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備援
跟窗口打交道
跟窗口打交道 part 2
實測 part 1 家用型
實測 part 2 企業型
市場定位
Computex 番外篇
白老鼠心得
行銷贈品
PoE 測試
集縮 (待續)
小弟目前上網用的是 CHT 的 ADSL 電路, 接上遠傳的 Seednet.
256/64 kbps 除了傳檔跟 Youtube 比較抓狂以外, 其他沒什麼好挑剔的.
DHCP 免撥接還有一個固定 IP, 速博連米國中国也可接受.
含電路每月 250 有找.
只不過這三個月內已經遇到兩次數據機閃紅燈斷線
打 123 申告, 說是 CHT 機房的 DSLAM 卡板掛掉
(家中數據機透過銅線直接連到機房的 DSLAM)
每次都要斷一小時才能把卡板換好
害我開始考慮起網路備援
因為莫非定律說
下次網路斷掉的時候
很有機會遇到必須在盤中下單進出
錯過盤中的時機
損失金額會遠大於網路的好幾年租金.
現今網路實體層的主流選項至少有以下幾種
1. ADSL
2. Cable
3. FTTx
4. 3.5 G
5. WiMAX
至於電話撥接或者 GPRS/PHS 這種老古董就不考慮了.
邪門的衛星碟, 謝謝不連絡!
五種實體層的選項中
1, 2, 3 不討論
要嘛實體層重複沒有備援效果不然就太貴
至於走無線的 WiMAX / 3.5 G
大同跟威寶的月租大約都落在每月 500 吃到飽
倒可以評估看看
TWNIC 的頻寬圖裡面
大同電信跟大同網路是不同的公司
做 WiMAX 生意的是前者.
大同電信擺明就是二房東
完全不搞自己對外的連線
直接拿速博跟台固負載平衡, 聰明.
初期看起來頻寬應該夠用, 不至於到幹訐的地步.
威寶比較遜咖, 國外的連線只透過速博
這條往速博的線斷掉就知道什麼叫做沒有負載平衡相互備援.
3.5 G 跟 WiMAX 比起來, 我個人比較尬意 CPE 形式的 WiMAX.
因為可以跟電視天線一樣丟到屋頂
不必擔心什麼電磁波的問題.
除了一般拉網路線之外
電力跟網路還可以選 Power over Ethernet 或者 HomePlug
無線電波環境看不見摸不著
一般人誤以為發射功率越強, 天線越大支越好
但其實 multiple access 的特性很類似聲波
比如資訊月展場
工作人員跟參觀的顧客都可以彼此講話溝通
但耳力好跟嗓門大倒不見得是件好事
前者容易被干擾, 後者容易對別人蓋台
事實上收發的 db 數都是夠用就好
多了反而雜訊變大
尤其 WiFi 用的是 2.4GHz 微波爐頻道
水分子還特別有反應
頻率資料庫查詢系統有開示

大同在屏東市只放了四顆 10W 的基地台, 初期生意不好的感覺.
倒是小小的鹽埕埔就擺了五顆 3W 的基地台
密度高很多
所以看到基地台功率這麼大
除了表示這邊生意不好以外
住太近也有電磁波照射的疑慮
不過話說回來
2G/3G 動不動就三五十瓦
暫時輪不到對只有 10W 的基地台抗議
除了基地台到大同電信機房不知道跟誰承租電路之外
整條電路其他部分看起來跟 HiNet 完全不同
拿來相互備援容錯效果應該不錯
兩邊同時斷掉的機會不大
如果大同 WiMAX 實際使用很穩定的話
Seednet ADSL 合約期滿就來轉 HiNet
上禮拜天跑去大同 3C 問 WiMAX 怎麼裝
才問到退租要怎麼算錢
老闆就被考倒了
表面上大同好像通路很強
但其實只能服務一般用戶
賣家電幾十年的老先生畢竟沒辦法問得太詳細
只好隔天去一趟建國路門市考店員
Joyce 服務態度不錯有問必答
可是常常被我考倒必須打電話討救兵
比如綁 22 吋螢幕專案
配的視訊盒能不能收數位信號?
另外還問了使用 CPE 能不能取得 public IP?
問到最後驚動機房工程師
給了一個因為要 handoff 跨基地台所以沒辦法的答案
櫃檯服務態度很好但專業還可以加強
這是單位主管沒規劃相關教育訓練的結果
小弟最關心的問題莫過於收信穩不穩? 能不能退?
問到的結果是 7 天內因收信不良報障礙退租
免付違約金, 只要按日計費
不過我自己的狀況是轉租企業方案
所以也不用算違約金
可是上周一 13:30 開通, 上週二 11:30 退掉
不到 24 小時卻要算兩天的錢
照說應該是七天鑑賞期
一週內退掉都不必算錢才對
做服務業何必佔新客戶便宜呢?
上週一回家試用覺得物有所值
2M 線路每月 500 可接受
問題是沒有 public IP 在中国不能 VPN 翻牆
網路謠言說是企業方案有固定 IP 可用
而且還比較便宜
只好隔天去建國路退掉
上週二早上 Joyce 沒當班
代打的男生沒給名片, 不知姓名.
一開始問他怎麼轉租企業方案
結果使出了請打 0800 這招標準答案
服務窗口最忌諱的就是請找負責單位, 這不關我的事
尤其大企業的櫃檯最容易來這招整客戶
好在曉以大義之後
他開始幫我到處打電話找負責的人
最後也順利轉租
我猜一開始可能沒見過這樣的客戶
一時嚇到先把問題推給別人
單位主管請加油了
單一窗口是電信服務的基本要求. OK?
一看就知道 SOP 根本沒規劃完整
從大同 3C 到直營櫃檯都有進步空間
背後六顆螺絲轉開
正面的黑色面板就會掉下來露出電路板
左右各一根中段有彈簧的 WiMAX 天線

