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關於手機電磁波的SAR值

某知名董事長曾宣稱

「手機鈴響前兩秒及後兩秒,電磁波是最為強大的,約十倍於通訊的過程。(註一)
可是有關單位在檢測手機電磁波(SAR值)時,都故意不檢測那段電磁波強大的時間
而只採用接通後已減弱的SAR值,來當作審核的標準。」

「所以實際上我們用的手機,電磁波真正的SAR值是超過國際標準的」(註二)

(註一) 十倍於通訊的過程,是我印象中他講過的話,不保證有沒有記錯
(註二) 現在的內容是經過我的解讀及整理


我想請問大家的看法

現在的SAR值是檢測最大功率,那不是經過嚴謹檢驗的嗎

全台灣都在關注的事情,

怎麼可能會出這麼大的包卻沒人出來講話?


而這位「董事長」據說他發明的手機防護貼是花上十幾年心血

身為博士的他曾經獲頒世界最高等級的發明獎

不過叫啥名子我忘了...不曉得有沒有人能提供資訊



重點:這名董事長的宣稱應該是不可信的囉?
關於手機電磁波的SAR值
2016-04-30 3:47 發佈

小聖狗兒 wrote:
..而這位「董事長」據說他發明的手機防護貼是花上十幾年心血
身為博士的他曾經獲頒世界最高等級的發明獎
不過叫啥名子我忘了...不曉得有沒有人能提供資訊
重點:這名董事長的宣稱應該是不可信的囉?(恕刪)


建議你先去查SAR的定義,還有電磁波原理是什麼再來討論。

怎麼從2G時代到現在都沒有人發現,唯獨你說的這位發明獎的董事長?
小聖狗兒 wrote:
某知名董事長曾宣稱...(恕刪)

手機是靠"無線電波"傳遞訊號
你拿某東西遮蔽無線電波
那你何必用手機?

電信基地台建設不足
手機會"加大功率"搜尋信號
加大功率手機電磁波就會強一點
所以電信基地台建設你說重不重要?
而電信基地台建設有些人就有異聲
感謝解惑,那再請問一下

在我貼的那張圖片中

該書作者是名教授,他還提到GSM系統在收到他人來電信號

也就是鈴響前的幾毫秒之內,GSM峰值功率會由2瓦上升到3瓦

又說CDMA系統也是類似情況
(CDMA不是才250毫瓦而已?當然他意思可能是指上升模式類似,而不是CDMA也由「2瓦→3瓦」,這樣SAR值可爆得多了!)


我想,就SAR值定義來看,這應該也是不可能的吧?

如果他說的是對的,就表示突破了原本的峰值功率,也就超過了原本的SAR值

這不就是矛盾的囉?

小聖狗兒 wrote:
某知名董事長曾宣稱...(恕刪)


來來來

我跟你說 我們SAR

定義是正常使用下來測試

你會貼在你耳朵上 等到響了時候接電話嗎??

SAR的測試方式 SAR的定義 你先搞清楚

甚麼是SAR 甚麼情況樣測試SAR

再來討論SAR測試的合理性
SAR是正常使用下測試我知道
但是相關規範也提到,他是以「認證最大功率」來測試
(如果GSM是2瓦,那就是2瓦不應該變成3瓦去,否則就不叫最大功率了)

我們不可能放在耳邊接電話這我同意
但是總有可能:我們正在使用手機上網,然後來電時手機剛好響吧?
SAR值只是規範局部組織不能大於2.0w/kg
可沒有說一定是針對頭部。

這時候難道不算是正常使用?手部吸收的不算SAR?


如果定義為把手機拿起來通話才叫做正常使用
那「上網」的電磁波用什麼來規範?
對現代人而言他的比重可是比通話大多了,不需要訂立標準來保障嗎?

如果不是這樣子,上網也算做正常使用
那手機鈴響前的SAR值就該被測量。

我們把手機掛在腰邊,放進口袋
聽到鈴聲響起來再接電話的情況亦所在多有。

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我認為手機「無論處於任何情況下」
都應該被視為正常使用來加以規範
所以SAR值才會是以「設備最大功率」來量測。

理由只有一個,就是手機在任何時候(包含響鈴前),都有可能貼在我們身體上。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8&t=3487039

lovely77885 wrote:
來來來我跟你說 我們...(恕刪)


若就結果論而言,SAR值指的是「6分鐘平均吸收率」
所以就算真的手機鈴響前超過標準也無妨。

可是這樣就違反了「SAR是以最大功率量測」這句話
要滿足這句話,那無論何時GSM手機功率都不能超過2瓦
所以最大SAR值也不該有所變動,無論是否通話、響鈴前後、wifi、藍牙、上網、是否正常使用…等均不為所問。

所以~
1. SAR值是以設備經認證的最大功率量測
2. 電話鈴響前SAR(或最大功率)會提升

這兩句話不可能同時成立,必定有一句是有問題(或不夠嚴謹)的
有人能夠解答在下這個疑惑嗎?
其實我真正想了解的只有

SAR值既然定義為「最大功率」時的能量吸收比

既然叫最大功率,那就是手機本身的極限,跟是否正常使用毫無關係才對。

也就是說,就算是再不正常使用,也不能超越那個功率。


測試時可以是在正常使用位置,但是功率一樣必須調到極限,才能夠滿足「最大」的定義

測量出來的結果自然就要能夠解釋並包含所有情況。

如果手機鈴響前的功率,或是任何情境的功率,真的能夠超越SAR值,

那「最大功率」四字豈非不攻自破?

小聖狗兒 wrote:
其實我真正想了解的...(恕刪)


那個發明應該就是把天線弄爛的原理
還有個盲點實際網路如何確認手機一定是在最大?用什麼儀器量測?

手機的"最大功率"在同一支手機一定是固定的
不會因為剛接通or接通後有差異

請不要拿實際網路做測試,
因為本來就會依照網路情況調整功率(但手機最大功率一定是固定)

實驗室SAR是用綜合測試儀(模擬基地台)控制手機持續發射最大
按照2G,3G,4G,Wifi不同測試標準,位置(最大功率都不同, CE/FCC法規也不同)
有分頭, 身體,上下左右,距離身體 0mm, 10mm,有無開hotspot(4G+Wifi同時開)
每個band都有測試L-M-H 3channel
取證的流程是相當嚴謹的

不過說明書只會標一個所有條件下的最差值(worse case)
並不會標完整每一個band 在不同條件下的SAR值多少
也就是說標示SAR差的也不見得有機會一定用的到
所以買手機大廠的都不用太擔心,知名實驗室不會作假報告
越熱門的手機也會被抽測,也不是賣出去就可以隨便亂做了

36多蒙卡修 wrote:
實驗室SAR是用綜合測試儀(模擬基地台)控制手機持續發射最大
按照2G,3G,4G,Wifi不同測試標準,位置(最大功率都不同, CE/FCC法規也不同)
有分頭, 身體,上下左右,距離身體 0mm, 10mm,有無開hotspot(4G+Wifi同時開)
每個band都有測試L-M-H 3channel
取證的流程是相當嚴謹的
)


不好意思請教一下,我們平時使用電話都是緊靠耳邊對吧

那這個頭部位置算不算是0mm做測試呢?

因為有聽說距離通常為10mm~15mm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