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定義:SAR的英文全稱為Specific Absorption Rate,中文一般稱為電磁波吸收比值或比吸收率。 是手機或無線產品之電磁波能量吸收比值,其定義為:在外電磁場的作用下,人體內將產生感應電磁場。由於人體各種器官均為有耗介質,因此體內電磁場將會產生電流,導致吸收和耗散電磁能量。生物劑量學中常用SAR來表徵這一物理過程。SAR的意義為單位質量的人體組織所吸收或消耗的電磁功率,單位為W/kg。國際SAR的限值提出依據:目前國際通用的標準有兩個,一個是歐洲標準2w/kg,一個是美國標準1.6w/kg,其具體含義是指,以6分鐘為計時,每公斤人體組織吸收的電磁輻射能量不得超過2瓦。美國標準比較嚴格,有網友知道日韓和大陸的標準嗎?台灣有測試標準嗎?
手機輻射受關注
手機輻射的定性經歷了一個由混沌到清晰的過程,對科學界抑或醫學界而言,這都是一個懸而未決的「老大難」問題。最近,手機致癌、殺精、絕育等消息在網絡上捲土重來,在廣大消費者心中再度留下陰影。
自手機誕生以來,輻射危害的傳言就一直尾隨,正因為其高齡的「壽命」,以至於國際國內都已經有了一套成熟的體制來應對。因此表面上看,手機輻射要衝破重重「關卡」直接危害消費者,似乎並不容易。
我國標準高於美國
國際和國內都早就對手機輻射有嚴格的檢測標準,SAR就是人體每單位公斤允許吸收的輻射量,這個SAR值代表輻射對人體的影響,SAR值越低,輻射被吸收的量越少。
手機的峰值功率2W,美國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不考慮發射功率7W以下的安全問題,但美國國家輻射防護測量委員會(NCRP)主張更嚴格標準,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對2G手機所集中使用的900MHz頻段規定的輻射限值為6W/m2,比我國的0.4W/m2寬鬆了15倍。
我國現行的電磁輻射防護規定GB8702-88是國際上最嚴格的標準之一,通信公司建基站和國家環保部的檢查,依據的就是這個標準。根據相關資料,中國標準(GB8702-88)規定40微瓦/平方厘米,而美國標準則是600微瓦/平方厘米,由此,美國標準比中國標準寬鬆15倍,比中國實測值寬鬆上百倍。
現在環保部推出了擬替代GB8702-88標準的徵求意見標準,其中手機頻段的限值並沒有變化,仍然是0.4W/m2,標準中將1MHZ~300GHz的電磁設備的豁免管理等效功率定為了100W,即100W(含)以下的向沒有屏蔽空間輻射的設備並不需要報批,高過100W的也不是說不能搞,只是要報批而矣。現在基站單站功率不過20W左右,按這個徵求意見標準,根本不用報批,而且也不可能超標。
美國將調查手機輻射對健康影響
據國外媒體報道,美國監管人員將調查手機和其他無線電子設備釋放出的無線電頻率對人類的影響,目前人們仍在擔心手機輻射問題。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週五表示,對於是否更新標準以限制對手機電磁場的暴露程度,特別是針對兒童的標準,委員會正尋求其他機構和健康專家的意見。
FCC上次審查該標準是在1996年,但那時移動設備並未如此普遍。但FCC的官員表示,他們沒有理由認為現行標準不足,稱目前事項只是例行審查。
科學家一直無法確定移動設備釋放出的無線電波是否會對人類的大腦或身體其他部位造成威脅,但隨著美國人擁有的移動設備繼續增加,相關研究還在繼續。
(來源:中國化工儀器網)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