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的是中研院的網路測試為基準較有公信力
使用測試大案為大小適中的4M 誤選太小的1M 2M 可樣的檔案下載太快下載完 無法跑出高峰植 當然8M的測試較為精準
由此測試可以看出3.5G的連線速度都有3M的實力 所以想安裝的朋友可以考慮看看
但也是需要參考一下網路顛峰時期 晚上8點左右的速度 因為飄搖不定的速度下去看平均值較不準 所以最後再補測較大的檔案抓基準值

測試條件: MSI GX640筆電 3樓透天厝的2F的窗戶旁邊
網卡:華為E177 3.5G網卡
附近都是透天厝2~3F左右 無大樓
地點為桃園市的雙峰路 有興趣的人或是桃園地區的<在地郎> 都知道位於桃園市的哪裡
先有基本觀念
1.網路服務提供者 並不保證頻寬(慢的要死你也不能告他)
2.3.5G理論素質 下載最高3.6M 3.75G下載14.4M 4G就懶得說下載速度理論素質了
而速度到底能有多快 一切看環境而定 距離基地台遠近 阻隔障礙物 訊號強度
3.固網跟行動上網最大的差異是 固網是跟同一個公司和旗下用戶一起去分享頻寬
而行動上網是跟基地台和用戶
行動上網特性淺談
3.5G/3G 是目前市面上基地台數最多 涵蓋率最廣 的網路服務
而3.5G的速度在某些使用者少區塊的基地台 能獲得更多的頻寬 而使用者的多寡 之餘基地台頻寬成反比
3.5G的涵蓋範圍為5公里
4G 的涵蓋範圍72M(理論最遠) 最大速度到48M 目前市面上WIMAX服務提供者最快有提供到8M
2種行動上網的相同特性就是 品質 訊號 速度 最優良的狀況下在理論最大值涵蓋範圍的60% 有可能達到最大速率
3.5G的優點就是每個基地台的涵蓋範圍較小 也因為這樣 依據每個區塊使用人數和城市路段的熱鬧地段 作為依據 去增加基地台 相對的 每個基地台所要應付的使用者都不會太多
但是 如果在網路建構較低的鄉下 有涵蓋率不足的問題
在繁榮的大都市台北 則有太多使用者擠在同一個基地台的隱憂
但如果是幸運的使用者在自己的區塊內 使用者不多 能獲得的頻寬較大 也比較不會有頻寬太低的問題
但是3.5G訊號的穿透率很低 一般民眾想在家裡上網 建議打開窗戶 不要在室內隔間太多的地方上網
以免網路品質大打折扣
4G 的特性跟3.5G相反 除了有更高的頻寬 更好的穿透性 和更快的速度 更優惠的價格 但還是有個隱憂
因為涵蓋服務廣的關係一個基地台要服務的使用者為數眾多 對於購買較高頻寬的使用者來說只能體驗到較滿意的品質 但較高的速度? 我們又來慢慢檢視吧
也因為這樣的關係 如果WIMAX在大台北 不會是福音 因為使用者比其他縣市多出好幾倍 要負責的使用者太多
就算增加基地台 但也只會讓訊號增強 也沒辦法提升多少速度 如果是像3G/3.5G因為涵蓋範圍小 而運用蜂巢狀建構來滿足使用者需求是不太可能的 因為在已有訊號涵蓋的地區 通常不會在新建新的基地台 反而是升級基地台頻寬 而這些網路提供廠商會不會願意而外多支出費用租用更多的頻寬 則就要看消費者的客訴程度了
新建基地台是滿足訊號不足 新增頻寬 則是滿足使用者需求
目前建構4G網路服務的縣市不多 而剛起步的縣市提供的優惠方案便宜又大碗 但是目前還沒有具體的告知消費者能否在其他網路提供者的基地台其下使用網路 變成4G基地台 3國鼎立時期
再來給一個最重要的觀念 如果把行動上網當作自家ADSL 大都待在室內上網 受到的阻隔 和網路品質可想而知
而那些把行動網路當作故網待在家使用 才上網砲轟多爛又多爛的文章 本人是絕對不屑的
以上網路測試 都是在訊號強度90%以上 RSSI -90 dbm以內所做的測試
也謝謝網友的建議 以改變文章撰寫內容 讓讀者少吸收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