頂端則是小小的 WiFi 電路板天線

其實沒什麼特別
背面兩個 RJ-11 電話插座
接上話機拿起話筒
可以聽到不通的嘟嘟聲, 跟真的一樣咧
拿電表量 110V 這邊的功耗
怠機 6W, 最多 7W
可能是上行不夠快
或者距離基地台很近不需大功率輸出
離手冊標示的 18W 很遠
網路實測因為只簡單試了一晚
RF 部分還沒仔細追蹤
只知道屏東市在屋頂的信號似乎還不錯的樣子
三個燈至少亮兩個
單就骨幹來看
22:00 連 ftp.adsl.hinet.net 抓檔
速度起起伏伏
可是到了半夜兩點之後
就很穩定的維持在 300 KB/s
要我來猜
這應該不是 RF 不穩
而是在台固或者速博之前就已經掉封包的關係
門市擺了兩台接網卡的 NB
靠外面小筆電用的是 Windows XP
下 ipconfig /release 指令之後
連 connection manager 都會顯示斷線
打 ipconfig /renew 電路在認證之後就恢復正常
跑了 Serv_U 也能從學校的工作站 FTP 進小筆電上下傳
這表示其實配發的是 public IP
只不過因為 DHCP 跟認證綁在一起不能拆開
所以 CPE 不能當 bridge 來用
只能當成 IP 分享器
然後 public IP 就被沒收了
機房工程師跟我說因為會遇到 handoff 所以沒辦法給實體 IP
如果跨基地台會換 IP 的話這個說法似乎沒錯
但問題是家庭用戶又不會趴趴造
結果用網卡的有實體 IP
用 CPE 的反而沒有? 沒天理啦!
以前在黑內都馬直接壓榨廠商
如果是我來搞 WiMAX
就叫 CPE 廠商在下行 implement 一個 PPPoE server
WiMAX 上行的 RF 準備好之後再打開下行的網路介面
這樣可以通知 IP分享器/用戶 透過 PPPoE 撥號
撥進 CPE 再拿這套帳號密碼給上行去跟機房認證
實體 IP 配下來之後再轉給 PPPoE session 的 client 使用.
簡單說上行維持原來 WiMAX 的 session
下行改成 PPPoE session, CPE 跟用戶的電腦連
要是做不出來就跟別家採購
合勤智邦友訊華碩總有人可以生出來才對
等哪天廠商把功能實做出來
將實體 IP 還給用戶
就來把企業方案退掉換回家庭方案
前提是後者有比較便宜
小筆電的概念其實是源自於 MIT 的 OLPC
問題是市場定位卻很不一樣
一開始華碩的易批兮也是做成兒童電腦
但最後卻敗給宏碁精準的市場策略
掛羊頭賣狗肉
WiMAX 也有兩道同樣的迷思
無線傳輸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拿來行動上網用的
但實際上主要市場卻不見得在此
因為信號的覆蓋率遠不如 3G
基地台佈建完成之前也不知會不會退出市場
另一個特色是 last mile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要取代 ADSL/Cable
但問題是其他家業者有綁約或者老客戶折扣
挖別人的客戶也是條漫漫長路
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中
後進廠商很累
因為別人都達到經濟規模了
想搶市又沒強大品牌, 只能靠殺價競爭.
沒達到規模又要殺價, 必然是賠錢做生意例如威寶
其實最適合大同電信的市場定位在網路備援
尤其還跟市占最大的 ISP 最對味
因為其他家的固網多多少少要借道 CHT 的電路
機房一張卡板燒掉, 或者道路施工挖斷電線
搞不好兩家 ISP 的線路一起斷
毫無容錯效果
就算 CHT 自己跳下來做 WiMAX
MIS 也會因為品牌的緣故
不管實際路徑是不是相同
在考慮網路備援的時候自動忽略原本安裝的 HiNet
如果 TIC 決策高層夠聰明
應該去找 HiNet 策略聯盟推優惠套餐才對
對 TIC 而言可以增加市佔
就 HiNet 來說可以減少老客戶的流失
綁在一起把餅做大才能雙贏
互挖對方牆腳搞到最後只能殺價競爭
不過這對消費者而言是件好消息
WiMAX 網路備援的目標客群大概會落在中小企業的 ADSL 客戶
或者隨時掛網的重度家庭用戶
比如學生套房包租公婆或者股票族這種網路斷不得的類型
在目前的網路市場少說也可以弄個五趴十趴
這時代單打獨鬥自己開拓市場
競爭環境恐怕比當年 giga media 還慘烈
手上拿到一張本期 DM
正面反面其實都做錯了
不過錯誤的地方就不公開評論
反正 TIC 有我的個人資料
需要的話小弟是願意義務幫忙的
電話打來不必客氣
只要月租費算便宜點就好

