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50616 wrote:
日本的西瓜卡連手機...(恕刪)
說實在的, 台灣人的交易觀念說少也有受到日本的影響.
日本人尤其上年紀的, 是不喜歡欠人錢的,
所以日本一直以來信用卡使用率就不高,
大部分的人習慣付現.
所以推動交通卡整合, 交通卡跨足小額付費...
其實起步都比台灣晚.
直到這幾年日本自己意識到...將要迎接2020東京奧運來自全球的運動員,各國團員,運動員家屬,觀賽遊客...
再不加強會讓大家都不方便(原本感應式信用卡格式也與國際標準不同,國外的信用卡, ApplePay也幾乎不能用),
所以陸續開始導入支援全球規格的感應式刷卡機,
開始認真推行動支付(雖然大部分遊客也很難辦就是了....幾乎至少要有個日本的手機號碼, 日本的銀行帳戶).
最近幾次去日本, 至少Suica可以間接綁到iPhone內, 在超商與部分販賣機付費使用,
台灣的ApplePay或是信用卡感應刷卡 成功率也提高了.
店家也看到一些樂天pay之類當地行動支付的廣告.
只能說舉辦國際賽事, 對整體而言也是有進步的.
台灣真的是便利商店太普及了,
大家依舊習慣找ATM領現金, 拿到便利商店櫃檯繳費, 購物...
加上什麼都互相牽制 (悠遊卡當初要跨足小額交易折衝很久, 還有像現在Line等...行動網銀卡在那裏開不起來.)
在歐美紐澳, 其實也不太需要推什麼行動支付,
90%以上交易靠銀行提款卡/信用卡就可以解決,
這方面台灣還是差太多.
Uber輸入介紹碼5120b搭車享優惠. https://www.uber.com/invite/51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