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周遭有TB級大戶......就像坐飛機時身旁坐著一位200公斤大個頭一樣...........

dabunmou wrote:
你在說什麼啊?流量是...(恕刪)


這樣說好了,為了維持TB級魔人的流量需求,他必需24小時內都至少維持有3Mbps的流量

對吧?

那就吃了5人的基地台流量,如果基地台容量是100人

只要有20個TB級魔人就塞爆

而10TB級魔人也就只要2個,

對吧??
基地台提供的資源是頻寬 不是流量 3MBps 是根據用戶合約已經諸多外部因素所提供的頻寬

而流量是用戶使用頻寬 X 時間只後的產出結果

所謂的TB級魔人是跟大家一樣用著電信公司基地台所提供的頻寬 長時間使用的結果

而這結果(流量)根本不會影響其他人分配到的頻寬 也就是上網速度與品質

會影響頻寬主要因素是同時有太多人上網了超過基地台負擔

多蓋基地台才是根本


4G個人頻寬= (4G各頻段頻寬*對應基地台數)/4G用戶數

公式都這麼清楚告訴你了
dabunmou wrote:
基地台提供的資源是頻...(恕刪)


請參考以下文章

https://myptt.cc/article/MobileComm/M.1425677727.A.131

SISO下 5Mhz 可產生 18.9 Mbps 的網路速度

2MIMO 5Mhz = 37.8 Mps 的網路速度

這是頻寬與網路速度的對應關係,請參酌。
artewu wrote:
請參考以下文章https...(恕刪)


這說明了頻寬與網速是正相關(廢話 常識)

所以網速跟流量有什麼關係

流量就是使用頻寬只後的產出啊 他是結果

會影響網速的是 頻寬 頻寬
aronyang wrote:
一個月1TB的"流量",24小時用的話,只需要3Mbps的"頻寬"。
以上述需求來說,中華電信的"有線固定網路",很便宜。

不要把頻寬跟流量搞混了。
現在上樑不正下樑歪,喜歡操作網軍帶風向,偏偏大部份都是笨蛋,沒有邏輯的東西也是聽著聽著就跟著走。

其實這議題沒什麼好吵,既然叫吃到飽,限制總流量還能叫"吃到飽"嗎? 與前提就不符的東西有啥好討論的? 不如改名叫"餓不死"。

真正文明的作法就是以流量計費,每GB多少錢就完事了,有人要開直播,有人要用監控,怎麼用都行,很難嗎?
唸過點經濟學的還可以搞頻寬分價,PQ極大及效率極大化。而少量少用的用戶收的費用就自然少,不用搞得整個社會一堆乞丐搶288/188/88...整天NP過來NP過去,把時間花在有意義的事情上不是更好..

不過,現在的政府就是希望下面越無腦,越盲忙越好,所以,大家就猴搭啦! 青菜啦!...(恕刪)


前面認同
後面什麼乞丐的你就錯了
想想LV母公司有了高價的寶格麗
幹嘛還花錢買平價的Tiffany?
想懂了你就知道
那些搶雙11的才是聰明人
artewu wrote:
就算2018台灣之星以4G個人頻寬0.15MHz/人最高來看
而理論上,每 5 MHz 可以提供 18.9 Mbps 的網路速度
所以 0.15/5*18.9=0.567Mbps
前面文章提到1T魔人平均頻寬3Mbps,他認為不多但實際上
3Mbps也就是瞬間吃掉將近5個人的頻寬了


"台灣之星以4G個人頻寬0.15MHz/人最高" => 這種公司2G不如,別鬧了。
重點不在頻寬與流量,真正的問題在於"收費方式"與"名稱"。
不要叫吃到飽就沒事。
max-tw wrote:
後面什麼乞丐的你就錯了


我本意不是說搶這玩意的是乞丐。
而是這種活動把人當乞丐耍。
aronyang wrote:
"台灣之星以4G個人...(恕刪)


請不要歪樓好嗎? 這棟明明說的是?

"周遭有TB級大戶......就像坐飛機時身旁坐著一位200公斤大個頭一樣..........."
看完了解釋個人頻寬的文章,我有個問題
想請問一下~
有個人辦了5個門號,5個門號同時連網的狀態
即使都只是小流量也比同時間只用1個門號上網看4K的人
還佔用多4倍的頻寬,是這樣嗎??
根據 Netflix 的建議規格,4K使用者的網路至少要達到每秒 25Mbps 的速率

也就是說大概這一小時之內,他要吃掉25/(0.15/5*18.9) 大約= 44個人頻寬,那

這個基地台就要有另外43個小流量的人,讓出他們的個人頻寬給這個4K的人用

離峰時間還不至於有太大問題,但尖峰時間,大家一起追劇,就是大家都不能看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