昨天跑去世貿看展
Computex 很多 show girl
小弟沒帶相機
隨行友人拿出傻瓜機, SG 不大搭理.
下午加入的另一名友人準備了大砲
於是 SG 自動把目光轉過來
連傻瓜機都有份
以上的目的是要說
大拜拜會場是展覽的地方
參觀的人不乏等閒之輩
就算大小眼勢利眼青光眼
至少看到大砲時不要太白目不鳥別人
因為行家就藏在這些砲手之中
SG 懂這個道理
昨天逛了各家 WiMAX 攤位
小弟明明問得很像砲手
問題直搗核心讓解說的人都招架不住
當中正文的展場人員打電話給技術人員討救兵
結果電話打著打著就順勢消失不理人了
就好像 SG 看到大砲卻不回過頭來
難道得要拿出模特兒經紀公司的名片才願意關注嗎?
要不是因為私人行程並沒代表某業界的立場
名片狗牌沒拿出來招搖撞騙, 就不理人了?
就算這次還不是買家
也可以在回答問題上當成模擬考做練習
更糟糕的是
連個型錄都沒有
Gemtek 該加油囉
只是... 機會錯過, 謝謝不連絡
大眾威邁思威達的攤位
擺明就只想賣產品給家庭消費者
問不到深入的問題
大同有問到工程師
是設攤的公司當中相對專業的
不過因為我把問題專注在 VPN 上頭
NAT 底下搞 VPN 總是有先天上的限制
倒不會因為答得滿不滿意就評斷服務好壞
但是沒收 IP 的問題如果能解決掉
有沒有企圖心會是成為 WiMAX 龍頭公司的指標
AWB (智邦) 說他們 WiMAX 的 CPE 可以做 DMZ
設備沒上線展示
功能有沒有, 運作正不正常無法得證
而因為他們也不打算進一步說明
所以 01 的網友真抱歉
SG 只回頭了一下沒擺美美的 pose
比正文好一些
ISP 叫做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既然是 Service
當然叫做服務業
這禮拜領教了大同電信的服務態度
有點尷尬
申請了企業方案
照說要配發固定 IP
結果卻跟家庭方案一樣配浮動 IP 出來
星期二打電話跟業務反應浮動 IP 問題
結果要我跟 080 申告障礙
報障礙完沒多久
工程人員來盧說他在簽約時已口頭告知 VPN 有問題
(言下之意是申請企業方案不能 VPN 是我的錯, 因為沒聽他的告知)
我要的是 A 結果來扯 B
本來對這邏輯不通的話不在意
因為工程人員畢竟沒受過客服訓練
得罪客戶在所難免
也就沒跟他計較了
星期四到 Computex 看展
剛好有大同電信的攤位
也就問了一下為什麼配浮動 IP 給企業客戶?
會場人員的說法是因為屏東的 NEC 設備無法配固定 IP
到高雄就沒問題
這個說法對不對無法得知
需要再做確認
星期五仍舊配浮動 IP
花企業方案的錢卻得到家庭方案的產品
難道是貴心酸的啊?
電話再打去問業務到底怎麼回事?
Computex 會場說真的還假的?
結果業務卻開始對客戶發飆
一下逼問我到底是誰講 NEC 設備 (沒印象了答不出來卻要被兇)
一下又拿工程人員盧說有口頭告知 VPN 有問題
天啊
我的訴求是固定 IP 耶
關 VPN 啥事? (沒固定 IP 照樣可以做 VPN)
你是被工程人員給洗腦了不成?
照說供裝流程應該是機房設定完成了才會進行設備安裝
結果流程出錯產生障礙
口氣卻講得好像是客戶在故意刁難一樣?
電話再次打給 080 申告障礙
幾個小時之後
終於出現 02 開頭的電話打來
通知說固定 IP 設好了
謝天謝地
花了 72 小時終於搞定供裝流程該做的事情
------------------------------------------
新公司 SOP 出錯在所難免
營運初期遇到像我這種仔細核對的客戶算是好運
表面上公司遇到難搞的客戶一直在找麻煩
但問題是 SOP 亂七八糟
小弟根本就是白老鼠在幫忙 debug
就算我今天沒申辦
早晚也會遇到某家公司的 MIS 碰上相同的問題
出包只是時間早晚而已, 必然要發生
結果幫忙 debug 沒任何感激不說
回過頭還要對客戶生氣
而且做出這種事情的還是第一線接觸客人的業務?
工程人員一直強調已口頭告知 VPN 有問題
但我根本沒印象, 而且也不重要
因為 VPN 有問題必須以書面載明才對
如果口頭告知就能算數
下次會不會又扯說他講了某某重點我沒注意到
所以網路有什麼問題就是客戶的錯?
簽約活該?
結果連業務也跟著沒法律素養的工程人員起舞
把所有障礙全部推給客戶就沒事?
以上只是要說明大同電信是新手上路
加上不珍惜客戶的意見
這代表進步的速度會很慢
需要比競爭對手更長的學習時間
才能成為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小弟原本願意助一臂之力卻要被出氣
現在只能祝好運了
所謂會嫌貨的才是人客
本來還想說測出來如果達到商轉的水準
可以幫忙寫推薦信給老康的
看能不能策略聯盟促進產業健康發展
下次吧!
1. FTP 賽豬公


