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詐騙電話總蒐集希望網友大家

唉~
又是詐騙電話 , 你們到底煩不煩阿?

昨天接到一通電話 ,來電顯示居然是165反詐騙專線....

仔細一看是 「00800165165」,看來又有新花招


詐騙電話總蒐集希望網友大家

於是接起電話 ,內容:

我是xxx警員,您的帳戶被我們凍結......
------------ 大家應該都聽過的橋段 --------------
看來詐騙內容沒有更新 , 只是電話嗯嗯有變化

請大家注意喔!!


-------------------------------------------------------------

上述狀況小弟有個想法
不訪大家找一找相關的詐騙電話收集一下能夠鍵入到手機的電話簿
或是家人的手機~方便來電顯示


詐騙電話總蒐集希望網友大家
2008-02-28 12:18 發佈
文章關鍵字 電話 網友
如果跟詐騙集團說:這個人已經往生了!
集團是否會將資料刪除,以後再也不會來電?

fruits0800 wrote:
如果跟詐騙集團說:這...(恕刪)


老人家聽到的話會不高興吧....

這招我覺得只對補習班有效,以前學生時代每到考季都一堆有的沒的補習班打電話來煩,
後來都要家人直接說"沒有這個人" 或是"搬走很久了" 久而久之就不會再打來了
(反正熟人都打手機).

詐騙集團...大概很難防,畢竟有些用亂槍打鳥亂撥,有些拿到名單來撥,但是號碼是透過層層轉接的,新聞也有報導,現在他們也很容易可以竄改發話號碼,所以把他們都加入通訊錄來封鎖好像也不可行.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
很簡單
真正0800的電話跟119,110一樣
那只是方便撥打電話者方便記憶的號碼
實體號碼並非0800xxxxxx
(不然就不會發生威寶用戶打119沒辦法接通的事)

所以來電是0800的,八成是騙人的

這一點倒是很少被宣導

台灣的手機普及率那麼高,但很可惜一些電信常識沒有被好好宣導
流浪貓的攝影日記 http://www.wretch.cc/blog/gsmboy 踢爆常業攝影詐騙犯行累積7起
我也來PO一支今天打來的



剛好今天在家無聊,我就回答他

客:請問您有沒有在某某日期網路購物過?
江:有啊
客:你好,我們是該購物網站的客服人員
江:你好
客:你記得之前在我們網站買過什麼東西嗎?『哪有這種客服,買什麼東西你們都不知道』
江:記得,我買了小螃蟹『之前買A片,寄過來的包裹都會寫小螃蟹』
客:是的沒錯,你收到貨物了嗎?
江:收到了,也看完了
客:是這樣的,你之前是使用何種付款?
江:你們那邊沒註明嗎?
客:我們只是想確認一下
江:喔,我是使用刷卡『那個小螃蟹都嘛是貨到付款,哪有提供刷卡功能』
客:嗯!是這樣沒錯,不過金額設定有點問題
江:怎麼有問題
客:我們把你設定為分期付款『我買一千塊還有分期付款....』
江:阿是分幾期?
客:總共36期『夭壽,那我那些片子的錢不就還要還三年』
江:那我該怎麼做『我假裝很害怕』
客:別擔心,請提供您的帳號給我,我會幫您設定『後來我馬上轉移話題』
江:你的口音怎麼不像台灣人
客:我有點感冒
江:是喔!可是現在有很多詐騙集團的電話都是大陸口音
客:放心我們不是
江:你是海南島的人嗎?
客:不是『有點生氣』
江:我上次去海南島,當地人的口音跟你很像
客:你去那邊幹嗎?
江:我組了砲兵團,專門打阿六仔
客:操你!個B,幹!@『本來都講國語,後來這段講台語』
江:內心偷笑

後來我就被掛斷電話了....
說往生這招一定"中",不過可能對當事人不太吉利...
基本我接到都是詐騙打來都是假綁票的~~
還真被他們矇到我有一個弟弟,而且每次打來剛好都是我弟出遠門的時候(聲音超像)
莫非....詐騙還會監控我家唷!!

有一次我弟和朋友出遠門(一同坐車的)
晚上我就接到那該死的詐騙電話

詐:姐~~救我!!(哭音超像的)
我:咦?你誰呀?!
詐:我是妳弟呀!!
我:啊~~你怎麼了?!
詐:我欠人家錢所以被抓了!!
我:你不是跟朋友去XX那裡嗎?!(那時候我就隨便編個地方,其實我弟去別的地方)
詐:啊~~他們跟我分開後,我被抓了!!
我:(心中OS)騙笑A!!(不是跟朋友一起坐車嗎?)
然後我就掛斷了.......

反正這種電話層出不窮啦!!
自己小心就好了~~不過倒是他們的手法會一直翻新
從無號碼的到有號碼的,就是要我們降低戒心
肥鵝桌上肥鵝油 鵝去桌空油自流 肥鵝配飯能度日 有飯沒鵝使人愁
... 直接給他六字真經啦。

這種的... 兩種情形:
1. 你被他騙去(笨啊)
2. 最後談不攏他一樣問候你姥姥。

不如先下手為強...

~吼力系~HoLiSi~
02-25924679
02-25667711
這兩支電話已經很多人接過了,Google一下就知道
據一位友人親口證實過,
他的朋友在大陸就是作這一行,
我一直懷疑他可能也是股東.....

基本上一個人的資料,
幾個「團隊」多組「工作夥伴」依不同「專案」在試打。

接電話的態度一有猶豫,
就算這次騙不通,
也會作記錄,
下次換另一個「專案」再試試。
有些人鐵板一塊,
打兩次他們就知道自討沒趣的,
自然就從記錄上消失。

收集號碼基本上沒啥用,
他每個「專案」不同,
要換什麼電話都可以。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