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賣雙方都要看對眼才能成交.三大以自身4G頻譜標購及4G建設成本建構的品質來訂定相對較高的資費產品, 這是以經營者及股東利益角度,在商言商的賣方想法, 但是站在滿足個別需求消費者的買方(也是在商言商想法, 需求跟成本的抉擇)是否都願意買單呢? 一部份的消費者需求(人數還不算少), 三大並沒有對應的資費產品來滿足, 又剛好倆小產品適合, 雖然倆小毛利較三大高, 卻也是消費者自然的選擇. 賣方的成本並不一定是消費者考慮的重點, 往往賣價才是. 倆小還是有存在必要.
我現在覺得沒有50M左右的都不夠至少也要35M以上,自己可以試試看線上直播節目例如:壹電視的或者一些YOUTUBE直播的小弟有時候直接開線上的免費謎片來看,太慢真的就看的出來了啦!!!~但是那些輕度使用者去申辦他們無所謂有人願意打低價才好玩啊!!!~市場機制就是競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