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以下問卷結果僅供參考,不全然代表電信市場狀況,選擇電信時仍應多方參考各家測試。(推薦Opensignal LTE 2017行動網路報告)
文中部分資料參考自Opensignal LTE 2017行動網路現狀報告。
有效問卷數:326份
門號數量:420門(主+副)
簡析:
統計問卷數增加後,電信比例已接近市佔率,但台灣之星仍獲得近兩倍市佔的比率,同樣認為是由於網路行銷成功的關係。。滿意度部分仍是台灣之星領先,而亞太電信墊底,亞太電信滿意度雖有提升,但幅度仍有限。遠傳則是超越中華電信獲得第二、台哥依然是三雄中的末段班。同樣與之前推測差不多,台哥主要原因應是容量不足、與亞太電信共網等問題造成滿意度低落。
另外,針對滿意度排名部分,我在這邊提出幾個可能性:首先,台灣之星由於知名度不足,用戶大多數應該都是試用後才會申辦,滿意度自然會略高;再者,滿意度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指標,可能含括資費高低等。
這樣的問卷只是提供大家一個參考,建議大家申辦門號前仍是需要試用、並依照自己生活圈選擇。同時可以多方參考各家的評測報告。
五大電信優劣勢分析:(參考自Opensignal)
http://i.imgur.com/kXH36mx.png
台灣平均網速:26.9Mbps
世界平均網速:16.2Mbps
中華電信(25.40Mbps/81.35%):
為全台最大電信業者,目前的頻寬大小也為五間電信商中最大者。但由於該公司的基站建設於前面幾年採用「精準建設」政策,基站建設不足,因此導致該公司雖有最大頻寬,但是平均網速不如預期,甚至只勝過兩小的台星與亞太。長期以來的塞車問題也體現在板上以及各大論壇的討論文章中。主力頻段為900+1800+2600,未來將新增2100頻段。在OPENSIGNAL報告中,中華的可用率較低,這部分可能是由於精準建設的關係所導致的。
遠傳電信(41.72Mbps/89.05%):
遠傳電信取得2600頻譜後,啟用了3CA技術,並於近期啟用4x4MIMO、256QAM技術等,頻譜部分擁有700+1800+2600三段頻譜,高、中、低頻搭配相當不錯,未來還會新增2100頻段。今年取得2100的頻段,頻寬有10Mhz,推測網速還能夠進一步的提升。另外極高的可用率也是三大第一,也反映在此次問卷的滿意度部分。
台灣大哥大(27.41Mbps/86.67%):
台哥大於2600競標時放棄競標,也連帶導致今年的測速成績皆不盡理想,主力為2CA的700+1800。今年最新的頻譜競標中,台哥取得20Mhz*2的2100頻段,但由於考慮到3G服務勢必需要延續,因此嚴格來說應該是獲得了15Mhz*2的可用頻段。未來提供3CA將有700+1800+2100三頻聚合,網速應能追上遠傳。至於可用率部分則是中規中矩,由於台哥用戶無法使用亞太基站,因此台哥可用率並不及亞太。
台灣之星(20.91Mbps/84.82%):
台灣之星網速的部分於全台排行第四,可用率也是第四,在網路服務品質部分,屬於及格(高於世界平均)但不是最佳。由於主打低價策略,因此推測滿意度較高可能也是如此,不需要滿分的網路但價格合理、方案彈性。近期也啟用4x4 MIMO技術,在熱區基站許多地方有建置(經查詢,台鐵大站大多有建置),預估未來網速還能有提升的空間。另外有關今年2100開標的部分,台星只標下5Mhz*2,因此預計將不會用於4G服務,短期內網速應只能支援到上限375Mbps,與三大有顯著落差,但用戶數也較少,推測平均網速應不致有太大差距。
亞太電信(15.92Mbps/90.00%):
亞太電信是全台唯一低於世界平均網速的公司,推測原因與其頻譜散亂(10+5+5)有關,於1800競標時,亞太也沒有出手搶標,也使得亞太的後勢並不看好,預計未來若2600 TDD基站能夠大量增建的話,有機會追上世界平均,但目前2600基站台數仍未達500台,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而可用率雖是五大最高,但由於2018年底後將不再能漫遊台灣大基站,預期可能會導致可用率的大幅下滑。
------------------------
結果分析:
1.五大電信用戶比例
http://i.imgur.com/Jue3dO3.png
中華電信 35%
台灣大哥大 22%
遠傳電信 20%
台灣之星 15%
亞太電信 8%
2.不分區五大電信滿意度
http://i.imgur.com/yi6OFHo.png
中華電信 6.69 (標準差2.51)
台灣大哥大 6.23 (標準差2.45)
遠傳電信 6.93 (標準差2.62)
台灣之星 7.13 (標準差2.53)
亞太電信 5.57 (標準差3.24)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