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的朋友公司,將受委託展開國內3G上網速率的測試,也將邀請國內各家3G業者用戶進行普測(研議進行費用補貼中),且測試結果將回傳做為資料統計用,但問題來了,目前智慧型手機中,iPhone沒有測速APP(因為蘋果對APP的上架及內容有較嚴謹審查,要能順利上架有難度),想知道若測試時排除iPhone做為測試對象,不知道廣大的網友意見如何 ?
1.國內使用iPhone者眾多,應在開發iOS APP後再進行測試較公平? 還是
2.不需要考慮手機作業系統,只要有手機進行測試即可?
3....請大家用力表達意見
請大家多發表意見,不用客氣,下手可以狠一點,因為需要大家的意見才有進步空間
Wuchih Cheng wrote:
是測3G業者的上網速...(恕刪)
感謝您寶貴的意見...
的確,原本預定的測試工具就包含android,iPhone及網卡(微軟),倒真的是把芒果給遺漏了...
不過芒果的用戶較少,可能測試結果較不會被砲,但iPhone的使用者就多了,我們怕得罪廣大的蘋果迷..
因為手持裝置及其作業系統會影響網頁開啟時間(有統計這個項目),為求測試結果能盡量涵蓋市場上較熱門的智慧型手機,因此iPhone若不列入,恐怕被訐譙的聲音將不小,尤其聽說總統府及行政院的"官"們,很都拿iPhone,因此不測的話怕說不過去
預定至少要找1500個受測者,會以補貼上網費用的方式(可能再搭配抽獎)進行測試,所以會提供APP供下載測試
換句話說,應該將所有變數通通消滅(或者說無視)。
各手機本身支援的Category、bandwith、MIMO設計不盡相同,
拿一台Android MIMO 1X1的手機跟Mango MIMO 4X4的手機來測試,
即使用同一家業者,測出來的網路速度不同,你要怎麼分析數據?
把這些資料參考進去,沒完沒了的!
把APP放在網路下載,讓大家測試完成後上傳資料庫,
有考慮加入GPS座標/當時使用的網路頻段等等資訊在Log嗎?
舉個例,如果測試的人在只有2G或是EDGE環境的山上/鄉下地方,
算出來的網路速度,該如何在報告中過濾,或是成為另一份分析報告的材料?
另外各家業者的入網測試,一定會有相關規格/要求,
要跑什麼路線,在哪個地方測試通話、上網、Streaming...
Metrico、美國at&t是如此,中華電信也是如此,
甚至有些業者還會要求到實驗網路進行測試,
您朋友的公司如果無法取得這些資料,這個單不好接阿..
該擔心的不是APP能不能開發或提供給apple user,
而是這1500筆資料進來,該怎麼過濾、該怎麼說服這數據的準確度?
我覺得這才是要頭痛的地方
(會考量政府官員,接的該不會是NCC的單吧 XD )
adamchenkh wrote:
本人的朋友公司,將受委託展開國內3G上網速率的測試,也將邀請國內各家3G業者用戶進行普測(研議進行費用補貼中),且測試結果將回傳做為資料統計用,但問題來了,目前智慧型手機中,iPhone沒有測速APP(因為蘋果對APP的上架及內容有較嚴謹審查,要能順利上架有難度),想知道若測試時排除iPhone做為測試對象,不知道廣大的網友意見如何 ?
...(恕刪)
不是沒有!是寫的人或公司不多
而且要回傳資料也不是問題
端看程式開發者有沒有能力而已
FTP throughput test

log file upload to server

data server設定

測試結果在google map顯示

測試結果小計

流浪貓的攝影日記 http://www.wretch.cc/blog/gsmboy
踢爆常業攝影詐騙犯行累積7起
是的,本案的作法事實上有分二個,第一個是消費者端,第二個就是派人去各個類型的地點(捷運,車站,咖啡館,住宅區...等各個地點)在不同時段進實地量測(早上到三更半夜都有),同時也會有駕車進行市區街道路測,這個作法就是要排除作業平台或是任何手機規格差異,量測工具以網卡為主,不使用手機,網卡最高將可測試至HSPA+(也就是3.75G,部份業者在部份地區已有少量佈建)
由於各家電信業者投注的網路建設資金不同,訊號優化及容量擴充的費用也不同,因此有在努力建設的業者其消費者應可以享受到較好的服務,本案目的就是要進行普測,測試就是要以消費者的感受為主,然消費者使用的工具不同的確會有不同的速率感受,本案會透過大量取樣,傳回不同時段,地區(有回傳位置資訊),系統業者等資料進行彙整,若消費在偏鄉地區沒有3G訊號時,數據服務會自動以不中斷的方式漫遊至GPRS/EDGE,此時消費者感受就是"慢"一個字,但這也是消費者的實際感受,因為付了3G的錢,卻只能用2G/2.5G的服務,故本測試不會去考量業者提供服務的地點及系統,因為有業者近幾年投入大量資金改善3G訊號,其用戶會漫遊到2G的情況已經減少很多了,沒投入資金改善的業者代表他對客戶的服務是不夠好的(收了錢又不改善),才讓消費者使用較差的服務,因此本案純粹站消費者的角度去看"付出的費用VS得到的服務"
測試結果會呈現出在不同時段,地區的速率變化(最大值及平均值),讓所有3G業者在同一個環境下進行大PK,讓消費者去判斷那一家提供的服務較好
測試的項目涵蓋FTP上下載,streaming等,網站有雅虎,FB及youtube..等,而且友人的公司正是專業的實驗室,測試上沒有問題,但實驗室的測試無法代表消費者的感受,畢竟實驗室的結果沒有經過市場考驗,驗證的是基地台的能耐而已
測試結果數據的準確度跟取樣數有關,愈多的測試樣本將會使得測試結果更貼近實際使用經驗,就因為如此,我們不敢忽略市佔頗高的iPhone使用者,因為用iPhone的人實在太多了,但由於會傳回測試者位置及在背景下自動測試回傳,涉及用戶隱私的程式,因此考量會較多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