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omusic wrote:
目前已經五月了中華...(恕刪)
中華電信也只在一家媒體的採訪上告知最快4月發放含悠遊卡的SIM卡
是最快 不是一定...沒有說死
M7並沒有不支援行動支付喔
EasyWallet跟tWallet都有支援M7啊
可是行動支付的SIM卡目前一定要搭配4G的服務合約
把4G SIM放到3G手機內雖然能用但是速度就糟蹋了
今天看到一則新聞
http://money.udn.com/money/story/5648/872011-%E8%A1%8C%E5%8B%95%E6%94%AF%E4%BB%98%E7%88%AD%E9%9C%B8-%E6%B6%88%E8%B2%BB%E8%80%85%E7%95%B6%E8%A3%81%E5%88%A4
內容提到:
****
劉燈城以聯合信用卡處理中心與財金資訊公司、票據交換所共同成立的台灣行動支付公司為例,於去年底開通至今年3月底,申請行動支付的發卡量僅兩千多張,主因對消費者來說還不夠方便,申請太麻煩、可供消費的商店也不夠多,這些都需要時間來改善。
****
原來第2批準備了30萬張結果3個月只發出2000多張啊
結果感覺其實就只有相對少數的用戶在High而已 (?)
我用起來也覺得t Wallet刷卡要按音量鍵麻煩啊
目前我在tWallet辦了6張卡 我想郵局的金融卡開放前不會再辦了
畢竟現有的其他銀行提供的優惠不吸引我了 我並沒有想為集卡而辦不需要用的卡


我只是覺的一開始用M7展示功能
到後面上市M7不在支援的列表內覺得很....
加上限定只能用4G讓我就更覺的不是技術限制是商業考量
當初在資訊展上看到時4G的M7也還沒出難道是中華電信也有外星科技
信用卡功能其實我也沒很需要
重點在
悠遊卡
悠遊卡
悠遊卡 很重要所以要說三次
我不住台北不會常常需要搭捷運
但是我出門會忘記帶證件忘記帶錢包忘記帶KEY(冏)就是不會忘記帶手機
有悠遊卡至少不會餓死渴死@@
miomusic wrote:
我知道M7可以正常...(恕刪)
當初在資訊展上看到時4G的M7也還沒出難道是中華電信也有外星科技
當然不是啊
它們有內部測試開發機
4G也是測試到一定程度後才開放給民眾使用嘛
並不是4G開台了才開始建置基地台啊
然後USIM卡的製作成本也比一般SIM高
它們讓用戶免費換USIM卡
趁機拐用戶把合約從3G升級4G也是一種商業考量
因為不想把將逐漸淘汰的3G SIM卡做成USIM吧
亞太電信2014年7月左右有跟BenQ合作2款當時號稱4G的手機可以用亞太版的悠遊電信卡
結果後來亞太變成新亞太開台後 可能因為走台哥大基地台 那2台手機因為頻段支援度不夠被打入3G手機之列
亞太的悠遊電信卡也沒有4G版本 就3G版而以
要用亞太的悠遊電信卡要放棄4G的速度還要300元換卡費
我反而覺得因為手機的悠遊卡目前都沒有悠遊聯名卡自動加值功能而不夠好用
由其是目前一些銀行還有自動加值回饋活動
acbxzy12 wrote:
中華電信也只在一家媒...(恕刪)
3個月發出2000多張算不差了啦
畢竟這東西在初期目標客戶除了財金、聯合信用卡、APP廠商、銀行信用卡部門外,應該就是願意嚐鮮的客戶了吧!
這些願意嚐鮮搶先申辦的客戶,理論上屬性應該是相關意見領袖,所以如果讓他們使用經驗良好的話,之後要推廣相對容易簡單許多,偏偏這次,大多數的體驗經驗都是沒那麼正面的:
便利性相較於直接拿實體卡出來感應,虛擬信用卡還要開APP+敲密碼+音量鍵,大幅降低交易速度,更重要的是還會常常交易失敗(這些願意搶先申辦的族群不外乎想與眾不同、體驗新科技,但,經常交易失敗應該會讓持卡人臉上無光吧)
加上行動金融卡部分,各家銀行也都沒有對應推出新型態相關服務(目前只有smartpay、全國繳費網的應用),讓使用者感覺不出新意.
綜合以上,願意申辦的達2000多張,真的算不差了
TWMP也有相關工程師、業務會看mobile01,
只能對他們喊話:若交易流程敲密碼+音量鍵是既定的事實時,好歹全面更新市面上所有感應裝置的軟硬體吧,畢竟我還常在聯合信用卡收單的機台交易失敗,這怎樣都說不過去吧...
——————————————————⋯
Easy Hami的卡片從一代Usim轉換到二代Usim時,中國信託是沒跟我收相關費用啦
國泰、玉山是做停卡重發,一樣也沒跟我收
以上是我沒被收取相關費用的經驗,至於是否銀行的標準就是不用收,就請洽各銀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