寬才夠5G使用,這跟4G時代10MHz就可以投入4G大不相同。

以5G投資來看,每一家電信公司初期的頻譜投資金額100~200億元跑不掉,若再加上網路建設投資,「成就」一家5G電信公司,非得花上600~700億元甚至上千億元跑不掉。

電信三雄2017年加總稅後淨利不過644億元,換言之,電信三雄一年賺的錢、也只夠蓋一個5G網路。

「台灣不能不發展5G,但是5G政策,宜務實」,不具名的電信高層直言,一昧的求快去搶佔先機,或許反而只是幫他人投入昂貴的學習成本而已!
5G每100公尺-150公尺就要建一座基地台,基地台建置、維護成本及租金相當可觀,國內廠商玩不起的。
我3m吃到飽就可以了

5G可有可無

等5G應用全面了

台灣在推出都來得及
grason00 wrote:
現在大家都只想三大...(恕刪)


沒錯, 大家都想用少少的錢4G吃到飽, 都殺到見骨了

5G真的弄下去, 建設費用根本收不回, 電信公司也不是笨蛋


10M吃到飽夠一般使用了

Carre wrote:
2022!持續虧損...(恕刪)


沒錯, 大家都想用少少的錢4G吃到飽, 能多快就多快 真的殺到見骨!!!

5G還是要弄,就看標多少錢,跟商轉的日期
我覺的很好了 與其花大錢盲目追隨

不如等明確的 5G技術出來 再投資會比較好

現在應該多建設4G基地台才是

很多地方連3CA都沒有 更何況4CA 5CA

而且也應該免費開收VoLTE VoWiFi 給消費者使用(因應3G執照要收回)

這還比較重要
等5G規格確定了再投產是比較安全的作法
像之前4G本來是有WinMAX計畫的後來急轉彎
把握當下、愛要即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5G跟4G的功能導向要有明確區隔吧
不然速度一直提升 一般人也感受不出來吧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