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它的介紹,還是一頭霧水.到底可以用幾首歌?記得沒錯的話,泛亞可以用18首,和信可以用十首.
不過華電有個特色就是可以選時間,早上/中午/晚上;還有"週末".......
另外想請問;如果選用emome摩登399費率,是否不可抵打網外費率,也就是要另外從399元加上去?
先謝謝為我解答的您!
dearjohn wrote:
你不是要跳到鳳梨電信嗎? 還要把五星門號(幾萬元標來的)跳過去?
p.s.為何叫做鳳梨電信? 不懂.
先謝謝你為我解答

我還有幾個門號,其中連續四星門號的有兩個,剛好都是和信的.想把和信其中一個跳到中華去,至於這個五星的主待機門號就跳到和信去.當初和信還沒有被合併/東信&泛亞都還是獨立公司的時候,我就有這五家門號了.
如今只剩電信三雄,其實只要有這三家門號,到了不論市區/郊區還是山區,都不怕.因為我是用一卡多號的.
一卡在手機裡,所有門號都帶著走.
你說得對,其實從遠傳跳到和信怎麼跳都是跳到同一家老闆,可是哈拉九百的費率實在划算
(只要每月打網外不超過200分,可是就算打超過200分鐘,它的每秒鐘費率都還是比其他家的900元費率區間還便宜,如中華的988,每秒鐘竟還比哈拉900貴了0.005元;台哥大雖也是每秒0.11元,可是打網外就只能打不到150分鐘,比起哈拉900的200分鐘真的差了不少;遠傳就不用說了.).所以你說為何我要跳到同是徐旭東作老闆的和信?原因在此.哈拉900的費率設計,是當初辜允成的產物.還有商務1390元(不分網內外可免費打550分鐘,超過則每分鐘3.5元計),這也是辜允成的玩法.徐旭東的個性是不可能這樣玩的.對他不爽並不代表跳到和信電訊就是不智,畢竟費率這東西還有電信法在背後撐著.他嫌哈拉900沒太大賺頭,可是有人用就不能取消的.今天遠傳的財務報表出來了,獲利率達50%以上;並說往後會努力朝維持505的目標前進.
我對遠傳最大的意見就是1.他的帳單系統總是叫許多人不放心,還有2.費率設計總是以中高費率為主;
至於台哥大,我想一般最大的印象應該就是貴吧.
中華其實是最貴的,可是沒辦法.西瓜偎大邊是很現實的.
所以也認同你說的一句話;台灣的電信業者不是在比好的(不想說那個字,所以用另一種方式說).不過這幾天發現很諷刺的一件事,就是之前我說過的我們的希望在亞太/威寶這句話竟然要修正了.看樣子亞太給人收訊不良的印象已經變成先入為主的難以改變的事實了,恐怕會步當初和信後塵;至於威寶電信,許勝雄竟然還沒開台就說出合併兩字.
拉回我說的諷刺的一件事,就是我們的希望在中華!
我個人的看法是NP會造成大量的用戶跳到中華去,造成遠傳這個三雄中第三大的公司不得不開戰費率(其實已經開始了,如大雙網465,只是目前還沒玩真的),進而造成排擠性的連鎖效應.
很諷刺吧?"我們的希望在中華"!不是小間的新進業者,而是中華的西瓜偎大邊的現實,造成的邊緣效應使得其他家業者開戰費率!
總之我仍會保有三大電信的門號於同一張卡中,出去遊玩時就知道方便了.
Charles Laih wrote:
「已經」壞了?!是指 3G 的嗎?老婆大人一直跟我抱怨不能用!
可是很奇怪,來電答鈴的月租費還是照收啊!
我要去抱怨一下!
你看到的是前一個月的來電答鈴月租費.
emome的網頁有說十月不收.
只是我自己測試都正常....只有視訊電話不能正常使用.
另外, 我覺得價格戰只有中華最有本錢玩.
遠傳, 台灣大一玩下去就死定了.
因為3G服務能不能回本算是未知數.
簡單來說好了, 以前那種GPRS動輒幾千元的帳單,
現在只壓縮到850元, 一個客戶對一個電信業者一個月就可以少掉一兩千元.
而門號可攜服務開放後, 對電信業的營收會更少.
最後結果可能變成一大兩小或是一大一小. 外加有獨占市場的PHS. 亞太可能繼續擺爛中, 他應該沒太多錢裝EVDO. 而我問到亞太客服的感覺也是如此. 唯有語音市場還有利可圖, 數據市場是沒有的. 也沒有人會想併購亞太.
威寶我也不看好, 我現在很想叫他" 狼來了" 電信. 畢竟他的前身就是本來要裝美規低功率數位電話的聯邦電信, 結果還被電信總局回收門號. 搞不好他會賣給遠傳....
PHS因為有固定客源, 也沒有NP, 所以反而沒事. PHS的成本也很低. 他只要多買一些強波器給有需要的醫療人員就夠了, 也不必裝太多基地台. 很多醫療人員並不想用PHS, 卻不能不用PHS.
我寧可希望三大業者繼續玩恐怖平衡的遊戲, 我可不希望3G跟白金卡一樣, 年費是免了, 但是服務縮水了. 雖然我用3G最大的目的只是講電話不會頭痛而已, 但是我發現我換成3G後, 電話費就暴增了....(當然主要是綁門號的關係啦....)

不要小看這有什麼差別,
這個差別就是中華的GSM 900跟GSM 1800只要選一個搭就可以了. 因為現在的手機是雙頻手機, 或者, 他同時有兩種基地台的訊號可以互補. 要跳也是同一個系統跳.
台灣大只有全區1800加上東信900, 泛亞900. 北區就只有1800一個基地台, 同樣的地點中華可以裝兩個. 就算是中區南區好了, 他要漫遊必須在台灣大找不到訊號時才會跳到東信泛亞. 所以一個電話可能會在" 不同網" 跳來跳去.
遠傳雖然有兩個GSM 1800的基地台, 但是等於是資源浪費, 因為同一個地點是兩種不同的網路, 並沒有加成的效果. GSM 900也只有北區而已.
GSM 900跟1800在不同的地形有不同的效果. 好像1800在都市的效果比較好, 900在鄉村的效果比較好.
遠傳台灣大最好的策略是, 儘量鼓勵客戶升級成3G, 然後全力把現有的基地台加裝W-CDMA. 這樣跟中華的立足點才會相等. 3G可以接收雙網路, 這樣收訊品質可以上升.
所以他們才會搞出幾乎跟2G差不多的費率. 但是他們忘了3G的賣點在數據傳輸, 數據傳輸的利潤才大. 所以搞出的費率不能跟中華競爭的話, 客戶寧可裝資源比較多, 上網比較便宜的中華電信.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