網路很快
不過這只是因為用戶少的緣故
人多了才能看出技術實力
-----------------------------------------------------
2. 原廠哈哈表


因為是用 flash 開兩條 TCP session
只有速度慢的時候很準
高速傳輸的數字會灌水
-----------------------------------------------------
3. VoIP

背面的 VoIP 插座來真的
電話插進去會嘟嘟叫
電壓也量得出來
-----------------------------------------------------
4.1. 正常功耗
閒置不動時交流端耗電量 6W

WAN 介面的功率欄位不斷跳動
平均值大約是 -10
最低來到 -14

用 packet generator 灌大約 1Mbps 的上行
功耗來到 7W

WAN 介面的功率平均值約 17
最高來到 23

-----------------------------------------------------
4.2. 蓋布袋功耗
前面量 VoIP 電壓時旁邊的鋁箔
就是拿來蓋布袋用的



閒置與全速上傳的功耗仍舊是 6W 跟 7W
發射功率也差不多, 平均 17 瞬間 22
倒是 RSSI 變得比較差

所以蓋布袋的衰減效果有限
沒專業設備就不繼續往下測了
-----------------------------------------------------
5. 裝箱文
如果對無線電波有疑慮
CPE 最適合的用法是丟到屋頂上
再拉條電線跟網路.
小弟土法煉鋼這樣裝箱:
a. 準備泡麵的紙箱, 底部加磚塊免得被陣風吹走

b. 裝箱合影留念

c. 放在冷氣窗台上 (左右鄰居馬賽克處理)

因為還沒換網路線, 暫時沒封起來
到時候用膠帶貼一貼就可以了
留一點縫隙散熱即可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