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2600基地台最新統計數據(統計到1/1)

linhy16 wrote: 

2600基地台增加。。而4g通話部份各電信業者卻好像都一直無普遍(好像還要收費)。。這樣的邏輯好像怪怪的。

就期待各位網友只要手上的手機硬體支援VoLTE/VoWiFi功能,就跟手機業者以及電信業者的客服電話信箱/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詢問一下」,「拜託一下」,「威脅一下」或許會有那個機會提早支援,就是要業者看到消費者的需求

Xantia_L wrote:
2600MHz基地臺在4G運用上屬於"補隙"作用,4G業者運用"載波聚合"技術可搭配700、900、1800及未來釋出頻段基地臺訊號整合,光以某單一頻段基地臺數量是無法做為業者在4G建設進度的標準(台灣大哥大沒標到2600MHz頻段...自然沒有建2600MHz基地臺)
7.4G訊號多在1800MHz以上,所以室內4G訊號不良改善方式,包括小型室內基地臺或強波器、洩波電纜等等,用戶可視需求向電信業者反映,經量測後由業者提供解決方案。

台灣是屬於地狹人稠狀況,反而更需要1800或2600頻段,但是電信業者為了cost down,硬是只用700、900等這種頻段,說實在話這種頻段的速度只能說堪用,根本稱不上4G速度,所以我是贊成全面廢除700、900這種低頻,反正收的到2600的最重要,寧可少一點涵蓋,但是就算是收訊只有一兩格的2600,速度也遠比滿格的700、900甚至3G還要快
覺得高低頻都有它的價值存在,只是頻寬最好有連續20MHz,且要視地形區域人口稠密等等因素規劃,所以問題基本在於頻寬用戶數承載基地台距離與地形阻擋(包含建築物等)與訊號品質(SNR)等等原因影響網速。
由於低頻頻段有利增加涵蓋率,高頻頻段有利增加用戶容量,頻寬則會影響資料傳輸量。


但因為1GHz以下低頻訊號特性打很遠,涵蓋很廣,在開闊平原區、郊區和山區與深層的室內涵蓋較理想的,但缺點就是,範圍大用戶數容易過多,且在信號涵蓋重疊區與涵蓋邊緣弱訊區域,更容易產生太多同頻信號干擾(許多個同頻率基地台訊號),高低頻都會有訊號干擾問題,只是低頻重疊區域與訊號數量通常較多於高頻,如下示意圖。

以700+1800+2600MHz為例,近似理論開放空間涵蓋,3頻共站訊號涵蓋重疊示意圖。


以700+1800+2600MHz為例,近似理論開放空間蜂巢式涵蓋,3頻共站訊號涵蓋重疊示意圖。

多個同頻率信號強度差不多時,訊號品質(SNR)一般較差,容易讓接收機(手機)解調變需要較高的容錯率,因此回報網路品質使用較低速率調變,降低錯誤率的結果。低位元調變可以容許更高的位元錯誤率,但傳輸速度較慢。
BPSK(1位元)-QPSK(2位元)-16QAM(4位元)-64QAM(6位元)-256QAM(8位元),

參考連結 Why SNR is important ?
It is because SN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ndicator to represent signal quality. You may think Signal Power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for signal quality, but in theory Signal power alone does not mean anything in terms of representing signal quality which help you predict how much error will happen for your communication system. Even if your signal power is very strong, you would not get good communication result (low error or no error) if the noise power is high as well. On the contrary, even if the signal power is very low, you would get good communication result if the noise power is much lower than the signal power. This is why in most communication text book or in most of measurement process, SNR rather than the absolute signal power is used as evaluation/test criteria.

因此低頻通常蓋站數量較少或是相距較遠,太近或是太多站台重疊訊號品質反而不好。
不過為了與高頻共站、改善訊號品質,低頻密集的好處就是,基地台發射功率有些會降的較低些,或是較容易打入更深層的室內,壞處是訊號品質反而不好。
.展哥. wrote:
台灣是屬於地狹人稠狀況,反而更需要1800或2600頻段,但是電信業者為了cost down,硬是只用700、900等這種頻段,說實在話這種頻段的速度只能說堪用,根本稱不上4G速度,所以我是贊成全面廢除700、900這種低頻,反正收的到2600的最重要,寧可少一點涵蓋,但是就算是收訊只有一兩格的2600,速度也遠比滿格的700、900甚至3G還要快

台灣大哥大在700的A4連續20Mhz頻寬,就可以讓他稱霸還沒有CA的時候了,隨便都可以上看150Mbps
中華電信也是靠C5的15Mhz頻寬,撐到現在,還是他的主力
其他都受限於只有10Mhz頻寬速度才上不去,例如亞太的700頻段,跟台灣之星的900頻段
那是幸虧台灣之星後來有2600頻段可以互補做CA,才有機會拉高網速

而遠傳一開始也是很可憐,只靠700頻段的10Mhz,配上1800的10Mhz
後來總算才靠歸還2G頻寬,才把1800頻段變成15Mhz,以及補上後來開台的2600頻段20Mhz
現在就等1800頻段最後的5Mhz補上後,遠傳應該就是4G的3CA頻寬王了吧~

但是即使2600基地台數量,中華電信建置輸給遠傳,但為何還是比不上中華電信呢?
重點在於基地台連線到中央機房後的網路頻寬,還是中華電信最大啊

所以700/900不是雞肋,是該死的NCC當初切700/900/1800,把頻寬切得太細了
然後得標頻寬又太零散了,沒有連續頻寬
最大的問題就是又受限於既有的2G服務頻寬.........
導致現行700/900/1800有很多閒置的頻寬,或是還在提供2G服務的頻寬
現在就看新的1800頻段跟2100頻段不要犯這種零散頻寬的錯啊~
然後也希望開放交易,讓大家互相可以在不同頻段盡量取得連續頻寬
只要電信業者後端網路頻寬夠好,台灣的4G速度絕對可以傲視全球~
恩~~遠傳的基地台總數也太誇張了吧!
看來真的遠傳收訊會比較好?!
.展哥. wrote:
真心覺得台灣之星應...(恕刪)


900收了...好像就要去外面打電話了
室內應該手機訊號在哀嚎...
客戶群瞬間下降....
aken20 wrote:
900收了...好像就要去外面打電話了
室內應該手機訊號在哀嚎...
客戶群瞬間下降....

900收了比較好,雖然涵蓋率變差但速度也變好了,留2600的真4G就好

我還希望我家附近的900頻段的基地台能廢除或改建2600,寧可收訊差的2600,就算一兩格的2600速度也遠比900的滿格快
.展哥. wrote:
900收了比較好,雖...(恕刪)

收了就無法 2CA,極速由 225Mbps 掉至 150Mbps 而已。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