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台灣大引進NVIDIA GeForce Now雲端遊戲 正式上線 不用高規格手機也能暢玩3A大作

劍心san wrote:
所以人家也把規格明確的開給你了....
指名要用5G方案或固網WI-FI 5Ghz了,我不知道這邊在講什麼4G會被限速....


我是指『照以往4G的運作方式』,那也就是說除非電信公司發言表明未來5G吃到飽無論用戶的用量有多大,都保證不會限速,不然當然會直接懷疑囉。(但以前的4G時,電信業者也是絕口不承認有過限速)

但我估計電信業者到時還是限速而已,因為…『一堆腦X在跟著電信業者吹噓啥5G』,但實際上5G就只是速度更快的無線網路而已,與4G並無本質上的差別,那…會遇到的問題也就還是一樣,就是搶資源。

試想,當某用戶天天在用5G玩串流遊戲時,該業者在該地區附近的5G資源不就一樣都被搶光了,這時還不引起其他用戶客訴?4G時就是因為如此而對高用量用戶限速了,5G…電信業者就會放著不管?
星幻 wrote:
我是指『照以往4G的(恕刪)


別把雲端遊戲講的跟在家玩網路遊戲一樣可以一直掛線上,掛到玩家睡著、掛到玩家下班回家....
雲端遊戲有個自動踢下線的時間管理機制,就跟網咖一樣,時間到就會踢下線了。
而且真有限速的話,也不會限速到讓你無法順玩的程度,畢竟你有付錢買這個加值服務啊,當你沒買這個加值服務,就等於一切都是白講了。

但串流影音則又不同了,因為業者並沒有推行動影音串流看到飽的服務啊,自然就算在吃到飽的限速範疇上,業者可不是什麼慈善機構,可以妄想讓4G吃到飽取代固網這種夢話,被限速也就能合理了。

不然,就請乖乖改用固網 + 自購Mesh吧...

因為這種東西,你用4G下去玩,不光是被限速,而且還會延遲的很嚴重,會讓你完全放棄想用4G玩的念頭,別把業者當笨蛋,你能想到的,多數人也同樣能想的到。

我可以大膽的猜,你可能根本沒去了解NVIDIA GeForce Now葫蘆裡在賣什麼藥膏。

NVIDIA GeForce Now說穿了,就是要玩家租主機來玩數位平台上的數位版遊戲,也就是你要綁定平台帳號購買遊戲與租主機的費用這樣,而NVIDIA服務的唯一優勢就是,玩家可以在付費之後,直接在雲端遊戲上使用光線追蹤的功能。

而Google Stadia則是,付一次月租費,就能在一個月內暢玩所有已上架的數位版的遊戲內容,無須另外付費或綁定其他平台帳號,但就是不能開光線追蹤。

Xbox Game Pass Ultimate則是沒有提供任何免費試玩,但有提供第一次的30元包月優惠體驗,之後則恢復成原價包月,其餘基本就跟Google Stadia一樣,只不過上架的都是xbox的遊戲。

試玩部分,
NVIDIA GeForce Now是直接每天給出免費1小時試玩部分免費遊戲的體驗。
Google Stadia則是只給出每天5分鐘免費試玩所有已上架的遊戲體驗。
Xbox Game Pass Ultimate無提供免費試玩,僅提供帳號註冊的第一個月優惠價30元的單月體驗。

共同特色:
一個帳號隨時都能跨裝置無限暢玩,無須自組高階主機或自購遊戲機,只需有網路的環境即可暢玩。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之前就常常用Remote Play連回家裡的PS4玩遊戲
現在的串流技術真的已經夠成熟
玩動作遊戲都不成問題

連雲端的server應該會比PS4主機更穩吧
會想要嘗試這類雲端遊戲服務
不需要帶電競筆電也可以玩遊戲
資深邊緣人 wrote:
之前就常常用Remote...(恕刪)


已經有開放了,網路需求最低15Mbps~50Mbps就可以了,但網速越高體驗當然越好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劍心san wrote:
所以人家也把規格明確(恕刪)


行動影音從3G時代就開始收費推廣,4G時代初期也在推廣,現在5G初期也在推廣
沒想到所謂明確的規格是只有初期啊

非常符合熱力學第二定律
劍心san wrote:
別把雲端遊戲講的跟在家玩網路遊戲一樣可以一直掛線上,掛到玩家睡著、掛到玩家下班回家....
雲端遊戲有個自動踢下線的時間管理機制,就跟網咖一樣,時間到就會踢下線了。茶
而且真有限速的話,也不會限速到讓你無法順玩的程度,畢竟你有付錢買這個加值服務啊,當你沒買這個加值服務,就等於一切都是白講了。茶

但串流影音則又不同了,因為業者並沒有推行動影音串流看到飽的服務啊,自然就算在吃到飽的限速範疇上,業者可不是什麼慈善機構,可以妄想讓4G吃到飽取代固網這種夢話,被限速也就能合理了。

不然,就請乖乖改用固網 + 自購Mesh吧...

