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esim被收換機費 NCC說:合理 😅

RentHA wrote:
SIM卡的成本只要0(恕刪)


沒錯

討論sim卡空間問題的其實很外行
陸港版與esim版只差別在幾個IC與卡槽的設計不同
卡槽的大小也一樣
並不是內部空間問題才使用esim⋯⋯😎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忘東忘西 wrote:
Google Fi, Gigsky, Ubigi, T-Mobile 這些都不用喔

或是iPad LTE版,也可以隨時下載eSIM來使用


新加坡的三家;Singtel ,M1與Starhub,只要有變更,都要收費.

不過,世界這大,我沒有掌握全世界幾百個國家的電信公司,
無從得知收費,與不收費的正確比例,
因此我不會上網公開說 "多數國家都不收費".

或許你是對的,如果你確實掌握全球多數電信公司的收費方式.
不過,我個人是存疑的.
ddarpam wrote:
真心覺得esim這種東西
應該是去該電信公司網站
登入自己的帳號後
就能自行申請新的qr code來自行轉移才對
不該收費

你所說的作法,在新加坡這裡有,下圖的第八項就是.



撇開單單新申請esim的首次S$37.5不說.
換手機要弄個新的esim,也是S$37.5.

即使不換手機,只是誤刪esim的資料,自助式地使用APP重新取得esim,
完全沒有電信公司人工介入,也要收費S$5.00.

新幣兌台幣約是1:22.3, 以上收費不含7%GST(消費稅).
版上好多高手大大,大家都好懂技術~~且完全不需要成本。
那可以直接提供open source給電信業者嗎,讓他們直接套用就好。
一直要求別人免費,不如自己提供出來,造福人群吧~~
不然就是自己出來搶市場吧~~不過這麼強調免費,還是出來開公司造福人群吧!!
electronic wrote:
版上好多高手大大,大(恕刪)


所以呀
認為收費與申辦上不合理的
就不會去用他

我就認為不合理
所以我就故意去香港買實體雙卡的港機 😎

就由時間證明
這樣的收費標準與申辦方式是成功的還是失敗的吧⋯⋯😎
不回應底下小留言、廢文及討戰文
開放到現在,全台才5萬用戶,多為首次免費,業者哪來每年5億收入,中時根本不求證就亂報


NCC新聞稿澄清報載內容

https://www.ncc.gov.tw/chinese/news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8&sn_f=42415

有關報載「年削5億元 eSIM收費吃定用戶」一文,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國內5家電信業者訂定eSIM設定費均為新臺幣300元,與實體SIM卡換卡費相同,相較亞洲部分先進國家如日本、新加坡等,此費用由使用者付費,尚在合理範圍;且經調查目前採用eSIM手機之用戶數約5萬餘戶,大多數皆為首次申請,5家電信業者對於每門號首次申請eSIM均給予免費之優惠。
NCC說明,該報導以iPhone年發行量作為更換eSIM費用之計算基礎實有誤差,蘋果公司現階段僅針對新款、高階iPhone納入eSIM功能,且將該eSIM作為第二SIM卡,未開通不影響主要SIM卡之通訊功能;對此新興服務,全球尚處萌芽階段,依第一類電信事業資費管理辦法之規定,5家電信事業對於相關費用於實施前函知本會即可, NCC要求業者落實資訊揭露,並尊重市場機制,且將持續關注,希望未來形成規模經濟、成本下降,相關費用可望進一步合理化。
NCC強調,eSIM可遠端發卡的特性,雖可免除實際SIM卡物料成本,但因遠端傳送eSIM設定檔資料所要求之資安、驗證技術相當複雜,目前僅全球行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認證之平臺得發行eSIM,國內電信業者亦需支付該平臺定期系統維護費、每次下載之電子序號費及下載費等費用,故eSIM在尚未普及前,仍具一定成本,報載年削5億,吃定用戶之用語顯有誤解,特別澄清。
myfirstcar wrote:
台灣是資本市場的國家(恕刪)


對啊

前幾天看哈啦瑪莉

男主角講故事給心理醫生聽

還要給醫生錢勒
這問題又怎麼了?是是是還要補貼你才合理,莫名其妙,不要用嘛!
自從不小心刪了ESIM後,就不再用了
話說那5E我也是有貢獻到的
APP 重覆發文(自刪)
請問esim 不是原機可以重裝嗎?我的QR還保留著,當初辦理時說萬一誤刪可以重新安裝。
另外 esim 之前有人裝10幾個門號測試過,原本設計應該是可以多個門號出國使用漫遊esim 門號比較方便,實體卡裝常用的門號才對吧?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