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外公難道是是google?

今天讀完前Barra的一篇報導我對於其中一段新聞很有興趣。

『 對於 Google,小米或許更重要。Google 過去一直希望中國市場能出現實力雄厚的 Android 設備商,但 HTC 日漸退出,移動系統也逐漸西化。所以 Barra 加盟小米,某種程度上並非壞事。』(截取文章)

這句話讓我感受到的感覺是,其實不是Barra對於小米的“興趣”,而是android對於中國市場的"重視"。




對於android來說,不!應該說對於google來說,太多的google服務在大陸都是被禁止的,所以讓google的營收就是少了"中國"這塊市場。而也因為大陸的限制,讓一些大陸本土的類似服務搶去了市佔還有"獲利",例如:百度…。




就連手機也一樣,智慧手機最重要的營收,就是來自於app,可是在大陸上市的手機很多都沒辦法內建"google play",怎麼辦呢?難道就看著這塊肥肉不吃嗎?




『很簡單!既然我google的親生子進不去大陸這個市場,那我"買(投資)"一個外孫。』

這個外孫,我想到的就是"小米"。小米在大陸已經建立一個類似android的生態圈,相較於其他的業者,小米重視軟體的程度勝於其它手機製造者,應該說小米像是"中國的Android",自己的界面、付款機制、軟體市集...,整體來說,小米生態圈完整的程度不輸Androdi或Apple。對於google來說,既然我google大陸進不去,我就靠著小米先來探路(無間道裡的"臥底"),若是從這個角度來看Barra的跳槽其實就"不意外了",也符合Barra說的離開google加入小米是透明的"三方對話"。




而對於小米來說,若是能"暗中"得到google的幫助,絕對是如虎添翼,因為大陸的智慧手機目前在全球的市場都是以低價著稱,應該說也只能靠著"低價"先來換"品牌"的曝光,就算小米也是一樣。可是若是"前"google的副總加盟小米,對於小米來說這絕對是"大大加分",而對於google來說,則是全員到期。

『全員到期?』

Nexus系列是軟體開發商的"標準",因為每一年的Nexus開出的硬體規格,都代表的是今年度軟體開發的"最低標準",而Moto系列則是主打"品牌"及google自家"軟體服務"的最佳體驗機,而小米呢?




『低價高規格的"外孫,除了持續在中國壯大外,離開中國就用"低價高規"去搶其它品牌市佔吧!(尤其是....SXXXXXX)』

小米在中國已經是一個"品牌"了,可是離開中國小米這個品牌可能"弱了點",可是"超高規格"卻"低價銷售"(大陸內銷的獲利幫了大忙),這絕對是小米的離開中國的最大優勢,加上"google前副總"的新"亮點",會幫小米在國際上加分不少。而且對於google來說,國外的小米機就可以"內建google play"所以小米賣越多,google理論上賺的越多,那google怎麼會不好好對待小米呢?




看完這篇新聞後,想到google之於小米,又想到當初google對於"阿里雲"或是"Kindle Fire"的態度就....真的是"兩樣情"。一樣都是利用google的Android底層程式撰寫出來的手機或平板OS,因為沒跟ggoogle打招呼,於是google就對於這兩家就"大肆撻伐",但看看小米,google則是帶著"寬容"、"包容"的態度,這樣的差異,怎麼能讓我不覺得小米與google這兩家公司之間沒有"曖昧"呢?而Barra去小米真的只是喜歡小米?還是google喜歡小米呢?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2013-09-15 21:05 發佈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