因為這種東西,你用4G下去玩,不光是被限速,而且還會延遲的很嚴重,會讓你完全放棄想用4G玩的念頭,別把業者當笨蛋,你能想到的,多數人也同樣能想的到。

我可以大膽的猜,你可能根本沒去了解NVIDIA GeForce Now葫蘆裡在賣什麼藥膏。

NVIDIA GeForce Now說穿了,就是要玩家租主機來玩數位平台上的數位版遊戲,也就是你要綁定平台帳號購買遊戲與租主機的費用這樣,而NVIDIA服務的唯一優勢就是,玩家可以在付費之後,直接在雲端遊戲上使用光線追蹤的功能。

而Google Stadia則是,付一次月租費,就能在一個月內暢玩所有已上架的數位版的遊戲內容,無須另外付費或綁定其他平台帳號,但就是不能開光線追蹤。

Xbox Game Pass Ultimate則是沒有提供任何免費試玩,但有提供第一次的30元包月優惠體驗,之後則恢復成原價包月,其餘基本就跟Google Stadia一樣,只不過上架的都是xbox的遊戲。

試玩部分,
NVIDIA GeForce Now是直接每天給出免費1小時試玩部分免費遊戲的體驗。
Google Stadia則是只給出每天5分鐘免費試玩所有已上架的遊戲體驗。
Xbox Game Pass Ultimate無提供免費試玩,僅提供帳號註冊的第一個月優惠價30元的單月體驗。

共同特色:
一個帳號隨時都能跨裝置無限暢玩,無須自組高階主機或自購遊戲機,只需有網路的環境即可暢玩。


你講那麼一大串廢話,根本沒有回應到我講的。

不管他是不是專用服務都一樣,除非未來的雲端遊戲都是強制限定用戶每天只能玩幾個小時之類的。

不然當有用戶長時間遊玩時,串流所造成的高流量佔用就必然、必然、必然影響到其他附近居民的網路使用權。

久而久之也就可能造成越來越多的投訴。

請注意一件最重要的事『你能享有到無線網路的頻寬,永遠是在與附近同電信用戶一同競爭搶奪的』

請問,這時電信公司如何協調?我知識水平是不高啦,只想得到對高流量限速、甚至放棄該用戶這回事,你有智慧的話,提點一下如何?


追加補充,假若電信公司真的很大方,對自家用戶真的容忍到底,那…其他用戶呢?

現在這個是台灣大哥大直接與Nvidia結盟,涵蓋伺服器配置、串流收費的綁定服務,那未來若開放呢?假設我是遠傳用戶,以這項『由台灣大哥大申請,並付費給該公司及Nvidia的遊戲服務』遊玩串流遊戲大量佔用遠傳的5G資源,請問遠傳會容忍?

更甚於假若沒開放,未來這門號能NP嗎?小心以後被遊戲記錄綁死哦
星幻 wrote:
你講那麼一大串廢話,(恕刪)


你應該沒去玩,才會一直用臆測的....
業者已經開宗明義,把遊戲規則講得很清楚明白說這是加值服務項目,你要一直盲猜測我也不反對。
而且其他電信業者合作的雲端遊戲是完全不給你用4G或固網去玩的,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去體驗過,所以是單純為了反對而反對嗎....?

NVIDIA GeForce Now的網路需求與使用規則也都有寫在官網上了,網路上也有實測過平均流量是多少了,真的不用臆測亂猜,不知道你在標記什麼被業者限速黑名單?
還說我沒有回答你的問題?那你有很常把行動網路當固網來用?不然老是在強調一些自行腦補、未經證實的劇情發展。


你要懶的查,你就繼續補腦各種未經查證的內容好了...

這篇,有寫流量多少
月租299元的GeForce Now雲端遊戲測試心得:8年老筆電能跑3A、手機玩Steam、Uplay、Epic Games遊戲


這是我自己用4G測的



這是家中固網的測試(16M/3M)



然後,這個流量可以設定為「自動」或「最高多少Mbps」,但預設值是自動...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