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月租用多少付多少(每GB $30-$40元)用的人也不多
目前台哥所有月租用戶,都可以用50元/1GB購買5G流量,實際上用的人並不多
目前儲值方案1GB約180元,和樓主1元差距過大
以月租1399,TB級用戶來看,1GB都要1.4元
而全台門號平均流量20GB,ARPU 約500,平均1GB約25元
根據80-20法則,有80%的流量由20%用戶貢獻
但是獲利結構上,主要獲利來源是中低用量者所貢獻
例如我的吃到飽門號,一年下來用量不會超過30GB,實在是電信公司好客戶
結論:
計量收費或分級收費會大大降低電信公司營收
使用包裹式混水摸魚資費,才會提高獲利
用租599-699,網路、市話、網內、網外分別贈送計算讓用戶分別困難,再利用超量高價資費嚇阻用戶使用
如網路50GB,超量降速10M,市話30分鐘超量每分6元,網內100分鐘超量每分3元,網外30分鐘分鐘超量每分6元等,用戶使用時無法判斷用量的無形壓力下只好省著用...最後實現降低用量...
證明:
資費透明、用量與資費掛勾的電信公司紛紛收攤
比如1M 2M 3M 5M 10M...等的吃到飽
大家還記得亞太也出過33 1M吃到飽,99 5M吃到飽,138 10M吃到飽...等
就是賣網速不賣流量的
這種就是一種分級收費,比如付99元就是只有5M網速,付33元就只有1M網速
有人需求不高,可能1M -5M就夠用,看影片也只看480P或720P
你再怎樣佔用頻寬,最快就是1M-5M這樣跑
你要網速快一點,就是多付些錢
可惜5G大家覺得標金太高,這些低速限速方案太低價,跟本不想出
要提高ARPU情況,你覺得不夠用,就會去辦1599或1799不限速
計量收費又回到2G/3G時代做法,拜託現在影片都2K 4K畫質的時代了
不是以前3G時代可能還在240P還是360P的年代
隨便用一個月破100GB都蠻正常,結果業者還在賣以量計費
5G會賣不好,我覺得這個是很大原因,加上分享限制多
我沒高網速高流量需求,我為何要辦1599/1799不限速
還是辦599只能用20GB,超量還限5M
同樣限速3M-5M,你給我99限速3M-5M,不限流量,就好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