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無線電訊號在空氣中傳播時, 會因為一些因素造成接收訊號的完整性被破壞,
發射訊號以光速傳播出來, 想像一下, 有個人在吹氣球, 由小變大,
就像無線電傳送出來時的光波, 離天線愈來愈遠時的現象一樣, 是四面八方的傳送,
當這無線電訊號碰到物體時, 有的會出現反射(入射角, 反射角, 記得高中物理嗎?)
有的則剛好會傳到接收天線,
因為在接收天線這端, 在接收時, 會收到直射或反射的訊號,
而且雖然都是同一個訊號, 但抵達的時刻不同, 因此, 造成了多路徑訊號接收的結果.
每條路徑上所經過的大氣環境不完全相同, 所以每條路徑上的訊號品質當然不同,
有的會衰減, 有的訊號會增強,
再加上因為移動所產生的都卜勒效應, 及接收端自身的白高斯雜訊,
這些形成了所謂的"通道效應"(當然還有其它的通道效應, 這裏只是簡述).
無線通訊工程師在設計接收機時, 就是在消去這些不確定的通道效應.
以IEEE802.16e OFDMA來說,
空氣中其實還有其它系統的訊號, 如GSM, WCDMA, CDMA2000, PHS等,
要怎麼知道這是WiMAX的訊號呢?
首先, 接收端的類比射頻要先調成跟發送端的頻率一樣, 比如說3.5GHz,
經由一些處理(這裏就不介紹啦)變成中頻再變成基頻(當然也有直接變成基頻的方法),
基頻的訊號要怎麼分辦出來是所要收的訊號呢?
一開機時, 並不知道對方會傳送什麼訊號出來,
但, 基地台會預先訂出雙方都已知的訊號, 當成開頭, 後面再加上要傳的資料,
也就是說, 接收端會知道某一組訊號, 依照這組訊號去比對,
一旦發現比對成功, 馬上開始接著做後續的動作.
通常, 在基頻同步的做法不外乎下列幾個程序,
AGC, SRRC, down sample, frequency/time offset estimation/compensation,
channel estimation, qualization
最後, 再將補償後的訊號做 通道解碼 (channel decoding)即可解回傳送端的訊號.
下次再寫詳細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