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ou wrote:
資費花費本來就是發話,可現在它由軟體透過不用APN執行發話作業。
看起來沒有耶,手機上只會出現gtnet APN而已,我想過濾traffic的方式很多,不見得要靠APN。
tzou wrote:
至於綁架sim,應該imsi,語音交換中心有資料庫,iCall軟體會驗證再走不同apn,而不列入網路封包計費,而採時間計費(花那120)。
我測試的結果
發話:只能走iCall
受話:iCall與3G均可
我猜亞太的IMS系統應該會看門號IMS註冊狀態,如果這個門號沒有註冊上IMS系統,他就會把話務轉到傳統的3G網路接到預附卡上(我測試的結果似乎是這樣)
為何要綁SIM,我猜應該是法規因素!!!
看起來這比較像是VoLTE的前身,之前韓國U+在還沒有全網VoLTE之前,也玩過同樣的solution,後來應該是消費者體驗不佳,就加速VoLTE基站的建設了...
不過iCall令我訝異的是,他與手機原生的撥號程式整合的蠻好的,不見得一定要用iCall撥號,他有一點像dialer的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