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可能有的開創新局或想法,只要遇到轉虧為盈的大前提下,一律灰飛煙滅。這種以成本概念為主設備廠的經營方式,要不最上層位置換人,不然就是換腦袋,對亞太未來大概覺得就是只能這樣爾爾。
台星賴弦武經營其實一個有趣,哪有人一邊拿最貴的基地台拼命蓋、另一邊低資費努力出,也未見有發展其他OTT等,莫非他潛意識裡是反股份佔最大的自己那家?
現在政府對魏家,一則讓他101無法套現(台新最大債權銀行因當初質借似乎未同意,與日商交易仍就卡關),赤道原則等於無法從國內銀行籌到款項,明擺著就是要他從大陸把錢匯過來救急。
目前五家電信規格等於互通,沒有放棄的cdma、發展不起來的wimax、或早就葛屁的phs,誰來承接都不太困難,接收用戶更是相當可以,那麼多眼睛瞪著真的無須太多擔心。
PS
低資費不代表虧損,因為已建的基地台開始折舊/攤提加上既有後端頻寬,最吃虧的是沒用戶,所以無約的、88元、99元、111元的就是在衝用戶數平衡上者。只是台星應該最著急,因為他是唯一一家沒有自己的寬頻公司。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